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京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我看到了让孩子才能觉醒的诀窍

01.

东京奥运会因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得这次盛会成为史上最特殊的一届奥运会。

从东京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我看到了让孩子才能觉醒的诀窍

回顾历史,中国逐渐走向繁荣富强,在奥运会上也创造了无数个“第一次”才走到今天。

1932年,中国选派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参加了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田径100米、200米及400米的比赛。这算严格意义上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从东京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我看到了让孩子才能觉醒的诀窍

1984年,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夺得男子自选手枪射击比赛金牌,这枚金牌不仅是洛杉矶奥运会的首枚金牌,它更是新中国在奥运会上的首枚金牌,实现了中国在奥运史上“零”的突破。

从东京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我看到了让孩子才能觉醒的诀窍

1992年,我国游泳名将林莉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比赛中以2小时11秒65刷新了2分11秒73的世界纪录,并荣获冠军。这也是中国第一次破世界纪录

从东京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我看到了让孩子才能觉醒的诀窍

2008年8月8日,一个万众瞩目的日子,奥林匹克的火种点亮了北京的夜空,中华民族举办奥运会的梦想变成现实。

从东京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我看到了让孩子才能觉醒的诀窍

而今,东京奥运会正式开幕后的第一个比赛日,00后小将杨倩,24发子弹打出251.8环的出色成绩,帮助中国拿下了首金。而这块金牌,也是整个东京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

从东京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我看到了让孩子才能觉醒的诀窍

我们的奥运健儿一次次刷新成绩,一次次夺冠摘金,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证明自己!

健儿们的胜利,靠的不仅仅是付出的汗水,更离不开父母乃至整个家庭的支持和滋养!


02.杨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东京奥运首金获得者杨倩大家都不陌生,她的经历,十足地诠释了爱因斯坦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杨倩从小对气步枪很感兴趣,打从一出生,小杨倩的运动细胞就较之于常人多了几许。

在其他小女生都喜欢看动画片、玩洋娃娃、摸索舞蹈、声乐、绘画的年纪。

她倒好,对这些东西统统不感兴趣,却唯独爱“枪”。

从东京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我看到了让孩子才能觉醒的诀窍

当一把“气步枪”递到她手里时,她开心得好像中了大奖一样。

庆幸的是,杨倩的父母比较开明,见她如此喜欢“气步枪”,便索性成全了她。

11岁的杨倩,走上了射击运动道路。同时,在启蒙老师虞利华的耐心指导和培训下,仅仅过了一年,杨倩就开始大放异彩。

从东京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我看到了让孩子才能觉醒的诀窍

就这样,杨倩一步步走到东京奥运的赛场上,并摘得了奥运首金!

体育成绩优秀的杨倩,学习成绩也非常出色,因体育专项成绩和文化成绩双突出,达到了清华大学设定的分数线,已成为清华经管院的在读学生。


03.苏炳添:天才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

在100米半决赛中, 苏炳添以9.83秒的成绩进入奥运会决赛圈,打破亚洲记录,成为第一个站在奥运会100米决赛起跑线上的中国人!

但你不知道,最初的苏炳添,其实并没有人看好。甚至在体校时,曾因身材矮小,而遭遇教练劝他离开田径队。

从东京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我看到了让孩子才能觉醒的诀窍

然而,苏炳添的经历却告诉我们,天才其实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

要知道,此前,9秒85一直被视作黄种人百米的极限时间。

在人们普遍的印象中,这是属于黑人和白人的舞台,黄种人只有靠边站。

但苏炳添说,都是人,为什么我们做不到?

从东京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我看到了让孩子才能觉醒的诀窍

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之后,29岁苏炳添破釜沉舟,做了一个极其冒险的决定:更换起跑脚。

他联系了美国一位教练,着手改变自己的技术动作和奔跑节奏,再给自己一次突破的机会。

新的训练方法,新的奔跑技巧,改变自己习惯多年的腿部肌肉记忆!

他试着去研究跑动过程中的每一个节奏和每一个细微动作,而不再像此前,单纯地听到枪响就凭一脑门热血往前冲。

终于!苏炳添跑了9秒83!成为了第一个闯入奥运赛场百米决赛的黄种人!

从东京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我看到了让孩子才能觉醒的诀窍

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苏爸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苏炳添一直都是他们心中最懂事的孩子,也一直支持他的选择。

我们总觉得,天才,生下来就与众不同。

但你不知道,那个耀眼夺目的人,背后遭受了多少冷漠与无人问津的努力,才成就了如今的自我。

其实,养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当你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更好时,有没有想过,自己真的为孩子做了什么,是否做了对孩子真正有帮助的事情呢?还是只去一味地苛责?

七田真有这样的教育理念:“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以爱心为基础,通过感动培养才能”,这对于孩子的激励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作为家长,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接着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潜能,相信他会成为自己擅长领域的天才,我们的孩子就会创造奇迹。

这个世界上从没有毫无理由的成功,都是要找准方向,再持之以恒的努力,顶级运动员是这样,我们的孩子更加如此!


04.张家齐:尊重孩子的意愿,支持孩子的梦想

中国组合陈芋汐/张家齐获得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金牌。

赛后,17岁小将张家齐的昔日采访视频又火了。

采访中,她奶声奶气地说想做常胜将军,还说想跟教练要个芭比娃娃作为奖励。

从东京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我看到了让孩子才能觉醒的诀窍

但让她走上跳水之路的还是父母的支持与肯定。

“一开始我太淘气了,就是在家里的床上乱跳,妈妈不让我跳,我不听,还跳,结果家里床的弹簧被蹦断了。我妈看我太活泼了,就说找个地方发泄一下,然后就找到了跳水俱乐部,去练跳水了。”张家齐对记者说。

原来,张家齐的父亲是一名体操运动员,从很小的时候,她的爸爸就开始教她学习体操,但是,没成想她却喜欢上了跳水了,甚至还将家里的床崩坏,所以,最终父母决定了尊重她的选择。

她在成为职业运动员的路上,真的是获得了父母绝对的支持,父母最常对她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觉得不行,我们就回来读书”。

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她的父母也总是会第一时间站出来鼓励她,让她能够没有后顾之忧不断地去前进。

还好,张家齐的父母看见了孩子的潜能,听到了孩子的心声,能够花时间陪伴和引领孩子。不然,今年的奥运赛场上,就少了一位为国争光的霸气小将!

倾听孩子的心声,比你想象的更重要,它能够在人生之初,点燃孩子的梦想跟希望!


05.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找到孩子的亮点才能让他发光

通过这几位奥运健儿的成功,我们可以发现,他们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都离不开父母的支持。

特别是在幼儿期打下的基础,他们的父母都能在幼儿时期发现他们的天赋才能,并始终相信他们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与科学育儿探索者马思延先生的育儿三部曲不谋而合:

“首先,从小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一步步把喜欢的变成有激情、热爱的事情。

接着,通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习过程,把最喜欢的变成最擅长的。

最后,将孩子的擅长变为职业。当他在最喜欢、最擅长的领域找到职业,他就成就了最好的自己。”

从东京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我看到了让孩子才能觉醒的诀窍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应当考虑到儿童天性的差异,并且促进独特的发展,不能也不应使一切人都成为一模一样的人,并教以一模一样的东西。"

只看到孩子缺点的父母不是合格的父母,因为只有发现孩子的优点才能鼓励孩子,才能对孩子有信心,才能给孩子以希望,才能让孩子有成功的体验。

当父母能够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劣势,能够引导孩子扬长避短,孩子想不优秀都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东京   奥运会   洛杉矶   小将   诀窍   跳水   中国   赛场   运动员   金牌   台上   天才   父母   成绩   奥运   孩子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