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专家称为“禁区”,超35万人施工12年,成昆铁路有多难修?

每当谈起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人们往往会用“人类奇迹”来形容这一壮举。别看如今登月似乎不再是“遥不可及”,可放在当年,绝对是轰动全球,开创人类历史先河的大事件。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我国的成昆铁路修建,在当年是与阿波罗登月齐名的开创人类历史先河的大工程,也被人们称作人类改造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外国专家考察完也觉得完全不适合建设铁路,称其为铁路建造的“禁区”。

为什么一条铁路,竟然能与阿波罗登月这样的人类奇迹放到一起,甚至与之齐名呢?

这条成昆铁路,到底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我国为何要固执地花费多年时间,坚决要完成这条铁路的修建工作呢?

这背后,又有哪些隐情?

外国专家称为“禁区”,超35万人施工12年,成昆铁路有多难修?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苏专家起分歧

自古有句老话,叫做“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想要在四川、云南附近开辟连通外界的道路,可谓是天方夜谭。但成昆铁路,便是在这种认为是“天方夜谭”的质疑声中,于1958年开工了,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全线竣工运营。

1952年,我国成渝铁路修建完成。同时期修建的另一条铁路,也在加班加点地推进中,那就是宝成铁路。但是,这两条铁路之间并不相连,这使得我国南部依旧没能彻底打开一条通往外界的通道。如果能在两条铁路之间,修建第三条铁路将两条铁路相连,那么我国南部将彻底与外界连通,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战略的角度来讲,可谓是意义重大。

外国专家称为“禁区”,超35万人施工12年,成昆铁路有多难修?

在这样的背景下,铁道部西南设计分局在1953年应运而生,为的就是修成这样的一条能够将成渝铁路与宝成铁路连通的成昆铁路。成昆铁路计划从成都开始修建,最终连通云南。不过在经过专家进行地形勘探后发现,成昆铁路工程的修建难度可谓是超出想象的艰难。然而更难的是,就修建路线,中苏专家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分歧。

整个工程有三条修建路线,分别是西线、中线以及东线。在定夺修建方案时,苏联专家支持中线修建方案,理由主要有三点。

首先一点,中线路程最短,所以工程相较于东线与西线而言要小很多,技术难度要求也更低,更容易开工修建。

其次,工期短意味着投资少、获得收益更快,这对于当时经济还不强大的我国而言,确实充满诱惑力。

最后一点,如果选择中线会途经水城煤矿,同时还靠近即将投入开采的云南东川铜矿。届时,完全可以借助铁路,将这两处地方的煤矿、铜矿运往外界,从而带动当地矿业经济的发展。

外国专家称为“禁区”,超35万人施工12年,成昆铁路有多难修?

不过,中国专家却提出不同的意见,中国专家坚持选择西线。西线方案缺点很明显,那就是修建线路过长,而且途经的地区不仅地势险峻,而且人烟稀少、物资匮乏,想要修建起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既然如此,中国专家为何还要坚持选择西线?主要原因,同样有三点。

首先,西线途经多个少数民族聚集地。一旦铁路修成,可以带动当地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其次,西线虽然修建难度大,再加上当地地广人稀导致物资筹集、运输难度加大。但是,西线途经多处有待开发的矿产资源地,而且沿途地区资源丰富,如果能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整个西线沿途的资源都可以走出崇山峻岭。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条铁路一旦修建完成,将一劳永逸地解决该地区对铁路运输的需求。不像中线铁路,虽然看起来修建难度小、收益高。但我国修建成昆铁路的目的,是将整个南部“盘活”,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南部的掌控,战略意义其实远大过经济利益。而只凭借中线修成的铁路,根本就无法达成这个目标。

然而,最终成昆铁路修建线路受到“效仿苏联”政策的影响,决定采用苏联专家的方案。不过,事实大于雄辩,在开工方案做出来后,证明了西线才是最佳选择。就在1954年6月,我国在攀枝花探明该地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这使得原本已经定下的《成昆铁路中线方案》再次被动摇。

外国专家称为“禁区”,超35万人施工12年,成昆铁路有多难修?

1955年,我国终于确立了西线的修建方案,主要是为了加大煤炭、铁矿石的开采,从而促进钢铁基建的推进。然而,这一耽误却过去了2年时间。不过好在及时纠正了修建的线路,并于1956年到1957年期间对成昆铁路西线方案补做了西线草测,并重新编辑了设计意见书。

直到1958年,成昆铁路成都到峨眉段正式开工。不过在当时,我国还没有获得“基建狂魔”的称号,尽管如此,成昆铁路重要性毋庸置疑,这项工程,中国必须迎难而上。

被称之为“地质博物馆”的铁路,难度不亚于“上青天”

尽管我国基建人的斗志很足,相信成昆铁路一定能修建完成。但是当现实中一个个困难摆在面前时,所有人都沉默了。这条铁路起于成都,可在当时,成都最多的可不是小吃,而是崇山峻岭。不仅有崇山峻岭,还有高山峡谷。不仅要跨过大江大河,还要翻越重峦叠嶂的险峻地势。

尤其是“卧在”大断裂带的四川西南部和滇北区域,技术难度之大,令所有技术人员手心冒汗。这真的不夸张,要知道整条铁路可谓是深入无人区,途经的地域基本上都是陡峭的山势以及密布的深涧。

外国专家称为“禁区”,超35万人施工12年,成昆铁路有多难修?

同时,由于西南地区长年受到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撞击、挤压,造就了该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所以在当地,有大量板块挤压出来的不同岩石层,甚至这些岩石层能跨越历史长河,从新生界一路延伸至中生界、古生界、元古界,乃至包括太古界岩石层

其中太古岩石层甚至还能追溯到46亿年前,这也使得当地地下岩浆活跃,地震频繁、震级大,给整个铁路沿线施工造成了极大的难度。可恰恰因为该区域地形地貌实在复杂,也被当时的人们冠以“地质博物馆”之称。

当时外界普遍不看好成昆铁路,原因在于这条铁路即便是交给当时号称桥梁、铁路基建“头号强国”美国来修建,恐怕都要退避三舍。而国外媒体更是将成昆铁路形容为可以与阿波罗登月比肩的人类奇迹,但前提是能修建完成。

成昆铁路是用战士们的“身躯”与牺牲,铸就而成的“奇迹”

在修建的过程中,我国基建人多次遇到滑坡、崩塌等灾难。甚至很多人或许难以想象,在挖掘隧道的过程中,涌水竟然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直接涌出岩溶,甚至伴随岩溶往外涌水。

不同于现代,可以试着用大型抽水机往外抽水,而那时的基建条件可没有这么好,只能纯粹靠身体去封堵。不只如此,若在施工中遇到泥石流,基本上没有生还的可能。其中一次特大泥石流,直接夺走了87名铁路战士的生命。

外国专家称为“禁区”,超35万人施工12年,成昆铁路有多难修?

像这样的牺牲,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多次出现。有一次,隧道再次涌水,其中一个铁道兵用身体强行堵住涌水口。不承想,在此时地基因为涌水压力过大,直接坍塌了。附近的战士们全部冲上去试图营救,然而坍塌范围突然扩大,十几人一个拽着一个,陷入坍塌的地面,最终被活埋,无一生还。

除了要面对隧道涌水、岩溶、坍塌之外,每次岩爆都是一次生死考验。在当时,修建隧道时需要岩爆,而每次岩爆几乎都会导致岩体断裂、崩落。滑落的巨石、岩爆带起的气浪会带起大量的碎石飞溅,而这些碎石不亚于“子弹”,打到身上甚至能造成致命伤。而岩爆引起的情况最严重时,甚至不亚于4.6级地震。每一次岩爆,都会有大量战士出现伤亡。整个过程,不亚于战场。甚至有些战士主动请缨,为的是牺牲自己,保全其他战友的“安全”。

这类牺牲还有很多,比如在修建时是没有上山公路的,所有的设备均是靠人力,一点点扛上来。有时,甚至需要人们轮着肩扛设备,靠着接力一点点把拆分的机械部件带上山。对此,曾有外界媒体表示,中国人修建成昆铁路的过程,像极了埃及时期修建金字塔时的样子,所有的“奇迹”全靠人力来完成。

但是,在施工与运输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战士掉下深谷。有时,很多人身上会绑上绳索,希望借助大家的力量,保证安全。可是,还是会有成班制的战士,一起被拉着跌下深渊。这样的牺牲,时常上演。

外国专家称为“禁区”,超35万人施工12年,成昆铁路有多难修?

在1966年时,参与修建成昆铁路的施工人员高达35.97万人,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军人出身,是上过战场的战士。即便是上过战场的老兵,面对成昆铁路这样的艰难工程,已经避免不了牺牲。直到1970年1月,成昆铁路西线终于开通运行,而此时不完全统计,牺牲的战士和铁路工人超过2000人。

在成昆铁路修建完成、正式通车后,曾有国外媒体报道称,中国人曾经依靠人力筑起了万里长城。如今,竟然依靠血肉之躯,征服了崇山峻岭,又完成了一项人类壮举。甚至当时的一些西方媒体,都在称赞成昆铁路修建完成的不可思议。

1984年12月8日,联合国组织将成昆铁路工程列入“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与阿波罗登月、苏联发射第一颗卫星齐名。由此可见,成昆铁路修建难度之大,放在当时可以说冠绝世界,甚至被认为是非人力所能修建完成的。

外国专家称为“禁区”,超35万人施工12年,成昆铁路有多难修?

成昆铁路为何一定要修?经济与国防安全都很重要

成昆铁路自1958年开始修建以来,至1969年期间多次因为技术难题而停工。但最终决定,无论作出多大的牺牲,都要将铁路修建完成?这背后主要是从经济方面考虑。

成昆铁路西线靠近西昌盆地、滇中高原和眉嘉平原,这些地方适合种植粮食以及经济作物,未来可以成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产地。而在攀西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储量,可以新建大型钢铁厂,为我国的钢铁基建发展提供助力。而雅砻江和大渡河拥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后期亦可以开发成水电站,为当地发展提供充足的电能保障。

所以,成昆铁路的建成,不仅能将当地的粮食、经济作物、煤炭、铁矿、钢铁往往不断地运输出去,更重要的是在带动当地经济同时,也能支撑起新中国的基建发展。那时的我国,可以说什么都缺,尤其缺粮食、缺钢铁。而成昆铁路,恰恰能解决粮食、钢铁的大难题。

外国专家称为“禁区”,超35万人施工12年,成昆铁路有多难修?


成昆铁路还将继续“生长下去”

1993年至2000年9月30日,成昆铁路完成全路段电气化改造。

2010年1月16日至2018年1月8日,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能改造工程完工,并实现通车运营。

2020年5月26日,成昆铁路复线米易至攀枝花段正式开通运营。同年10月底,攀枝花站与复线攀枝花南站实现连通。

外国专家称为“禁区”,超35万人施工12年,成昆铁路有多难修?

2021年4月21日,成昆铁路复线德昌隧道顺利贯通,这意味着途经昆铁路复线冕宁至米易段全线多达25座隧道被彻底被贯通。

如今,成昆铁路还在进一步向外延伸、“生长”,未来的成昆铁路将继续拉动西南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造福一方百姓。同时,伴随着成昆铁路的一路延伸,我国对西南部地区的掌控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强。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的地区稳定,同时还有利于我国的国防安全。

可以说,成昆铁路不仅是一条背负着那段特殊历史延伸的铁路,更是一条承载着中国崛起的铁路,这便是与阿波罗登月齐名的成昆铁路。

本文由大脸心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阿波罗   攀枝花   苏联   铁路   复线   西线   中线   成都   基建   禁区   外国专家   难度   人类   我国   地区   方案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