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 2.1荒漠化的防治(我国西北)

一、西北地区概况

1、地理环境:大兴安岭以西,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以北。

2、范围:内蒙古,宁夏,新疆。

3、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为高原,西部三山夹两盆。

4、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5、植被:由东向西为草原到荒漠。

6、矿产:煤矿(克拉玛依、霍林郭勒);铁矿(白云鄂博、金昌);铜矿;白银。

7、农业: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绿洲平原。

8、主要城市: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包头。

二、荒漠化

1、土地退化:土地缺少水分和养分,植物无法生长,缺植被,裸露的地面易受到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使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的过程。

2、荒漠化:产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必修三 2.1荒漠化的防治(我国西北)

A.原因: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加人类过度经济活动。

B.表现:耕地、林地、草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C.影响:全球性生态问题,世界1/4陆地和2/3国家受到威胁。

三、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2、行政区划: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分。

3、地貌:东部平原,西部高大山系和巨大内陆盆地。

4、干旱原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高山环绕,盆地地形,青藏高原隆起。

5、景观特征:草原和荒漠为主。

A.贺兰山以东,降水大于200毫米,草原为主;贺兰山以西,降水小于200毫米,草原和荒漠交替;塔里木盆地,降水小于50毫米,荒漠为主。

B.贺兰山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季风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分界线;温带荒漠和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分界线。

C.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成为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四、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1、基本条件:干旱——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的戈壁沙漠。

2、物质条件: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3、动力条件,大风——大风日多,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提供风沙活动条件。

4、主要因素:气候异常——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和降水变率大,有利于风化。多年持续干旱,地表植被受损,加剧了荒漠化。

五、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

1、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象。

2、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必修三 2.1荒漠化的防治(我国西北)

必修三 2.1荒漠化的防治(我国西北)

必修三 2.1荒漠化的防治(我国西北)

必修三 2.1荒漠化的防治(我国西北)

次生盐渍化的原因是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

六、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防治内容:预防潜在荒漠化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3、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沙、治水、治碱相结合的原则。

4、现阶段状况: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整治。

5、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

6、方格沙障的作用: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沙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生长。

7、苏联荒漠化防治的措施:大面积推广土壤保护耕作制度;推广农作物休闲轮作制;营造农田防护林带;保留残茬,积雪保墒。

七、课外补充

1、荒漠化的基本过程:植被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土壤中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

必修三 2.1荒漠化的防治(我国西北)

必修三 2.1荒漠化的防治(我国西北)

2、沙漠化不等于荒漠化,沙漠是一种自然景观类型,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现象。

必修三 2.1荒漠化的防治(我国西北)

3、荒漠化发生的潜在因素

必修三 2.1荒漠化的防治(我国西北)

4、气候是影响荒漠化的重要因素

必修三 2.1荒漠化的防治(我国西北)

5、荒漠化发展

必修三 2.1荒漠化的防治(我国西北)

6、过度樵采

必修三 2.1荒漠化的防治(我国西北)

7、过度放牧

必修三 2.1荒漠化的防治(我国西北)

8、过度开垦

必修三 2.1荒漠化的防治(我国西北)

9、灌溉产生次生盐渍化

必修三 2.1荒漠化的防治(我国西北)

10、不同时期的荒漠化

必修三 2.1荒漠化的防治(我国西北)

11、合理利用水源

必修三 2.1荒漠化的防治(我国西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大兴安岭   西北地区   温带   分界线   植被   干旱   荒漠   风沙   土壤   平原   气候   草原   土地   措施   原因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