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仪文化的发展

礼仪的发展史大致分为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的草创时期,形成时期,发展和变革时期,强化时期,衰落时期,现代礼仪时期。

中国礼仪文化的发展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萌芽于公元前5万年-公元前1万年,草创于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2世纪,形成于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

在长达100多万年的原始社会历史中,人类逐渐开化,在旧石器时期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不仅能制作精细的磨光石器,并且开始从事农耕和畜牧,在其后数千年岁月里,原始礼仪渐具雏形。

古代尧舜时期,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即 “ 五礼 ” :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事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的夏、商、西周三代,中国从原始社会时期向封建社会过渡,尧舜时期制定的礼仪经过夏这三个时代 1000 余年的总结、推广而日趋完善。

商朝开始,甲骨文中出现了”礼”,有了礼仪典籍,明确开始规范人们的行为,周朝时开始在朝廷设置礼官,专门掌管天下礼仪,使礼仪臻于完备,并且还制定《周礼》、《仪礼》、《礼记》,开始区分贵贱、尊卑、顺逆、贤愚等人际交往准则,礼仪从治理国家、到家庭生活进行了全面规范,开始形成了古代正式的礼仪,从这个时期开始,礼仪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奴隶主开始将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为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 “ 礼制 ”,并将礼仪制度化,形成了典章制度和刑典法律。

中国礼仪文化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礼仪的变革时期,这个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礼仪也产生了分化,礼仪制度成为国礼,民众交往的礼俗逐渐成为家礼,比如在《管子 . 牧民》中有 “ 大礼 ” 和 “ 小礼 ” 之说,注释为 “ 礼其大者在国家典章制度,其小者在平民日用居处行为之间。 ”

而后各学派对礼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孔子、孟子为主的儒家学者系统地阐述了起源、本质和功能,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划分及其意义,并主张恢复周礼,道家则崇尚自然无为,主张废除一切礼仪,法家推崇强权政治,主张以法代礼,墨家主张平等、博爱、利他、以义代礼 。

秦汉到清初是古代礼仪的强化时期,纵观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礼仪,自秦汉以后的历代统治都都推崇儒家的来治理国家、社会。

秦朝主张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封建礼教 ,汉武帝时期,“ 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治国方略确定之后,礼仪作为社会道德、行为标准、精神支柱,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礼仪文化的发展

宋朝及明清时期以“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规范 家庭礼制。在这个阶段,统治者根据自己的统治需要,在演习周礼的基础上,不断对礼制加以修改、补充、完善。让人们以 “ 礼 ” 为准绳,不得逾越。这种 “ 以礼治国 ” 的做法,对于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封建社会的礼仪到了清代后期开始衰落,清朝初期,逐渐接受了汉族的礼制,并且使其复杂化,导致一些礼仪显得虚浮、烦琐,《大清会典》规定,清代的品官相见礼,当品级低者向品级高者行拜礼时,动辄一跪三叩,重则三跪九叩,但到清代后期,清王朝政权腐败,民不聊生,古代礼仪盛极而衰,而伴随着西学东渐,一些西方礼仪传入中国,也加速了封建礼仪的急速衰落。

今天,中国古代婚礼的复兴不仅映射出中国古代礼仪的复兴,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未被国人所遗忘,在现在信息爆炸的社会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深远的现代意义。

中国礼仪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承载着无数的文明瑰宝。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一名传承者、发扬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传统婚礼的复兴不仅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礼仪对现代中国人的深远影响,还代表着一种坚持的精神。

一味纳新是不值得提倡的,我们必须看到固有文化中的精髓所在,取其长,补其短,可以将其赋予现代元素,却不能将其完全阻隔在过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周礼   儒家   礼仪   礼制   典章   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   公元前   清代   萌芽   中国古代   中国   时期   古代   制度   社会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