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最高价1.8亿港元,最贵当代艺术家曾梵志:我也喜欢中国画

作品最高价1.8亿港元,最贵当代艺术家曾梵志:我也喜欢中国画

曾梵志

2018年3月10日,豪瑟沃斯画廊宣布在全球范围内代理中国艺术家曾梵志。豪瑟沃斯画廊于1992年由伊万与曼努埃拉·沃斯(Iwan and Manuela Wirth)夫妇和乌苏拉·豪瑟(Ursula Hauser)在瑞士苏黎世共同成立。豪瑟沃斯代理了超过60位艺术家及艺术家资产。通过25年的发展,该画廊已经在伦敦、纽约、萨默塞特、洛杉矶、格施塔德、香港设立了分支。此举标志了曾梵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也表明豪瑟沃斯画廊、高古轩画廊和香格纳画廊将联合代理曾梵志。

作品最高价1.8亿港元,最贵当代艺术家曾梵志:我也喜欢中国画

曾梵志与马云共同创作的作品

曾梵志作品市场大致经过以下路径:其作品《面具97》1997年在中国嘉德秋拍上亮相,估价8万-10万元,流拍。2000年,中国嘉德春拍,曾梵志当年新作《飞了》估价13万-15万元,以12.1万元成交。2004年,曾梵志全年共有9件画作上拍,《飞了》成交价翻至44万元。在2012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上,《飞了》估价2000万-2500万港元,成交价高达3986万港元。2013年香港苏富比秋拍,创作于2001年的《最后的晚餐》以1.8亿港元成交,为其作品目前最高价,也是中国当代艺术油画作品最高价。

作品最高价1.8亿港元,最贵当代艺术家曾梵志:我也喜欢中国画

豪瑟沃斯画廊苏黎世总部

曾梵志作品价格的走高与国际一流画廊的大力推广分不开。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香格纳画廊开始代理曾梵志的部分作品,当中国当代艺术还是处于边缘的时候,香格纳画廊已经引入了西方规范式的画廊运作体制,且在2000年就已经带相关作品参加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从画廊主到藏家客户,80%-90%为欧美人士,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曾梵志国际化路线和以西方藏家为主的收藏体系。

作品最高价1.8亿港元,最贵当代艺术家曾梵志:我也喜欢中国画

曾梵志与香格纳画廊老板何浦林

此外,曾梵志的签约合作画廊还包括纽约的老牌家族画廊阿奎维拉画廊(Acquavella Galleries)、韩国都亚特画廊(DoArt),2011年转投世界一级画廊高古轩(Gagosian Gallery)以后,个展更是从香港一路开到伦敦。

作品最高价1.8亿港元,最贵当代艺术家曾梵志:我也喜欢中国画

豪瑟沃斯画廊纽约22街空间外景

走进曾梵志工作室,与艺术家通常的标签:长头发、大胡子、奇装异服不同的是,他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高级白领,穿戴轻松而不失庄重,对话简洁而条理清楚。在当前的市场上大受追捧的他,心态丝毫不受一个又一个破纪录的价格所牵引,而是认为创作出好的作品是关键。当笔者问他藏家喜欢他作品的理由时,他随手翻开了法国某基金会给他留的短信:“亲眼看见您的才情而感到欣慰,您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富生活经验的人。”曾梵志解释说:“他的意思是说我的作品表达出了我的生活感受,而这种感受感染了他。”曾梵志告诉我,自己是在用100%的精力创作艺术。

作品最高价1.8亿港元,最贵当代艺术家曾梵志:我也喜欢中国画

创作中

我:您对当前活跃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如何看?

曾梵志:现在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表现好的实际上还是一部分人,价格高了,表面上看是越来越多的人在关心艺术,事实上大部分人是在关心钱。市场好了,对画家是有好处的,可以保持较高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艺术家体验生活、解除后顾之忧,集中精力搞创作。

我不太愿意了解市场,因为市场不是我们能够把握的。刚刚进入油画界的时候还不知道油画可以卖钱,后来市场逐步好转,买家对象基本为西方的收藏家。2004年,一幅作品在香港拍卖到40多万元的时候,我很吃惊,就这样慢慢接受并逐渐适应着,现在的心态已不再关心市场了。我个人认为,艺术家对市场价格的高低还是少管些为好。要是艺术家自己参与市场中,那更是弊大于利,因为艺术家不可能是全能的,即使自己参与了市场,那也不专业,还影响了自己的创作。我现在是用100%的精力来创作艺术。跟我合作的香格纳、汉雅轩等画廊基本都是理想主义者,很少考虑自己代理的画家作品的价格要以一个怎样的幅度上涨,更不会操纵市场价格,注重的是好好培养画家,让画家们有一个自由创作的氛围。像香格纳画廊代理艺术家就不是直接以市场为目的的,而是做有意思的学术展览,推广好的艺术家、好的作品给关心艺术的藏家来欣赏,获得精神上的认同。我的展览都不是以卖画为目的。

作品最高价1.8亿港元,最贵当代艺术家曾梵志:我也喜欢中国画

曾梵志《协和医院系列之三》1992年

我:我们都知道您是一个不断刷新自己新面貌的画家,能否谈谈您的艺术创作阶段?

曾梵志:到目前为止,我的艺术创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至1994年结束的协和医院系列作品。这个时期主要侧重于关注美术史的东西,画身边的人和故事,不太关注身外的事。当然也就在这个时期,参加了一些重要展览,开始接触外界发生的诸多事情。二是面具系列,时间跨度是从1994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1993年,我从武汉来到北京,新环境、新状态,面对了许多新问题,就主要通过画笔来表达,一个偶然的机会画了面具作品觉得很激动,并有着不断创作的冲动,于是画起了这个系列作品。刚开始时,没有人接受,但我依然坚持画了下来,记录了那个时期的状态。三是肖像系列,这个系列贯穿了我创作的各个阶段,但每个阶段的肖像又各有不同,现在画肖像的状态是表达对方的同时加进了自己的感情,以不同的精神面貌呈现出来。四是乱笔阶段,也就是最近的风格,自由发挥,画幅尺寸巨大,例如我这次画了一幅500cm×250cm的大画,创作时需要注意画面经营。

作品最高价1.8亿港元,最贵当代艺术家曾梵志:我也喜欢中国画

曾梵志《最后的晚餐》2001年

我:现在一些画家为了获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创作时常会受到画廊和藏家的指引,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曾梵志:我画画从来不设定具体的创作思路,基本是有感而发,代理画廊也从来不会对我的创作数量提出任何要求。以前由于思想相对封闭,艺术家的创作受到很多限制,造成了千人一面的现象。而现在在经济飞速增长的情况下,市场好了许多,这种大好条件,艺术创作应该自由了许多,反而会出现约束艺术家自由创作的事情,这当然是不正常的。

作品最高价1.8亿港元,最贵当代艺术家曾梵志:我也喜欢中国画

受法国卢浮宫之邀,曾梵志创作《自由引导人民》

我:能否介绍您的艺术学习经历?

曾梵志:早期我接受和吸取了很多西方名家大师的营养,例如学画阶段,欧洲中世纪古典绘画对我的影响就很大,后来迷恋表现主义,一些表现手法至今影响着我。我没有出国学过画,但断断续续看过不少西方大师的杰出原作。我很早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创作,表达内心的东西,在技巧上也具备创造力,我自信自己是最好的艺术家之一。很长时间,我对西方艺术很在意,对中国画则不太重视,近几年我的观念发生很大的转变,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水墨画是非常好的艺术。西方艺术讲究科学和透视,带很多理性的东西,而中国画讲究品位和境界。我认为,宋元时期的中国画达到最高的境界,之后的中国画被不断地注入“水分”,没有什么味道了,现在的就更逊色了。现在的国画家一味地讲究创新,实际上我觉得能继承好古代的东西就不错了。我借鉴古代中国画的精髓主要通过一种心灵的沟通,是综合性的影响;我也喜欢听音乐,例如歌剧能把我带到一种新境界里;而听小提琴能把我很细腻的情感调动起来。

作品最高价1.8亿港元,最贵当代艺术家曾梵志:我也喜欢中国画

曾梵志《自画像(行进者)》

我创作靠的是瞬间的灵感,不断追求意想不到的美,灵感来的时候我会用小纸片通过草图的形式勾勒出来,然后到画室把它慢慢完善。

当初从武汉到北京来,也是为了增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例如在武汉办展览可能只有几十个人来看,而到北京则可能有几百人,展览也就变得更有意义了。北京是文化艺术的中心,人才济济,因此也增加我更多的交往机会,眼界广了,眼力就能不断提高,好的和坏的艺术作品一辨即明了。

作品最高价1.8亿港元,最贵当代艺术家曾梵志:我也喜欢中国画

1991年的曾梵志

我:如今,您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家中的重要人物,您如何看待自己日益提高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曾梵志:90年代以前,和其他艺术家一样,我的关注度也不高,1996年在中国嘉德的一场拍卖中,别人送的一幅我的作品还流拍了。2000年以后,随着艺术日渐受人重视,收藏者对我的关注度也提高了,参加展览的机会多,上门购画的买家也多了起来。我觉得要受更多的关注,最主要还是作品要能打动人,不断让人接受你的作品,这是一种长期积累的过程。

作品最高价1.8亿港元,最贵当代艺术家曾梵志:我也喜欢中国画

阅读杂志

作品最高价1.8亿港元,最贵当代艺术家曾梵志:我也喜欢中国画

曾梵志作品《兔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中国画   苏黎世   协和医院   艺术家   作品   纽约   香港   港元   最高价   画廊   中国   画家   当代   阶段   自由   艺术   喜欢   系列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