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中的“己、庚、辛、壬、癸”五个汉字,有何寓意

天干,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个天干。原始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简化后的天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五行分为阴与阳,具体是: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

天干地支中的“己、庚、辛、壬、癸”五个汉字,有何寓意

上文我们讲了“甲、乙、丙、丁、戊”五字的来历,本文将讲述“己、庚、辛、壬、癸”的汉字渊源,他们和前五字一样为最古老的汉字,本义几经演绎,和现在的意思有很大差别了,一起来了解它们的故事吧!

天干地支中的“己、庚、辛、壬、癸”五个汉字,有何寓意

“己”是在绳子上系圈、打结

己,最早见于商代 。“己”本意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己像丝的形状,是“纪”的本字。造字本义:动词,在绳子上系圈、打结,用以记数和记事,或标明物品的归属者。还有人认为“己”像弋射时绑在箭或石上的丝线。“己”有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指自己,是为假借义。早在甲骨文中,“己”就被假借作天干第六位的代称,又常用作帝王的庙号。“己”还有纪识、识别的意思,亦当属假借,这种意思后来写作“纪”。

天干地支中的“己、庚、辛、壬、癸”五个汉字,有何寓意

《说文解字:己,中宫也。象万物辟藏诎形也。己承戊,象人腹。意思是:己,定位在中央。像万物因回避而收藏在土中弯弯曲曲的形状。己继承戊,字形像人腹。

“庚”的几种解说

庚的构型与本意尚无定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解说:

许慎《说文解字》认为是会意字。根据古代五行学说,庚、辛属金,代表西方,西方是秋天的方位,主谷,上面的“干”形是草木上的果实,两边是手。合起来表示用双手摘取草木上的果实。不过,许慎是就小篆字形进行分析的。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庚字小篆作两手奉干之形,然于骨文金文均不相类。”

有的资料认为,“庚”字是某种乐器的象形,图1和图2的字形形似钟,上为把及提绳,下部为舌,摇动时舌击壁发声。图3的字形像两边有耳把可摇的响一类的乐器,犹如后来民间常见的拨浪鼓。本义指“响铃之类的乐器”。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观其形制,当是有耳可摇之乐器;以声类求之,当即是钲。”“钲从正声在耕部,与阳部之庚声极相近。”

有的资料认为,“庚”是古代的筛糠器,相当于今天农村所使用的“风柜”。上面的“丫”形是个倒谷米下去的漏斗.其余部分,便是风柜的轮廓。这种农具商周时代已经使用,这就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发展的情况,也说明这个字有可能是这种农具的象形。小篆后加的两只手,使这一意义更加突出。

有论文显示,“庚”取象于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在猎户座及附近)。参宿下部有三颗小星,称为“伐星”。参宿与伐星如右图结合,与“庚”的 甲骨文字形完全相合。郭沫若所认为像乐器之形的“庚”可能是另外一个字。

天干地支中的“己、庚、辛、壬、癸”五个汉字,有何寓意

“庚”字最早见于商代金文(图1),象形意味非常重,后期发现的甲骨文则将顶端作分叉状(图2、3),此后一直到秦代小篆(图5),字形没有大的变化。《说文》小篆将中部分裂为左右两手的形状(图7)。秦隶(图6)将左右部分变作不对称,右侧的平直化而左侧的不变。发展到东汉时又将上部的两斜笔变为一横,其上再加一点(图9)。最后,楷书将“干”形的顶部与左侧的边线整合成“广”字头,中间的竖笔裂开呈“人”字形,就是今天所见的“庚”字。

《说文解字》庚,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庚承己,象人脐。意思是庚,在天干中,庚代表西方,西方是代表秋天的方位,像秋天万物坚硬有果实的样子。在天干中,“庚”序承“己”,字形 像人的肚脐。

天干地支中的“己、庚、辛、壬、癸”五个汉字,有何寓意

“辛”的不同解读

“辛”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构型说法不一。一种说法为象形字。甲骨文字形是一把平头刀的样子(图1),上部是刀头,下部是一个长刀把,可用手握。两边有叉,可切割,尖端锐利可刺,是用来在有罪的人和俘虏脸上刺字的刀具。本义就是刑刀。

另一种说法也是象形字,但不是刀的形状,而是木柴或树枝的形状。远古时代,奴或罪人是不许戴帽子的,只能把树枝或草茎缠在头上,所以头顶“辛”就是罪人。因为古代的“辛”是“薪”的本字,像木柴。头顶“辛”也就是头顶木柴的罪人。

还有人认为,甲骨文的“辛”字用两个树杈捆扎而成,是捕捉俘虏和押运罪人的工具,类似于“枷”这样的刑具。从这个意义上讲,“辛”的本义也是罪。

在早期金文(图2、3)里,“辛”这把刑刀以轮廓形变为实体,最上部加了一横指事符号,表示要铲割的东西。到周代又在竖画的中部增加一点作装饰(图3),战国时期点变成短横(图4),可能表示刀把的“挡手”所在。隶、楷便相沿金文发展成为今天的“辛”字。

天干地支中的“己、庚、辛、壬、癸”五个汉字,有何寓意

《说文解字》:辛,秋时万物成而孰;金刚,味辛,辛痛即泣出。意思是:辛,在四时中代表秋,入秋万物长成而熟落;辛在五行中代表金,金的特性刚硬;辛也代表辛味,辛辣痛苦就会流泪。

“壬”本义为善于使用巧具

“壬(rén)”与“工”同源,是“任”的本字。壬,甲骨文写作“工”(巧具),表示聪明机智、善于使用巧具,善于办事。金文壬在巧具 “工”的握柄上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使用巧具。造字本义:动词,善于使用巧具,胜任事务。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一点指事符号写成一横。当“壬”的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人”另造“任”代替。

天干地支中的“己、庚、辛、壬、癸”五个汉字,有何寓意

《说文解字》:壬,位北方也。阴极阳生,故《易》曰:“龙战于野。”战者,接也。象人褢妊之形。承亥壬以子,生之叙也。与巫同意。壬承辛,象人胫。胫,任体也。意思是:壬(rén),在天干中“壬”表示北方方位。“壬”也代表冬天,表示阴气到达极点而阳气萌生,所以《周易》上说,“龙战于野。”战,是交接的意思。“壬”,字形像人怀孕的形象。用“子”承接地支的“亥”和天干的“壬”,这是符合孳生顺序的。“壬”字在“工”字中加一横,这与“巫”字在“工”字中加两个“人”的造字思路相同。“壬”继承“辛”,像人的小腿。小腿,是担任身体承重的器官。

另外,巧言谄媚的奸佞之人,也可称为“壬人”,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壬人。”也就是:排除邪说,批驳奸佞之人。后世,“壬”字很少单独使用,即使单独使用,也大都作天干的第九位。

天干地支中的“己、庚、辛、壬、癸”五个汉字,有何寓意

“癸”的本义手工测量方位

“癸”是“揆”的本字。癸,甲骨文是个指事字:纵横交错的“乂”形指事符号 表示东西与南北方向。有的甲骨文在“乂”形符号的四个方位上各加一短横指事符号,表示用仪器测量方位。有的甲骨文将表示方位的短横指事符号误写成“又”。金文进一步突出了四个“又”的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仪器手工测量精确方位。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籀文误将篆文字形上部的个“又”写成两个“止”,误将篆文字形下部的两个“又”误成“矢”,变成会义结构。将籀文字形中的“矢”写成“天”。当“癸”的本义消失后,籀文再加“手”另造“揆”代替,强调手工测量。

天干地支中的“己、庚、辛、壬、癸”五个汉字,有何寓意

《说文解字》:癸,冬时,水土平,可揆度也。象水从四方流入地中之形。癸承壬,象人足。意思是癸,代表冬令,这时水土平整,可以度量。“癸”的篆文字形,像水从四面流入耕地中央的样子。在天干顺序中,“癸”跟在“壬”后面,像人的脚。

天干地支中的“己、庚、辛、壬、癸”五个汉字,有何寓意

明代著名史学家万民英根据我国古文献明文记载认为干支为天皇氏(天皇氏,开天辟地后第一代天下君主,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发明。在其著作《三命通会》中有详细记载。 干支的发明,正是以天皇兄弟十三人的名称命名,除了中央天皇天灵氏(亦曰天穹)外,还有兄弟十二人,为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阉茂、大渊献。天皇则以十兄弟为十天干,以阉茂、大洲献配入十二地支,另以十名(后来的地皇兄弟名)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合为十二地支。

十天干起源于早期农业。早期农业的果实与谷物都同等重要,古人将每类作物生产分五个阶段,合起来就是两个巴掌。又因为农业基于太阳,所以将一年十等分后,很自然的将这两巴掌十个阶段的农业生产对应到相接近的时间区间,形成天文角度的十天干。

天干地支中的“己、庚、辛、壬、癸”五个汉字,有何寓意

天干寓意: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着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从文献记载来看,太古时代就已有天干地支,其中十二地支分别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天皇的这一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干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天干地支中的“己、庚、辛、壬、癸”五个汉字,有何寓意天干地支中的“己、庚、辛、壬、癸”五个汉字,有何寓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地支   天干   郭沫若   指事   篆文   本字   小篆   甲骨   汉字   本义   甲骨文   天皇   字形   寓意   万物   方位   代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