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2 雁门之战,彻底摧毁隋炀帝的自信心


突厥一直以来就是隋朝的心腹大患,既不能发兵一次性将它平定下去,也无法收买安抚,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麻烦。

三征辽东的失败让隋朝元气大伤,而突厥的实力在此时悄然增长,眼见隋朝内忧外患相交织,始毕可汗感觉到和隋场帝一较高下的机会到来了.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八月,隋炀帝杨广照旧乘着銮驾,带着仪仗,浩荡地前往寒北巡游,但不久之后,他意外地收到了远嫁突厩的隋朝义成公主的急报,称始毕可汗已经集结十万铁骑在边境伺机而动,可能会对皇上造成威胁,劝隋炀帝加以防范,但隋炀帝认为突厥的实力不足为惧。

八月十三日,隋炀帝的銮驾顺利地抵达了寒北边境雁门,到了雁门之后,他并没有看见任何风吹草动,一切都和往常一样.面对这样的情况,隋炀帝更加肯定始毕可汗只是故弄玄虑而已,根本不敢出兵来犯,因此便放松了警惕,但出乎隋炀帝意料的是,第二天,突厥的骑兵部队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雁门城并占领了雁门治下的三十九个城池,雁门郡城告急。

隋唐风云-2 雁门之战,彻底摧毁隋炀帝的自信心

此时,雁门郡已经被突厥人包围,援军又没有到来,只能据城坚守,隋场帝马上下令将士将城内的民居拆除,拿这些材料来修建防御工事,抵抗突厥人猛烈的进攻,但让所有人不安的是,雁门城内储存的粮食仅仅够全部军民食用二十天,二十天后,如果这场危机还没有解除,雁门郡将不攻自破,而城内包括隋炀帝在内的所有人都有可能在突厥人的刀下全军覆没,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隋炀帝马上召集了随行的大臣们商讨对策,隋炀帝的心腹宇文述率先站了出来,他认为应该立即组织一支精兵部队来掩护皇帝突围,但被大臣苏威否决,苏威和樊子盖等人认为皇帝是社稷之君,万乘之主,突围之法太过冒险。


隋唐风云-2 雁门之战,彻底摧毁隋炀帝的自信心

一旦被俘,后果不堪设想,不到迫不得已是万万不可行的,樊子盖向隋炀帝建议,过去战争太过于频繁,因此伤了民心,现在只有皇帝下令不再征辽东并以重金嘉奖守城将士,收回军心,假以时日,定能破突厥之围,面对大臣们的各种建议,隋炀帝也是一筹莫展,难以抉择,这时,内史侍郎萧禹向隋炀帝提议,是否可以让始毕可汗阿史那咄吉的妻子义成公主想办法劝说他退兵,萧禹提出这样的建议是有原因的.和亲是历朝历代中央政权和边境少数民族政权交往的有效途径之一,而隋炀帝的堂妹义成公主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才嫁到突厥,和中原地区不同,在—些少数民族地区女性的地位比较高,因此义成公主虽是女流之辈,但作为阿史那咄吉的妻子,她在突厥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可以参与商议军国大事.

听了萧禹的建议,隋炀帝马上派出密使从小路火速前往突厥,希望能够求得义成公主的帮助,为了保证万无一失,隋炀帝还昭告天下,命各郡各县率兵前来勤王救驾,解救雁门之围、并许以重赏.


隋唐风云-2 雁门之战,彻底摧毁隋炀帝的自信心

两路兵马派出之后,情况渐渐有了好转.一方面,义成公主接到隋炀帝的求援,马上就给始毕可汗送了一封假情报,称突厥边

境告急,劝他赶紧率军回来解救,另一方面,在隋炀帝的号召下,各地的勤王之师也陆陆续续向雁门那开来,就连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在其中大展拳脚.

隋朝的援军声势浩大,始毕可汗心中也生出一丝恐惧,再加上义成公主的“情报”,他马上下令撤兵,形势陡然间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隋朝虽然不战而胜但是也颜面尽失,突厥方面一撤兵,隋炀帝为了挽回面子,便掉转头来开始追击,但也没有收到多少成效,只俘虏了一些老弱残兵。


隋唐风云-2 雁门之战,彻底摧毁隋炀帝的自信心

发生在雁门的这起事故就像是一场梦,来得毫无征兆,走得更是毫无痕迹,但这一切给隋炀帝带来的却是难以启齿的失落,自从登基以来,杨广一直想成就一番大业、但却一直在失败,从来没有享受过成功的喜悦,如今辽东未平,突贩又盘盘微动,国内也是民变四起,他自己无一日不在受着天下人的责难,这一切儿乎让隋炀帝丧失了一生了所有的尊严和自信,自此,隋场帝步步走向了消极和保守,他从内心深处否定了自己,而他的消沉也带领整个王朝走向末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中原地区   辽东   銮驾   隋朝   突厥   援军   隋唐   将士   大业   城内   大臣   自信心   边境   皇帝   公主   情况   建议   风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