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3 评说隋炀帝做过的贡献(1)建科举,废门阀

虽然隋炀帝是个无道的暴君,但不是一个昏君。他残害手足、好大喜功,为了他的霸业,不顾天下百姓死活,修大运河、修行宫、连年征战,百姓哀鸿遍野。实际结果肯定事与愿违,隋朝毁在他的手里。

但他不昏庸,为什么这么说呢?

他为隋朝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南灭陈国,北击吐谷浑,开疆扩土,结束了长达两三百年的国家分裂状态。他继位后也知道要巩固国家周边的环境,通过修建大运河来调度国家资源,但他不知道民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不知道民强才能国强,而后面的李世民有跟他类似的经历,到李世民显然总结了这位前辈的经验教训,让唐朝延续了三四百年,这个历史上有些记载,不细说了。

下面重点讲一下隋朝的门阀制度。“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门阀就是世世代代为官有名望的家族,他们形成的无形力量,可以干预朝政,他们瓜分着朝廷的利益,剥削平民贫民百姓的利益。门阀其实自东汉末年就已经形成,到了两晋南北朝时鼎盛。

隋唐风云-3 评说隋炀帝做过的贡献(1)建科举,废门阀

典型代表,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东晋的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

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禄,垄断政权,经济上封锢山泽,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崇尚清谈。为维护这种制度,东晋南朝时,士族非常重视编撰家谱,讲究士族世系源流,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凭证。家谱基本上在这个时期形成,并延续到现在我们部门农村地区还有。

隋朝一统南北后,却在建国后迎不来一个安稳的时代,门阀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原因。隋文帝杨坚意识到了门阀威胁着帝国的安危,就开始废九品中正制度。


隋唐风云-3 评说隋炀帝做过的贡献(1)建科举,废门阀

到了杨广,为的是能给寒门学子一个进入仕途的通道,好培养自己的势力和门阀势力抗衡。隋炀帝上台后第一件大事,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创建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到清光绪31年(公元1905年)废科举推学堂,总共存在了1300多年,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深远。

门阀可怕到什么地步,望而生畏一点都不为过,杨广即位之初,就明白了门阀的危害,可他刚抛出橄榄枝就被斩断了,门阀们根本不甘心自己的权力被剥削,他们对杨广的所有政策都阳奉阴违,甚至还召集朝中重臣迫杨广收回政令,为的是成为人上人,可以生死予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不知皇帝也处处被人制肘,有人拥护才得以成王。

虽然隋炀帝没有彻底成功,但毕竟他是那个开创者,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门阀   科举   士族   寒门   隋朝   皇权   东晋   家谱   大运河   隋唐   鼎盛   政权   势力   贡献   百姓   制度   风云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