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英雄任正非》:“硬核”人生是怎样炼成的?


《苦难英雄任正非》:“硬核”人生是怎样炼成的?

书影


这个男人的“硬核”经历,已经被无数人反复咀嚼:43岁时,因给单位造成几百万的损失,被炒鱿鱼,被离婚;人过中年,一事无成,一家人居无定所,前景惨淡。在人生的至暗时刻,他不得不开始创业、自己雇佣自己。

三十多年后,这个人跻身国际一流企业家、经营大师之列,成为为数不多的励志鸡汤文中的经典案例;他所开创公司,已经成为民族企业的标杆,在2018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战中,一直处于风口浪尖,整个国家都在为这家公司揪心。

任正非先生和他的企业,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不能不浓墨重彩书写的一个段落。当我想更一步了解任正非先生的时候,就拿到了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本《苦难英雄任正非》。作者王育琨先生是管理哲学家和财经作家,已经关注任正非和华为十几年。

和通常的传记类图书不一样,这本书除了介绍任正非的家族及其生活外,主要篇幅是在探讨任正非的思想世界,包括他的人生观和他的管理哲学。——这些才是造就任正非“硬核”人生的关键。

苦难并不值得赞美,“折腾”精神才是企业家最重要的品质

我一向反对赞美苦难的腔调,特别是那种把一个人的成功归结于苦难的心态。苦难绝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今天企业界的大佬们,像马化腾的家庭条件优裕,马云本来已经过上安稳的教师生活,俞敏洪已经是北大的教师,——他们即使不创业,就那样按部就班、优哉游哉生活,混到现在应该也是中产阶级的中年幸福胖子了吧?

相比他们,任正非生活中经受的苦难的确多一些。因为那个时代,中国人,从国家领袖到平头百姓,就没有几个过得真正好的。任正非的苦难经历,放到那个时代来看,其实也算不得格外苦,毕竟还当上了兵、成了家。后来,他转业到了深圳的南油集团,那也是一个很好的国企。假如他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听话、出活,估计生活也不会给他太多为难。

但是,正如上面提到的那几位大佬一样,任正非“天生反骨”,就是喜欢折腾,就是不愿按部就班过日子。——这才有了越过财务制度倒腾电视机被骗200多万的事;才有了“忽悠”公司同意开发程控交换机的事,300万经费被他打了水漂,最终导致公司无法容他。——如果没有以后的情节,开除这样的一个不安分还不走运的员工,难道不是合情合理的吗?

只能说,他天生就是革命者、开拓者,天生就是不安分的人。这种“生命不息,折腾不已”的精神,才是成为杰出企业家的关键。不仅上面所列的国内的大佬们,乔布斯也是有着这样精神特质的人。正如俗话所说的:“不疯魔,不成活。”

任正非的“灰度哲学”

成就任正非,更重要的是他的哲学思维——他的“灰度哲学”。

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文中,他回顾了自己哲学思维的产生经过:“个人英雄主义,也不是没有意义,它迫使我们在学习上争斗,成就了较好的成绩。当我走向社会,多少年后才知道,我碰到头破血流的,就是这种不知事的人生哲学。我大学没入了团,当兵多年没入了党,处处都处在人生逆境,个人很孤立,当我明白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的政治内涵时,已过了不惑之年。······想起蹉跎了的岁月,才觉得,怎么会这么幼稚可笑,一点都不明白开放、妥协、灰度呢?”

在2009年完成的《管理的灰度:开放、妥协与灰度》一文中,任正非对灰度哲学的认知越来越清晰了。他说:

“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而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的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凡是人性丛林里的智者,都懂得恰当时机接受别人妥协,或向别人提出妥协,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

在另外的场合,任正非又强调,他的灰度哲学,就是向所有的智慧开放,向最前沿的科学思想开放,向最新的技术思维开放,华为就是个拿来主义。

他在华为内部反复讲解“管理的灰度”,认为这是每个管理者的必备素质:“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

哲学是人类思维的精华。任何学问抵达极致就是哲学,任何事业的成功最终也是哲学的成功。我相信,正是因为有了任正非的灰度哲学,华为才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化视野和格局。

任正非的人生智慧

这样一个经历了大风大浪的老人,他的人生智慧自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如关于做不做完人的问题,他在《我的优点与缺点》一文中指出:“不要做一个完人,做完人很痛苦的。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使自己充满信心去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与“木桶理论”要求人“补齐自己短板”的主张不同,他更关注发挥优势:“一个人把自己一生的主要精力用于去改造缺点,等你改造完了对人类有什么贡献呢?我们所有的辛苦努力,不能对客户产生价值,是不行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自己优点的发挥。”

又如个人英雄主义的观点,他指出:“个人才是历史长河中最渺小的。”“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更何况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这上面,才摸得到时代的脚。”

谈及如何做好企业,他说:“做企业就是磨好豆腐。”“把客户当成至亲的亲人,把最大的利益给客户,给他们磨出最好的豆腐”。

关于个人成长,他践行“三万而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万人谈,干一件事。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当面和任正非交流。王育琨先生在《苦难英雄任正非》中记录了很多他与任正非交流的场景,让我们有机会借助他的笔触,感受这样一位“生命的觉醒者”的风采;并通过他的细致解读,汲取“灰度哲学”的大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苦难   华为   人生   灰度   英雄主义   完人   文中   企业家   优点   思维   哲学   智慧   英雄   时代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