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为文化精校推荐」——《茶经》与茶文化


「鹏为文化精校推荐」——《茶经》与茶文化


书籍介绍

《茶经》是我国乃至世界第一部系统地阐述茶叶科学知识及生产实践的百科全书,成书于公元780年,作者为唐代的陆羽。它涉及到形态学、生物学、选种学、栽培学、制茶学、审评学、分类学。生态学、药理学等等。

《茶经》中记载了唐代以前的不少神话、寓言、史记、诗赋、传记、地理、药理等书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宝库。


「鹏为文化精校推荐」——《茶经》与茶文化


《茶经》是“茶叶之源”,一千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茶叶权威地位,正如美国威廉·乌克斯在他的《茶叶全书》中指出的:“中国学者著述了第一本完全关于茶叶之书籍,于是在当时中国农学家以及世界有关者,俱受其惠。”“故无人能否认陆羽之崇高地位。”

《茶经》比《茶叶全书》早1155年,比《吃茶养生记》早411年。

作者介绍


「鹏为文化精校推荐」——《茶经》与茶文化


陆羽,字鸿渐,又名疾,字季。复州竟陵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生于竟陵。据说陆羽身世悲惨,甫一出生便被遗弃于野外,是被西塔寺的和尚智积在湖边捡到并收养的。

三岁时,智积给陆羽算卦,得出“鸿雁从水边飞落到地上。它的羽毛可以用来做礼仪之物”的卦辞,于是便用“陆”做了姓,“羽”做了名,用“鸿渐”做字。

陆羽性情坚毅,从小对学习文字十分向往,可惜遭到师傅频频阻止。于是在十二岁时,陆羽逃出了寺院,寻找学习的机会,前后遇到李济物、崔国辅等贵人的帮助,后又得到机会研究茶事,费尽心血作出举世闻名的《茶经》。


「鹏为文化精校推荐」——《茶经》与茶文化


品茗说道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采制和饮用茶的国家。中国人对茶十分熟悉,从古至今,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下至平民百姓,无不爱茶。最初,原始人以茶为蔬菜来食用,后来发现茶叶具有解渴、提神甚至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于是将茶叶单独煮成菜羹,之后又将其熬煮成茶水饮用。

在中国古代史料中,“茶”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荼、诧、茗等等,使用最多的为“荼”,唐朝以后,“茶”才成为通用。


「鹏为文化精校推荐」——《茶经》与茶文化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于两晋北朝,汉代时茶的保健作用受到重视,已经出现了专门的茶市。人们在宴会、待客、祭祀等多方面都会用到茶,在这之中,最喜好饮茶的当为文人雅士,并好用诗文反应茶事,茶已渐渐萌生出文化色彩。

到了唐代,饮茶风气传播到全国各地,且我国产茶地区的格局也在唐代基本确立,同时对日本、朝鲜的影响亦是很大。因唐代茶叶生产发达,出现许多名茶,各地制茶技术更是日益提高,茶叶文化在此时达到了成熟时期,是茶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茶经》就是在此时期出世的,陆羽首个提出“品饮艺术”,融合儒、道、佛三教精神与饮茶为一体,开创中国茶道先河,为后世发展提供了典范。陆羽也因此被后人称为“茶圣、茶神”。


「鹏为文化精校推荐」——《茶经》与茶文化


宋代时,文人墨客将琴棋书画融入茶事之中,大大提高了茶事的文化品位,这也是宋代茶文化成熟的标志,且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文士对品饮的追求在晚明时又有了新突破,他们讲究全身心地融入到茶活动中,提出“茶道”一说并对其进行深入探索。

而明清时期,在茶饮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工夫茶艺”的完善:此茶艺讲究茶具的艺术美、冲泡过程的程式美、品茶时的意境美,同时还追求环境美、音乐美。

在现今的茶艺馆里,“工夫茶艺”仍是主要的泡茶方式。


「鹏为文化精校推荐」——《茶经》与茶文化


鹏为优势

鹏为文化本次出品的专名校对版精品古籍,除了在全书特别添加了专业校勘符号以外,在作品后也增添了字频表。

从独家的鹏为仿宋字体,到独家的鹏为古籍排版样式与鹏为古籍版式设计,我们倾尽全力为热爱古代文化的您提供更专业、更完美的国学阅读体验。


「鹏为文化精校推荐」——《茶经》与茶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文士   字频   竟陵   文化   文人墨客   茶道   茶艺   宋代   唐代   古籍   中国   茶叶   茶文化   全书   时期   书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