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欠缺的哲学基础

07.9 物理欠缺的哲学基础


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如果没有在“人能感知的事件上”建立的量纲,数学很让人们云里雾里。这从大多数人对数学抽象的恐惧可以感知。由此,人们用“人情”进一步发展了物理学。物理学是在数学等价的方式上,嵌入更近乎人情的“物质”、“时间”、“能量”“空间距离”等等,通过建立量纲,和数学相对完美地建立了人类实用的数理体系,通过不断的实验调整,在几百年内完成了人类几万年的进化都不能解决的问题。

但是,对“物质”是怎么存在,以数学的物理推论,除了含有“数学存在哲学基础的先天不足之外”,还存在人类直观上的不足:“把物作为存在的本质”。甚至把时间也作为存在的本质都是物理“所欠缺哲学基础”的不足。

可以这样认为,无论是数学或物理学,都是“以人为本”的工具。但人类在自然的有限性仅仅通过用数学物理来完成对宇宙的认识是永远不够的。除了实验设备对自然现象的反复观测,还需要借助大脑对它们的总结和归纳,特别是运用逻辑关系,正确选择宇宙的本质元素,正确了解数学物理描述自然的有限地位,才可能使数学、物理达到描述自然宇宙更进一步的理想。

在【1】【2】著作中有详细地对数学物理进行宏观分析,分析了数学物理的有效性、局限性、和抽象性。由于数学只能表达静态的,所以数学不能表达动态的动力组织生长的自然原理。以前建立的宇宙方程表达也只能是表达动力的自然有向量化和有限分布及比例关系。数学的抽象性在于没有具体对象,仅仅是对数、形的量值化。

另外,物理的有效性仅仅在于以物质为基础、在一定的运动范围内相对准确。当相对运动超出一定的范围,会产生了对物理的错误判断,如光速不变原理、力的存在方式。力的自然存在方式也造就了物理的抽象性误解,使我们到目前为止仍然错误地认为物质是产生万有引力的根源。

总而言之,数学、物理对于人类现实中的应用取得巨大的成就,这一点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但是仅仅通过数学物理的量化,并忽略了人类感官带来的误解,则宇宙的存在方式难于获得理解。

只有理解数学物理存在对自然哲学描述的不足,通过归纳自然规律,认识人类感官有效性和有限性的基本特性,才可以理解宇宙动力空自洽存在的自然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量纲   抽象性   哲学   物理   基础   自然规律   物理学   宇宙   本质   有效性   物质   人类   自然   数学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