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动力原理》等三部著作介绍

07.2 三部著作的介绍


本书与《数学与物理的统一之哲学原理(宇宙中心说)》和《宇宙动力原理》构成“广宇总论系列”三部描述宇宙存在的著作集合。第一部是用数理的方式来描述宇宙动力空间量化的存在关系。第二部是用哲理的方式来描述宇宙存在的动力原理。而本书除了侧重用逻辑的方式来描述宇宙自洽存在方式的著作之外,也关注到人类个体感官的自然属性与外界交互的感受性问题。

三部著作的核心是一致的,是发现自然存在的三个元素:动、力、空,并借用自然现象和自然科学的视角解读三个存在的确定性关系,解析它们如何实现自洽存在。

随着研究自然现象、自然科学、自然哲学和物理学、数学的深入,会发现人类的沟通有文字意义认同上的巨大障碍。如何对术语和词句的理解已经成为人类认识世界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本书在完成了理解宇宙、物质存在方式下,重点提出了这个问题,为使文字的沟通能够在规范下的语义下获得更加严谨的统一。

顾名思义,从整体方面来看,《自然原理》就是描述宇宙存在的基本原理。而从逻辑上则必须细分出每个字的逻辑意义,什么是自然?什么是“原理”?如何进一步理解“自”、“然”、“原”、“理”每一个字的逻辑内涵。这就牵涉到了文字的语义、定义的标准、意识的方式、概念的意义、文化的模式等一系列保证逻辑内涵不被破坏或变为名词组合诡辩的假逻辑。因此,必须建立不设任何假设来解读自然,并脱离人类常识性的错误,才能获得对自然的终极认识。

在《自然原理》一书中,【原】字内涵的具体元素就是导读和《存在论》提出的“自然存在本质”或称“第一性存在”的元素(原素):动、力、空。

赋予了【原】的具体元素,才有在这个基础上的一系列理论。不同大小、方向的【原】的组合所产生的“理”必然有所区别。区别是产生各个学科的科学内容。

经典动力学的【原】是以“物”为基本元素,在“物”为“原”的基础上建立了经典的物理学体系。经典动力学、物理学虽然为现代技术应用提供了广泛的科学理论,也为人类科学进步奠定了不朽的丰功伟绩。然而,由于选择可直观“物”为【原】,虽然在物理量化上获得相当精确的应用,但未能获得自然整体自洽的逻辑。以致至今仍然在寻求“物”的来源,这就违背了自然自洽的定义。也是物理学对【原】选择不到位带来的不足,这个不足使人类至今仍然不明白“物”的来源。当选择了动、力、空三个元素为【原】时,除了“物”的来源必然明晰之外,动、力在空间各自的存在也有了自洽的存在来源。

另一方面,神学以“意识内容”为【原】的基本元素所建立的理论体系显然是脱离了自然逻辑的连续性而拼凑的理论,任何有点科学逻辑思想的人都可以指出其逻辑不自洽、不连续的部分,在此不必赘述。可以参见《存在论》。

通过上述分析,【原理】一词的语义是:对本质存在内涵分析的逻辑理论。

自然原理仅仅以自然为理论依据,而自然的【原】仅仅含有三个,就是动、力、空。【自然原理】不描述超自然范畴。但定义了超自然,并提出了超自然是来源于自然。“超自然除了来源于自然”这个“理”的确定,进一步用【理】的确定性来描述超自然是极其困难的,甚至是无理可以按确定的方式来描述的。对这方面最多的描述可以认为就是心理学这一学科。但无论如何高深的心理学理论,也难于达到确定性的彼岸。【理】所描述的是确定性的、逻辑的、规律的,显然【理】描述的是只能是自然部分的内容,是符合自然逻辑和规律的部分。而“超自然”(意识内容)是不确定的、具有包含逻辑、更多的是非逻辑的、毫无确定性的规律可言的。对超自然的描述有哲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宗教、玄学等等。但也只有用哲学的核心—自然逻辑思维才可以区分出自然和超自然的内涵,并领会到超自然来源于自然、并脱离自然可以成为非理性、非逻辑、非自然的虚存在方式。哲学的逻辑能为自然和超自然画出一条精确的界限,只指出自然和超自然单向的唯一链接关系,而没有办法为自然和超自然构建具体内容的逻辑关系。

析梦、梦的解析和高级卜卦命理学的逻辑性相差不会很多,他们都是企图构建自然和超自然的等价关系。超自然和自然最大的吻合就是超自然内含有自然逻辑的那一部分意识内容,其它关系是单向的断裂关系。

人类要进一步认识自然,必须在理解过去那些伟大科学家、哲学家的基础上,总结并有所突破,才能实现人类对自然的极限认识而完成认识自然的终极梦想。

基于此,我特别指出对经典动力学建立的哲学观念给出在自然原理上的修正。目前,人类整个科学的基础体系仍然是依赖“物质”而建立的动力哲学关系,如何用自然现象和规律修正经典建立的那些最基本的动力观念。突破以“物质”为本质,或解释出物质的自然本质是什么,使之完全符合自然的全部规律是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物质、空间、绝对真空、惯性运动、时间、万有引力等等概念需要自然科学家们有更高的视野和更清晰的逻辑来分析和归纳。而改变这些基础的概念恰如改变人类习惯那样的困难,正是这种困难阻碍了我们对物质存在方式的认识。过去,我们的习惯是通过物质来理解动力的存在方式,这种经典的习惯认识恰恰与自然的存在方式是相反的。

物质和宇宙内的一切是由自然动力空的存在构成的,而不是物质产生动力空的任何一个。只有理解了动力空的基本概念和存在方式之后,才能明白物质的存在原理。解决了物质的存在原理,“物质起源”这一“伪命题”就能用科学和自然存在的思维来解释,物质存在方式(物质起源)解决了,包括人类可见的一切万物就能获得理性的存在(来源)认知。我们就能从物质(动力空)复杂的组织进一步理解动物的来源,“人类的起源”这个终极命题同样也能够获得动力空自然存在的解释。

在人类探索自然原理的过程中,至今仍未给出宇宙存在自洽逻辑的宇宙观。本书尽力以最简要的语言和新的视角,以自然逻辑描述符合人类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宇宙的存在方式。

历史中有种种直观说明宇宙的存在元素,如古代以水、火、土、金、木构成了宇宙一切的思想,或近代科学以化学元素周期表构成宇宙的一切。而现代物理学试图寻找基本粒子构成宇宙,并推论出宇宙大爆炸的另类思路。还有更多的神造臆测等等。所有人类历史过去对宇宙的解释并不能给出自洽的逻辑理论依据。

出版《自然原理》这本小册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想:尽量用普通大众能够容易理解的文字来描述《宇宙中心说》和《宇宙动力原理》这两本书(已出版)的主要内涵。以自然动、力、空存在和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起点的逻辑辨证来描述宇宙。

人类历史以“唯心”或科学物理学以“唯物”为本质存在所推导的宇宙起源逻辑都未能产生自然自洽的宇宙观。因此,理性地重塑自然本质存在的三个元素就是自然原理的首要任务。

自然原理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对本质存在的确定。确定了本质存在之后再进行自然本质之下的一系列逻辑连续性演绎,最后才能连接经典的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体系。使整个宇宙存在方式的理论体系具有完整的自洽性。

通过对经典的自然科学、自然哲学的系统分析和归纳,确定了自然本质的存在元素是无形的“动、力、空”,而不是物或基本粒子。或者认为物、基本粒子都是由最本质的“动、力、空”所构成的。有形的万物、基本粒子和无形的一切都是由这三个元素的大小、组织而构成的。“动、力、空”之间的确定性关系构成了自然动态的一切规律,同时也满足了万物和宇宙永恒的动态存在。

基于对自然本质存在的不同认定,人类所演绎出来的各种宇宙观实在是天壤之别。各种宇宙观,是人类在漫长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意识,我们不应该用简单的思维作肯定与否定的判断,而必须找出自然的本质存在,演绎出正确的宇宙观,才能充分理解各种宇宙观产生的源由。并以尊重的态度来容纳这些已经发生的学术历史和意识形态,给予必要的尊重,而不是打击、排斥、讥笑和讽刺。

下面谈谈关于导读与“一个提议”。

用逻辑分析经典宇宙观的来源和细节会体现在书的正文中,导读仅仅提供宏观的核心阅读思路。因此对于核心内容必然会在导读内有所提示,那就是本书特指“自然本质存在”的内容:动、力、空。

如果说“动、力、空”就是自然的本质存在,读者定会感到茫然。因为读者对时空、N维时空或许还听过、读过。对于“动力空”的组合可能没有文字上和语言上的概念。因此,如果简单地说,“动、力、空就是自然本质存在”这句话而完成导读的核心提示,必然不具备导读应有的分量。但对“自然本质存在就是动、力、空”的说明需要相当的篇幅,而导读不该占有太多的篇幅。由此,把对自然本质存在的说明、一篇本该放在书后的附录、已经发表的论文《存在论》置于导读之后、正文之前。这是重点提示读者通过阅读《存在论》而理解“自然本质存在”的内涵。这样,阅读本书的内容或许不再会有很多的障碍,至少有新核心概念“动、力、空”自然存在的支持。

自然本质存在即不是“物”,更不是神学臆测的“意识内容”。是什么希望读者通过耐心阅读《存在论》理解和接纳自然本质存在、也称3个第一性存在的动、力、空。

除了指出上述“本质存在”的提示引导外,在此也顺带给读者“一个提议”:您在阅读本书时,希望不要全部以过去的经验、常识、理论、道理来约束我们的思路,即使那些理论是权威的或已经成为认为的“真理”。

解读本书时,不要只用人类有限的直观视角来直接推论宇宙的存在方式,还必须用看不到的自然存在和对可见规律的归纳思想来解读宇宙的存在方式。自然存在元素是人类不能直接看到的,我们只能通过看到的有限事件来归纳相对于人类是无限的宇宙及其存在方式。当然人类对本质存在的不可感受性、历史科学经典所产生的一系列常识对读者接纳本书并不特别有利。

逻辑必须是建立在对自然动态存在的归纳,自然逻辑必须是不含有任何个人的假设。因此,我们对自然“存在的定义”是基于宇宙内普遍的存在元素。通过对自然规律、物质运动规律的分析和归纳来发现这些本质的“存在元素”。而后再对自然现象的归纳,给出本质元素共同存在的逻辑推导来解释人类看到的物质世界。

物质,它源于自然无形“动、力、空”这三个共同存在的动态结合。存在是自然最高的概念,存在没有存在之外的来源或起源,这就是自然的语义。而原理着重描述了动、力、空之间的确定性关系,并由这种确定性关系构成了宇宙万物,这就是自然原理。

上述的自然逻辑除了可以连接人类建立的唯物科学经典理论体系外,同时也能够超越唯物的经典说明宇宙存在的自洽性。因为,自然原理的理论所描述的宇宙无需造物主或创生,也不必解释宇宙起源的问题,更不需要谁来开天辟地或进行第一推动。宇宙的问题是动、力、空的本源存在问题,本源存在没有起源。动、力在空间的自然存在完全可以构成自洽的宇宙动态存在。

要理解自然,必须在理解人类的常识之下并超越人类的常识。因为人类的常识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直观经验之上,这种以物质直观下的常识是有限的,是受限于人类主观的感受性。当然,作为人类,这些常识对于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常常以为生活只是连接了直观的物质。

《自然原理》传承了【1】、【2】对三个本质存在的确定。只有确定了本质存在之后再进行自然本质之下的一系列逻辑连续性演绎,最后才能圆融地连接经典的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体系。使整个宇宙存在方式的理论体系具有完整的自洽性。

通过对自然科学、自然哲学的系统分析和归纳之后(参见【1】、【2】),确定了自然本质的存在元素是无形的“动、力、空”,而不是人类可见的物或基本粒子。或者说物和基本粒子是由最本质的动、力、空构成的。有形的万物、基本粒子和无形的一切都是由这三个元素的大小、组织而构成的。而“动、力、空”之间的确定性关系构成了自然动态的一切物质和运动规律,同时也满足了万物和宇宙永恒的动态存在。只是人类对三个无形的“动力空”存在难于通过直观方式获得,只能通过物质中介来归纳。

遗憾的是,在理解宇宙问题时,物理和数学的现代模型没能与自然存在的“动力空”完全吻合。或者说人们没有建立与自然规律完全等效的物理数学模型,最基础的概念仍然沿用牛顿以来的数理概念,所以产生了越来越复杂的理论和概念。同样,众多的玄学也是利用人类意识内容可以无限扩展的特性产生了很多不符合自然逻辑的主观思想和概念。反复深化任何玄学很容易把人类的意识引导到错误的思维方式,进而产生违背自然的意识内容。

没有自然逻辑的引导,企图通过单独的学科或类玄学来解释宇宙的来源,最终将被引导到玄学的死胡同。由人类最强大的国际科学共同体和最被认可、也最接近真理的基础理论物理、数学、粒子物理、量子物理都演绎出宇宙大爆炸的错误结论,况且其他玄学的学术分支。


三本书描述了自然存在、自然存在的三个元素及元素间的关系、人类对元素感知的有限性、对元素集合成为物的感知、物质存在逻辑、及由物质自组织构成的生物、生物具有感知和意识过程的能力、意识过程产生超自然的意识内容,并通过人类特有的科学文化手段保留意识内容、翻译和再现意识内容。

可以认为上述是从“动力空自然存在—物质—生物—意识过程—意识内容—超自然”的各个层次上描述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在不同层次上对应从数学、物理、哲学、逻辑、人类意识、自然存在意识来解读和界定自然和超自然。

经典机械唯物的本质标志着人类现实主义和人类认识世界有限的极限视角。唯物以物质为本质除了不能解决物质的来源,同样也没有办法解决运动的来源、力的来源。虽然动力空理论同样不能解决动力空共同存在的来源,但它们的存在可以合理地解决了它们的来源,也就是内部本身是自己的来源。同时,也可以解决物质和物质运动的自然机理,而且通过物质的动力现象可以证明动、力之间的共同存在、相互存在的自洽关系,而且由这种自洽关系可以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物理现象。而以物质为第一性不能解释物质运动的问题,或者解决了有形的物质运动问题,却不能解决力的来源问题。

经典中的力改变运动、力等效加速度、力产生运动都是人类对动力共同存在视角有限性的片面解读,唯有理解动力共同存在的全部抽象关系,人类最终认识世界才能获得逻辑上的自洽。

在量化方面,用宇宙动力空间方程(自然定律)解释了一切动力关系最为合适、简单、明了。它是通过对自然的规律而归纳的一切动力关系,而不是根据人类直观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以物质为本质存在是人类的直观感觉,以无形的动、力、空为本质是自然存在的逻辑关系。人类的直观不能超越自然的逻辑关系。人类能够直观的是物质的运动,而不是自然本质存在的运动。人类能够通过物质的运动间接地推出力存在,不能直接观察到因物质运动存在而产生的力。因为动力空都是以无形的方式而自然存在的。

“无中生有”可以解释为看不见的动力空的规律存在产生人类可以看到的有形物质。其中的“无”不再是真正的“无”,而是人们看不到的动力空存在。因此,“无中生有”是由人类看不到的存在产生可以看得到的物质存在。

以物质为第一性是因为人类眼睛一睁开、感官一觉醒、身体一触摸、身体本身的存在都必须依赖可见的“物质”,这种直观、直接的人类感受意识不能不使人类产生强烈的、以物质为第一性的机械唯物主义。但机械的唯物主义仍然不能解决物质的自洽存在、同样也解决不了产生物质运动的第一推动力的来源。因此唯有通过“动力空辩证法”才可以提升辩证法的高度,从而实现自然辩证法要解决的自然存在问题,人类的宇宙观才能获得自然辩证的终极。


以前完成的《宇宙中心说》与《宇宙动力原理》的核心内容将作为本书宇宙存在观。本书的分析都将以这两部书的一些结论作为自然内最基本的定律。部分自然定律的推导和演绎也都是来源于这两本书。三部著作是从数学、物理、哲学、逻辑、人类意识、自然存在意识来认识自然的原理。自然的全部也就是动力空组织的大小和方向的有序动态,但人类永远难于穷尽自然动力空组织的全部动态。

在这里我摘取【1】、【2】的部分结论作为本书的基本框架:

1. 宇宙内的元素是动、力、空三个元素的共同存在,或认为空间内存在动、力两个共同存在的元素就是宇宙的基本属性。(确定动力空共同存在)

2. 动力空三个元素者按确定的规则共同构成动力空间体宇宙。(共同存在的规律)

3. 动力空规则的量化关系主要是三者的量化关系。(规律的量化方程见【1】【2】)

4. 基本粒子是动力在极小空间“自旋”并可以被科技感知的动力空间体。(只有这样才能突破人类直观视角)

5. 物质是大动力的小空间叠加。随着动力叠加空间的增加,可以被人类感知为各种物质的空间。其本质仍然是动力的空间组织。(物质的存在逻辑)

6. 复杂的物质(动力空)具有自组织的功能,并由此产生生物。(量变到质变)

7. 动植物、人类隶属于复杂的动力空(物质)组织。因此生命的本质仍然隶属于动力空间的复杂组织。可以认为生命来源于动力空自组织的过程。(自然的范畴)

8. 意识来源生命。意识必须分解为意识过程和意识内容两个部分。前者仍然是动力空的动态过程,属于自然存在。后者是脱离了动力空而独立的虚存在,属于非自然的部分,也等价于精神的范畴。

9. 超自然唯一的具体事件是:精神,即意识内容。它来源于自然,并以非自然的方式虚存在。(确定超自然的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宇宙   原理   动力   超自然   直观   逻辑   本质   著作   元素   物质   意识   人类   来源   自然   关系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