中国高铁每年耗资8000亿,对我国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近年来,高铁凭借着快捷、舒适等优势,成为出行首选。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铁路宠儿,竟然半年亏损近千亿。

那么,我国明知高铁“血亏”,为何继续建设,对于国家发展有何意义?在此之前,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相关历史。

中国铁路建设发展史

中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史,可以看作中国近代化的一部浓缩史,见证了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沧桑巨变。

中国高铁每年耗资8000亿,对我国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无论是1876年的“吴淞铁路”,还是詹天佑的“之”字形京张铁路,亦或是建国初期的纵横大动脉,都证明铁路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中。

就像是驾驶工具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生活质量,铁路的发展程度与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密切关联。20世纪70年代,我国处于发展初期,各种问题亟待解决,就连仅有的5万米的铁路,也包括4万米的蒸汽火车。

什么是蒸汽火车?就是一种以煤为动力,以蒸汽机为核心的绿皮的火车,最快速度可达60千米每小时,相当于4辆普通自行车的速度。尽管它曾以无可取代的力量成为几代人的青春记忆,但终因速度较低,光荣退休。

中国高铁每年耗资8000亿,对我国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而在当时,“绿皮车”的地位不亚于现在的高铁。无论客运,还是货运,人们都乘这种车。一来票价低廉,二来没得选。再到后来,蒸汽被电气取代,“绿皮车”更新换代,直到现在也没有被完全淘汰。

美中不足,这种火车的弊端十分明显。不但设施差,而且空间小。赶上旺季,上百人挤在一个车厢里,空气不流通,各种味道扑面而来,乘车体验一言难尽。

而彼时的车速也仅有40千米每小时,与如今一辆摩托车的速度不相上下。显然,这种低效火车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铁路建设迫在眉睫。

自此,高铁建设成为我国基础建设的核心部分。现实很骨感,建设什么样的铁路、如何应对复杂的地形等问题,如同大山一般,摆在“铁路人”面前。就这样,高铁建设被一再搁置,直到1990年才迎来转折,并孕育中国高铁的第一个“孩子”,京沪铁路。

中国高铁每年耗资8000亿,对我国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这是一条连接北京和上海的客货共线国铁I级双线电气化铁路,是中国铁路网中南北走向的大动脉之一,全长1463公里,时速可达200千米每小时然而,让人引以为傲的京沪铁路却在2020年出现利润下滑的情况。

内部经济效益低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中国铁路第一次入不敷出。2009年4月,石太客运专线通车运行,第一年亏损8亿元,第二年亏损近9亿元。同年12月,武广高速铁路开始运营,竟连续三年亏损几十亿。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导致高铁连年亏损。

既然是基础建设,“地基”工作一定要做好。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在高铁建设方面的投资高达8000亿。高成本,理应售价高。但本着惠民的态度,高铁定价为一公里0.5元,并且承载人数十分有限,甚至还比不上一些“老古董们”。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自然出现亏损。

中国高铁每年耗资8000亿,对我国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尽管高铁“不景气”,但我国仍在不停地修建铁路。2011年,国家投资上百亿建造成兰铁路。顾名思义,这是一条连接四川成都和甘肃兰州的铁路,将一南一北两个城市紧密联系起来,从而结束沿线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所有旅游者的共同声音。成兰铁路的修建,将成都至九寨沟的时间压缩到2小时,为进出川西北和甘南地区的游客提供更加经济、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形成成都-黄龙-九寨沟-临夏的精品旅游线,促进西部建设。

由此可以看出,没有人愿意做赔本“买卖”,如果有,那一定是背后巨大的社会效益,也就是外部经济效益。

中国高铁每年耗资8000亿,对我国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外部经济效益高

根据官方显示,国家在高铁上投资的每一分钱,都会以各种形式加倍返还。只不过运营周期较长,所以在短时间内是看不到收益的。

在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高铁沿线是最有潜力和最活跃的地区。

首先,建造高铁有益于发展区域经济。

高铁本身的流动性,足够为相距甚远的两座城市沟通桥梁,从而推动空间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以成兰铁路为例。成都与兰州虽然同属偏远城市,但成都的各方面水平远胜于兰州。铁路横跨两地,为双方带来共同产业,使其在同步发展的基础上,越走越近。

中国高铁每年耗资8000亿,对我国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而相比早年有限的铁路线,纵横密集的铁路网能够分散客流,缓解运输压力,将人们从“闷罐”中解救出来。值得一提的是,铁路的换代升级,除了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撑,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这就为人才培养和高新产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次,建造高铁还有益于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的高铁采用高架设计。这当然不是为了耍帅,而是出于实际考量。要知道,中国土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但由于人口众多,所以并没有做到地广人稀。人均土地面积不足0.8公顷,是世界人均土地资源量的三分之一。

土地紧缺,农户失业,自然就要兴起“打工潮”,造成城市人口激增,交通拥堵。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同多米诺骨牌,依次倒下。

中国高铁每年耗资8000亿,对我国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采用高架桥可以避免像传统铁路的路基那样,占用很大面积的土地资源。桥上行车,桥下种地,一举两得。

考虑到高铁驶向八方,难免经过动物栖息地和生态丛林。以桥代路,既能避免与沿途的动物发生冲撞,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建造高铁有益于节约石油资源,降低能源成本。

随着汽车的普及,我国对石油资源十分依赖。长此以往,国内石油供不应求,就需要从国外进口石油,以至于我国每年在这方面的支出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中国高铁每年耗资8000亿,对我国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按照这种情况发展,石油价格降低还好,一旦大幅上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利。这就需要采取应对措施。高铁以电为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对石油的依赖程度。石油需求量下降,投入资金自然减少,用省下来的钱建设大好河山,岂不两全其美。

总体来说,国家斥巨资建造高铁,绝不是为了简单的票价盈利。与短期内的亏损相比,我们更看重的是这其中的长远意义。往小了说,它关乎人民福祉。往大了说,它关乎国际地位。

相信,在中国“铁路组”的努力下,高铁终会扭亏为盈,建设无法超越的中国“速度”。

中国高铁每年耗资8000亿,对我国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中国   我国   兰州   大动脉   万米   成都   千米   蒸汽   经济效益   土地资源   说是   铁路   速度   火车   石油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