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30年,人类再次探索金星,这次人类能如愿么?

千百年来,每当夜晚降临,抬头仰望满天繁星,人们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天上的世界是什么样的?600年前,一位名叫万户的勇者坐在了他“特制”的椅子上——上面绑了近50颗他自己做的火箭,希冀于自己一飞冲天,去往天上的世界,他因此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时隔30年,人类再次探索金星,这次人类能如愿么?

然而,勇者总是值得人们敬佩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探索宇宙已不再那么难以企及,为了纪念这位“世界航天第一人”,我们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在探索完离地球最近的月球后,一个问题跃然纸上:下一个该探索的是哪个星球?

时隔30年,人类再次探索金星,这次人类能如愿么?

火星还是金星

最早部分科学家们有一种想法:金星是地球的孪生星球。是什么让科学家有这种想法呢?从数据上,我们无论是从星球半径、体积还是质量来看,金星与地球的相似度都要远高于火星。拿星球半径来举例,金星与地球几乎差不多大,然而火星却仅仅是地球的二分之一。

那么我们为什么近年来一直选择火星去探索呢?最开始我们选择探索的的确是金星,不过当时由于技术原因,被派往金星的探测器在发射时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

时隔30年,人类再次探索金星,这次人类能如愿么?

直到1962年,美国成功向金星发射了一个探测器并成功收集了一些金星的数据,但当科学家们看到金星的数据时,他们傻眼了,因为他们发现,金星上的温度竟然超过了400℃,此时的科学家们已经意识到金星可能并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般美好。

但不死心的美苏两国仍旧在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向金星发射了三十多颗探测器,在这些探测器的努力下,金星一些更为具体的数据也逐渐为我们所知:460℃的高温、含有浓度96%的二氧化碳、大气压是地球的90多倍等等。

时隔30年,人类再次探索金星,这次人类能如愿么?

如此恶劣的环境显然大大打击了各国航天局和科学家们的积极性,于是在1978年之后,人们便把目光投向了火星,而不再向金星发射探测器。那么火星的情况如何呢?

火星的情况

虽然火星不像金星那样与地球在许多方面有着高度的相似,但科学家们探索火星的反馈却比金星要好太多了。

尽管火星的平均温度约为零下50℃,但这在我们已有数据的星球中,已经是和地球最为接近的数据了。此外,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较为明显的四季变化。而且,火星自转一周所花费的时间也大致在24小时左右,与我们地球非常接近!

时隔30年,人类再次探索金星,这次人类能如愿么?

当然,火星也有一些弊端,比如火星的大气非常稀薄,大气压竟然不到地球大气压的1%,此外,火星大气中超过90%的气体均为二氧化碳。不过,尽管火星有很多弊端,但它就是我们人类目前为止已知数据的星球中,最合适开展宜居测试的星球。

时隔30年,再探金星

尽管之前我们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去探索金星,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已经放弃了探索金星。

就在今年的6月2日,美国国家宇航局局长比尔·纳尔逊表示,未来10年内,美国国家宇航局将向金星发射两个探测器,它们分别是达芬奇+探测器和真相探测器。

时隔30年,人类再次探索金星,这次人类能如愿么?

按计划,美国国家宇航局将在2029年左右发射这两个探测器。探测器将完成对金星大气成分的测定以及拍摄高分辨率的金星照片等工作。

科学家们将依据本次对金星展开的探测数据对金星的大气层组成成分、演化过程等方面开展研究。此外,科学家们还将研究金星在远古时期是否存在海洋,探索为何金星在各方面条件与地球相近的情况下,金星的大气层会发展成如今这样一个温度高达460℃的失控环境,以及金星中是否还有仍在喷发状态的火山等问题。

时隔30年,人类再次探索金星,这次人类能如愿么?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美国国家宇航局局长比尔·纳尔逊透露出计划探索金星的消息的短短一周后,欧洲航天局就表示,也将在2031年后开展金星探测工作。

对此,来自美国国家航天局的科学家汤姆·瓦格纳表示,将通过这三台探测器采集的数据对金星有一个上至金星天空、中至金星地表、下至金星内核的全新认识。这将是继1980年发射的麦哲伦号探测器(于1990年左右抵达金星)之后,时隔30年人类对金星开展的新一轮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环形山   麦哲伦   大气压   火星   航天局   宇航局   大气层   半径   美国   探测器   星球   大气   地球   人类   国家   数据   金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