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希望我们人类做点什么?

暗能量这个概念,是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1917年由广义相对论导出的一组引力方程式,方程式的结果都预示着宇宙是在做永恒的运动,这个结果是不符合爱因斯坦的宇宙是静止的观点的,但是相对论是正确的,是不能修改的。为了维护自己的相对论,爱因斯坦又给方程式引入了一个项,这个项称之为的“宇宙常数”。后来人们经过哈勃空间望远镜观测发现,事实上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着的,并且这一观测结果完全与引入“宇宙常数”之前的引力方程的计算结果相符合,爱因斯坦得知“实际上的宇宙是在膨胀着的”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连忙到天文台亲自去观测,果然如此。至此,爱因斯坦后悔不已。他说,“引入宇宙常数是我这一生所犯的最大错误!”。“宇宙常数”人们也不再提起,后来天文探测宇宙可能在加速膨胀,这就预示着宇宙中存在着某种“巨大的东西”,此后这个“宇宙常数”被赋予“暗能量”的含义。

由此科学家对宇宙的组成部分有了新的认识,宇宙中普通物质和暗物质暗能量的比例只占整个宇宙的4%,而占96%(57年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先生甚至还认为是99%以上)的东西竟然是不为我们所知道的。关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客观存在性李政道先生在他所著的《物理学的挑战》中已经详细而全面的论证了。前些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布一份题为《建立夸克与宇宙的联系:新世纪11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报告,认为,暗物质和暗能量应该是未来几十年天文学研究的重中之重,“暗物质”的本质问题和“暗能量”的性质问题在报告所列出的11个大问题中分列为第一、第二

巨大的困惑让爱因斯坦烧毁了所有的手稿。关于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矛盾,关于以太的疑惑。牛顿认为引力是超距的,而爱因斯坦一口否定,引力不能超光速。但是牛顿提出关于引力的第一推动力问题,爱因斯坦却无法回答。爱因斯坦接触过中国易经,认为它是科学哲学理论,但他读不懂易经。爱因斯坦关于热运动的观点,但没有回答宇宙热的来源。爱因斯坦不相信神创论,但他知道有一个自然神,自然规律,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然法则。但是爱因斯坦没有找到。爱因斯坦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临终,他留下了遗言:

"当我发布了相对论理论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能理解,而我现在揭露出来要传达给人类的,更将会与现有人类对世界的误解和偏见产生冲突,我要求你保留这些信件越久越好,几年,几十年,直到社会进步到能够接受我,下面将要解释的,有一种无穷无尽的能量源,迄今为止科学都没有对他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是一种生命力,包含并统领所有其他的一切,,,,"

显然,爱因斯坦是不希望人类继续沿着他的科学路子走下去,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爱因斯坦希望我们人类做点什么?

恩格斯说过这样的话,大意是,自然科学遇到的问题,要到哲学中去找答案。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中国易经哲学原理,研究当代科学理论和科学成果,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不失为一条良策。东方不亮西方亮,必须把人类文明始祖伏羲请回来,用他的易经八卦思想,解决人类科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西方的所有科学,仿佛都在证明中国哲学思想的客观性,真理性。中国哲学与西方科学,竟然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宇宙的本体论是什么?宇宙是谁创造的?研究表明,宇宙的天体物质世界,是原始宇宙的吸引力与离心力,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原始宇宙的吸引力与离心力,创造了当今的宇宙物质世界。离开矛盾运动,离开阴阳相生相克,这样深刻的哲学思想,是无法研究深层次问题的。

在原始宇宙中,只有吸引力和离心力,做涡旋运动。原始宇宙吸引力与离心力是一种能量,当时整个天体百分之百都是这种能量,叫做暗能量。这种能量表现为两种,吸引力能量与离心力能量,但他们同时又是一体,是互根互存关糸,原始吸引力与离心力,同性排斥,异性吸引。在吸引,煙灭,转化中,每一百万个单位,吸引力与离心力的 煙灭,诞生出六个热的引力,这六个热引力是一种自旋团。

在原始吸引力与离心力,湮灭转化中,吸引力能量转化为离心力的热,离心能量转化为吸引力的热,两种阴阳不同的热,构成热引力自旋团。这就是引力的来源。但这种热,还不能辐射,不能吸收,不能交流,还不是物质。因此称它为暗能量,热引力就是暗物质。

热引力自旋团,开始互相辐射,吸收,交流,出现弱相互作用力。两个热引力自旋团之间,这种辐射吸收交流,出现四种情况。1,吸引力热,与对方离心力热交流,转化为中微子。2,吸引力热与对方吸引力热交流,转化反中微子。3,离心力热与对方吸引力热交流,转化为荷电,4,离心力热,与对方离心力热交流,转化为反荷电。

这样,天体的物质世界诞生了,出现中微子,反中微子,形成相克关系。荷电,反荷电,形成相克关糸,中微子向费米子系列发展,荷电向玻色子系列发展,形成相生关糸。天体物质世界第一个宇宙运行形态,就这样诞生了。这种宇宙运行形态可以称为中微子宇宙运行形态。这叫做一行相生相克。以后出现夸克,第二个宇宙运行状态,与第一个宇宙运行状态,共同支撑宇宙的运行。这叫做二行相生相克。又出现中子质子宇宙运行形态,叫做三行相生相克。又出现原子,叫做四行相生相克,又出现分子,叫做五行相生相克。五行相生相克是宇宙的所有规律,是总规律。以后出现的所有事物和存在,都是原始宇宙吸引力与离心力,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总规律,类推出来新的事物。类推思维,虽然是中华民族所独有,但却是宇宙创造事物的总规律,而所有的宇宙自然,生物圈,人类社会,人的思维,都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类推出来的。换句话说,宇宙自然,生物圈,人类社会,人的思维,都离不开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运行的。这就是易经原理,也是物理学第二原理之一。这种神秘的五行相生相克规律,不为我们所知道,但却客观存在。从七,八千年前,伏羲文化易经成熟开始,中国人用了大约五六千年,研究这种神秘规律,先后出现天道,地道,人道。这种超级科学的文化,是所有西方人类没有的。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

原始宇宙吸引力与离心力,既然是能量,当然就是物质。同时,原始宇宙吸引力与离心力,又是有记忆力的,无限的记忆。会记住吸引力与离心力的每一次湮灭,每一次转化,从热引力,到中微子,夸克,中子质子,原子,分子,乃自星云,星系,恒星,都悉数保留在记忆中。在地球生物圈,更是如此。这些记忆力就是意识。因此,吸引力与离心力,既是物质,同时又是意识。而这些记忆力是参与整个宇宙运行的。这种记忆力场,是五行相生相克的组成部分。宇宙有两个场,暗能量场与记忆力场,这两种神秘的力量,创造整个宇宙物质世界。爱因斯坦临终遗言说,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不存在,唯有精神永存。这个所谓精神,其实就是原始宇宙吸引力与离心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爱因斯坦   夸克   易经   中微子   暗物质   离心力   常数   引力   吸引力   能量   宇宙   原始   规律   物质   人类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