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良友画报——民国时期第一份大型综合性新闻画报。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良友》杂志 封面图

1926年2月15日,由年仅26岁的出版人伍联德(1900-1972)创刊于上海。

创刊伊始,历经了伍联德、周瘦鹃(1895-1968)、梁得所(1905-1938)三任主编在办刊风格与市场定位上的摸索,马国亮(1908-2001)于1933年8月担任主编。马国亮,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学院,1929年经梁得所举荐,进入《良友》担任编辑部干事。

《良友》画报在海内外影响深远,是当时中国销量最大的杂志之一,在鼎盛时每期销量高达4万份。其中,约有半数销往海外,在海外华人中享有盛誉。甚至有称:凡有华人的地方,无不以一睹《良友》为快。《良友》杂志一经发售就获得了极大的社会反应。创刊号共售出了7000册,不到两月再版两次。其独特的封面与审美美学,在当时开创了新的潮流风向。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良友》 齐白石专访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良友》 齐白石专访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良友》 齐白石专访

《良友》画报从1926年2月创刊到1945年10月停刊,虽然内容包罗万象,五花八门,但主要是商业方向还有艺术与娱乐。整整20年,《良友》同民国美术界一起经历了洋画运动的兴衰、木刻运动的兴起、传统国画向现代国画的渐变。

《良友》就一份画报而言,它包含了相当重的文字含量,但最引人之处显然还在于那些图片。良友是首家以摄影见长的出版公司,所以《良友》画报上不仅刊登美术展览的作品,还往往配有展览现场的摄影图片。如《良友》第24期上“上海新华艺术大学成绩展览会”、“上海美专成绩展览会”,第38期上“艺术运动社展览”,第40期上“广州青年艺术社秋季展览”,第50期上“中华国立西湖艺专成绩展”,第60期上“上海艺苑美术展览”,第85期上“徐悲鸿柏林画展开幕式”与第87期中“刘海粟主持的柏林中国画展开幕”都配有相关现场展览的摄影图片。通过这些图片我们看到了作为新生事物的“美术展览”在民国时期的真实写照,即民国时期的美术展览没有固定的展出地点,展览陈列也很杂乱无章。《良友》画报上除了刊登美术作品、展览以外,还有不少当时美术学校上课的情景以及美术家的肖像照和当时他们工作室的照片。这些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民国美术界。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良友》 溥心畲专访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良友》 溥心畲专访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良友》 溥心畲专访

好友兼同事赵家璧说:“马国亮主编时期,无论从编辑思想,选题编辑,组稿对象(包括文字、绘画、摄影等),印刷质量,可称是《良友》画报的全盛时期,也可以说画报编辑上的黄金年代。”

在《良友》第83期中,马国亮说:“一般画报的最大错误,就是把画报的本身太消遣化。这是不对的。画报的作用,应该是和其他的文字杂志一样,不仅供消遣,而是贡献实益。”

《良友》内容的中心在第三任主编梁得所与第四任主编马国亮那里得到了很大的扩展,上海、北京、杭州、苏州等地的美术界报导相继增多,同时也开始关注同时期欧洲、日本的美术展览和绘画作品。1934年,《良友》第84期出版;从第90期开始,《良友》改版成为半月刊。也是在这一年,杂志中封插页铜版纸三色版印刷,以“现代中国国画选”、“现代中国西洋画选”为专题推介中国画家及其作品。

在这些推介的画家当中,有在后来的美术史中得享大名的,也有逐渐消逝在历史中,被人们逐渐遗忘的;有当时年纪尚轻,艺术风格尚在过程之中,也有艺术个性已经相当成熟了的;还有改变了身份,或许,已经不以画名为我们所熟知的……

在现代中国画方面推出了吴湖帆、黄宾虹、张大千、郑曼青、王一亭、卢子枢、余绍宋、狄平子、冯超然、傅懦,西洋画方面则刊登了庞薰琹、陈抱一、汪亚尘、林风眠、吴大羽、倪贻德、张弦、潘玉良、关良、王道源、黄潮宽、许幸之的作品。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良友》第84期吴湖帆(1894-1968)|《烟岚云瀑》

「吴湖帆,以字行,江苏吴县人,今年四十岁。愙斋先生大澂之孙,少承家学,工楷隶篆籀及绘画;收藏金石书画至富,半皆愙斋之遗。画由王恽上追思翁及吴中四家(文、沈、唐、仇)亦时涉沤波之藩。曩顾鹤逸画负盛名,常云:‘吾于辈流中,只畏湖帆;’其见重如此。近年居沪,眼界益广,所绘愈进;但不轻为人执笔云。」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庞薰琴(1906-1985)|《屋景》

「庞薰琴先生,是一个从未正式进过美术学校而成功的一个画家,曾留法多年。他到法国的目的不是学绘画,但回国的时候却成功了一个画家。他的画,用笔潇洒,着重于意力的表现。色调和谐,画面有音乐的节奏,有诗的情绪,是把南欧的作风带进中国来的第一人。」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良友》第85期黄宾虹(1865-1955)|《蜀中山水》

「黄宾虹,以字行,原名质,字朴存。皖南歙县籍。侨居浙江维扬金陵数十年,遍观公私收藏金石书画。清季来沪,历任各报馆编辑,及神州国光社,商务印书馆美术主任。著有《宾虹杂著》及《古画微》等多种。三十年间临摹唐宋名迹极多,近便游南北名山大川,艺益精进。兹刊蜀中山水图二幅,玲珑嵌空,巉嵯巧峭,笔意精密,气韵尤高,为黄氏游蜀近作云。」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陈抱一(1893-1945)|《静物》

「野兽派的作风,运笔流畅而极有把握;用色简洁,却满充着富丽的光彩;技巧的纯熟是永远使人折服和满意的:这便是我们从陈抱一氏的作品中所得到的印象。陈氏,广东潮州人,日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毕业。回国后历任各艺术大学教授,曾创办中华艺术大学,是中国洋画界的一个前辈。」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良友》第86期张大千(1899-1983)|《仕女》

「张大千,名爰,内江人,现年三十六岁,与其兄善孖齐名,世称二张。曾及曾农髯及清道人之门受书法、山水花草。初无师承,迨从道人游;道人于画极推明遗民八大、石涛与同时梅瞿人、雪坪兄弟、僧渐江。久居黄山,能状黄山之奇胜,故自大千为石涛瞿山,世乃有黄山画派。体伟美鬚髯,好游衍。足迹所至,如峨嵋青城,衡岳岱宗,粤罗浮,歙黄山,高丽金刚山,登览流连,作风亦屡变矣。人物出入华新罗、张大风、唐六如,近于粤中见北宋武宗元白描《朝元仙仗图》,钩勒亦趋高古。曩客旧京,与诸名士为文酒之会,作画日尽数十楮。旧京绘事,咸推溥心畬,一时又有南张北溥之号,艺苑播为美谈云。」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汪亚尘(1894-1983)|《芍药》

「汪亚尘先生,现年四十一岁,曾研究绘画二十余年。近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所作画,笔触阔大,生动劲挺,色彩鲜明而强烈,近乎印象派的作风,使人读后引起生气洋溢的明快的感觉。」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良友》第87期郑曼青(1902-1975)|《花鸟》

「郑曼青,名岳,别署浮丘居士。浙江永嘉人,现年三十有三。少孤,从同里汪如渊学画学画。弱冠游北平,遍观故宫藏画,艺益进,旋任国立艺专,郁文大学,及上海美专,中国艺专等校诗画教授。先后十余年,画境屡变,而卒归于白阳新罗,清新浑厚,无尘俗气,无鄙恶思,诗则入陶郑之室,冲夷超逸,与画境书境同也。」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林风眠(1900-1991)|《鸡冠花》

「林风眠氏,现任杭州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曾留法习绘画有年。作画用笔阔大,色调方面,一向喜欢用蓝绿等灰暗的颜色,故画面满充沉郁的情绪。最近所作,却一变以前的风格,色彩则用大红大绿,画面热烈明快,成强烈的对照,笔调则比前更觉豪放,这里所刊的《鸡冠花》,可代表他最近的作风的一斑。」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良友》第88期王一亭(1867-1938)|《佛像》

「王一亭,名震,别署白龙山人,现年六十八岁,浙江吴兴人。初学画于任伯年,人物山水,花卉鸟兽,雄健古茂,有出蓝之誉。中年后信佛家言,读经茹素,写佛像极庄严,观者肃敬。好为善举,连年赈济灾荒,不遗余力。沪上公益慈善团体,辄有筹议,必为之倡,画家而兼慈善家也。」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吴大羽(1903-1988)| 《女孩》

「吴大羽先生,留法习绘画有年,七年前归国,历掌各艺术学校教职,现任杭州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教授。他是对于色彩很有研究的一个,所以他的用色是非常复杂而鲜丽的,使人看后兴起清新的感觉。笔触轻快流利,恰和他的绚烂的色彩相协调而表现出画面的和谐。」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良友》第89期卢子枢(1900-1978)|《秋峦耸秀》

「卢子枢,广东东莞人,现年三十五岁。历在广州各中学校教授国画,现任市立美术专校国画系教授。少嗜六法,由清初四王而上追元季四大家。民十八教育部举行全国美术展览会于上海,黄宾虹先生评其所作《松溪高隐图》云,‘上师董源,局势浑厚,笔法浓淡,黑白干湿兼用,骎骎乎古,卓尔不群。’(《艺观》第三期,美展国画谈)其为艺坛所推重也如是。」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倪贻德(1901-1970)|《虎丘远眺》

倪贻德氏,历任上海各艺大教职,现任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教授。因为平素对自然有着深刻的观察,所以在色彩上的调子他是很能够运用得溶和而统一;更兼他爱用那粗大的线条,在全个画面上更显出他的拙朴而清雅的韵律。」

《良友》杂志除了介绍书画名家,同样也介绍风景地域、装裱、篆刻等内容。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良友》杂志介绍天龙山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良友》杂志介绍天龙山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良友》  陆丹林谈裱画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良友》  陆丹林谈裱画


就连鲁迅也曾被《良友》专访过。

引领民国时尚的《良友》杂志,曾这样推介了一大批艺术家

《良友》 鲁迅


遗憾的是,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军对上海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良友公司遭日军炮火猛烈袭击,损毁严重。虽然后来再度复刊,但时代的潮流逐渐将其淹没。

《良友》杂志就这样从大众的视野前消失了。可是它带来的审美上的体验与刺激、和艺术上的启蒙都是不会被历史所忘记的,《良友》杂志的精美封面也依然是海报设计的范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齐白石   良友   艺专   美术界   杂志   现年   画报   国画   一大批   上海   中国   民国   画家   专访   艺术家   美术   学校   艺术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