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急于牟利,教师资质令人堪忧,虚假宣传只会一败涂地

大家应该对去年疫情当下,在线教育的火热现象还有印象吧,时隔一年,在线教育依旧出现在孩子们的寒暑假之中,一年的时间,在线教育成了许多人上课培训的主要方式。但上课的老师是否有资质呢?在之前很多在线教育的招聘信息中,我们不难发现对教师资格证以及学历要求的一再降低成为了入门准则,尽管教育部多次发文整治教育机构培训乱象,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三无人员进行线上授课的问题,依然存在。而在线教育因为监管力度比较分散,因此很多三无人员涌入这些平台,谋取私利。

在线教育急于牟利,教师资质令人堪忧,虚假宣传只会一败涂地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和《关于切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从事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并接受社会监督;培训机构应将教师的姓名、照片、任教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在其网站及培训场所显著位置予以公示,否则是不合格的,但是线下机构开始整顿的同时,线上机构是否也应该重拳出击,这些所谓的“名师”是否如宣传的那样光鲜呢?是否真的是符合教师的要求规范呢?

在线教育急于牟利,教师资质令人堪忧,虚假宣传只会一败涂地当我们看到在线教育的教师介绍后,我们发现部分教师仅注称“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已通过”“待更新”,无具体证号;不少教师标注了“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编号”。教师“合格证”和教师“资格证”有何区别?专家表示,教师合格证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通过笔试和面试后,颁发的成绩合格证明,而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后续还要经过体检以及一系列程序才可以拥有资格证,而在线教育急于上线一些教师,甚至只要求笔试成绩合格就可以任职,这简直就是对学生最大的不负责任。

在线教育急于牟利,教师资质令人堪忧,虚假宣传只会一败涂地随着教育政策变革、消费者生活变迁、媒介技术更迭,在线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尤其是此次疫情期间,为避免病毒传播,众多学生隔离在家,在线教育需求全面爆发。我们不能否定在线教育的优点,毕竟可以减少接触,同时实现学生在家自我规划学习,但是在线教育的一些教师在上课途中吃零食,玩手机,故意拖沓上课速度,讲课顺序凌乱无章等等不良现象,在视频另一端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其实非常严重。

在线教育急于牟利,教师资质令人堪忧,虚假宣传只会一败涂地线下教育虽然时效慢,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培养也很重要,我们都知道在新课标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立也是一壁江山,试想一下,孩子面对毫无情感的机器,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一些心理的波动,甚至导致情绪的转移,往往在回归真正的课堂就会失去自我,因为在未来的教育中,我们更应该注重线上和线下教育的结合,再这样的优势之下,学生才能够得到相应的良性发展。当然这背后更需要国家和社会的监管,毕竟所有事情需要共同的努力。

在线教育急于牟利,教师资质令人堪忧,虚假宣传只会一败涂地此外,面对行业竞争,不少教育机构越来越只重视经济收益,忽略社会效益,所谓的名师授课也开始“造假”。这些机构为争取一个好的“门面”,明知道一些教师不具备教学能力,却为了满足招生需求而降低从业标准,放弃监管和把关,肆意为教师身份“注水”。面对在线教育教学质量的挑战,在教育部门加强监管、家长提高警惕的同时,平台也应当加强自律,开展教师上岗培训、严把内部教师资格审核、及时获取学员反馈,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在线教育急于牟利,教师资质令人堪忧,虚假宣传只会一败涂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教师   教育部   在线教育   合格证   疫情   笔试   资格证   名师   资质   教师资格   虚假   合格   现象   成绩   机构   情感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