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如果成功抵达火星后我们的探索水平将如何?

牛年春节马上来了,我们的天问一号即将抵达火星,这也算是它对我们的春节贺礼吧!我们国家另一边,NASA的毅力号、阿联酋的“希望”号也将到达火星,这次算是挺火星热闹了。 它们即将对火星进行探索。

为啥要探索火星?

先说说大家为啥要乐此不疲地去探测这颗遥远的行星。包括那个充满想象力的男人埃隆马斯克扬言说:将在本世纪末送八万人移民火星! 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口气呢!接下来我们来一一道来关于火星的故事。

天问一号如果成功抵达火星后我们的探索水平将如何?

模拟火星基地

在太阳系的行星当中火星是和地球最像的星球了,所以人们认为火星上极有可能有地外文明。

火星基本上的基本地貌为荒漠,没有植被覆盖,地质上有河流、湖泊干涸的沉积物,物质成分方面有大量硫酸盐、高氯酸盐等水流干涸后的遗留物等。这样的环境在地球上是很多的。比如我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项目将落户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红崖地区,这里拥有典型的雅丹地貌群,其独特的地形地貌、自然风光、气候条件使之成为专家眼中“中国最像火星的地方”。

天问一号如果成功抵达火星后我们的探索水平将如何?

青海柴达木火星营地

火星的赤道附近有好多的干涸河床,可能是先前的风和水侵蚀造成的。这些地质特征不得不让人怀疑火星上曾经有过水流活动。这样一来就会有无限的遐想了,大家脑补一下。

天问一号如果成功抵达火星后我们的探索水平将如何?

干涸的河床

和地球一样,火星的南北极也有冰。它们是由水冰和干冰组成的冰盖。而且火星也是有四季交替的,随着季节的变化,冰盖的厚度也会不断变化。

天问一号如果成功抵达火星后我们的探索水平将如何?

火星 北极冰盖


因此,人们在对金星生命探索失望后,就开始对火星生命展开探索,努力寻找生命的踪迹。

天问一号如果成功抵达火星后我们的探索水平将如何?

火星北半球

火星今天可能显得贫瘠和荒凉,但很久以前,这颗红色星球看上去很不一样。很久以前,火星比现在更温暖,被河流、湖泊和海洋所覆盖。专家说,没有办法确定火星人是否存在。尽管如此,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火星不仅在理论上是适宜居住的,而且实际上是某种外星生命的家园。更有可能的是,火星表面下仍然隐藏着生命的残余。

天问一号如果成功抵达火星后我们的探索水平将如何?

中国火星探索之路

我们其实曾经也试着迈出第一步“萤火一号”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一次“天问一号”迈出中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天问一号如果成功抵达火星后我们的探索水平将如何?

截至2021年1月3日6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已经在轨飞行163天,飞行里程突破4亿公里,距离地球约1.3亿公里,距离火星830万公里。根据国家航天局的消息,天问一号会在中国农历春节前后抵达火星轨道。不过,它不会立马就着陆的,天问一号的着陆器会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环绕火星任务。大老远的,好不容来一趟,不得先仔细观察一下这个新鲜的家伙。这次着陆的那一脚“刹车”很关键,必须找准时机才能安全着陆。为了这次安全抵达火星。我们也是拼了。

超级天线助阵天问一号

2月3日,我国自主研制的 70 米口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终于完成验收了,即将投入使用。这是专门为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研制的超级天线,用于接收 “天问一号”回传数据,就像顺风耳、千里眼一样,那它是怎样工作的呢?

天问一号如果成功抵达火星后我们的探索水平将如何?

它可以 360° 旋转,俯仰角度可达 0°-90°,因此,它能精准定位到火星。从火星传来的信号首先由双曲面天线接收,然后反射到上方吊装的副反射面,最后再折回到位于天线底部的馈源里面,然后再进行放大、传输。70米口径可算是亚洲之最了!可接收来自4亿公里之外微弱信号数据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我国的火星探索蓝图

据刘彤杰介绍,我国行星探测计划规划了4次任务,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是第一次,已经发射实施,目前其他任务正在论证中。第二次规划的是小行星探测任务,预计在2024年前后实施。第三次是2030年前后将开展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美国人对火星的探索已经走得很远了!

天问一号如果成功抵达火星后我们的探索水平将如何?

1980年,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站在维京1号着陆器的双胞胎旁边。

1976年NASA就将海盗一号、海盗二号送上了火星。并且发回地球数万张图像资料。但是并没有发现地外生命。

后来又先后将探索者号、勇气号、机遇号送上火星。不过都没有展开实质性的探索。直到凤凰号的出现。发现了火星的地下水冰,同时它还观测到火星上的降雪、发现了高氯酸盐。

天问一号如果成功抵达火星后我们的探索水平将如何?

凤凰号

天问一号如果成功抵达火星后我们的探索水平将如何?

好奇号

这个耗资25亿美元的计划是迄今为止最雄心勃勃的计划,它的仪器和能力比以前的所有项目都要大得多。但所有这些科技奇迹都是有代价的,最直接的就是这些复杂装备让这个的漫游者重达一吨,大小相当于迷你库珀(Mini Cooper)。安全着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好奇号为核动力,能够长期探索。截止至2021年1月12日,好奇号探测器迎来了在这颗红色星球上度过的第3000个火星日,相当于3081个地球日。除了传回高像素图像,好奇号还对火星土壤、地质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陨石当中甲烷的含量变化探索火星微生物。或许未来还会有新的发现。

因为接下来将会有好几个国家的航天器将抵达火星,并展开这颗红色星球的探索之旅,这次NASA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在毅力号到达火星之前。NASA的MAVEN任务准备给它提供支持并继续其对火星大气层的研究。

天问一号如果成功抵达火星后我们的探索水平将如何?

它于2013年11月发射,大约一年后进入火星大气层。它为人类火星探索的贡献可是不小!MAVEN为了解火星大气和气候的历史做出了根本性的贡献。其中一些科学亮眼的成绩大致包括:

  1. 确定火星大气的大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消失在太空中,从而推动了火星气候的变化和维持地表生命的能力。
  2. 描述将气体从大气中剥离到空间的机制,以及太阳风暴撞击火星在提高逃逸率方面的作用。
  3. 随着季节的推移,氢对空间的损失率有着显著的出乎意料的变化,这对水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4. 在火星上发现了两种新型极光,并对这三种极光及其因果机制进行了描述。
  5. 第一次全面测量火星高层大气中的风,显示大气中不同层间的大量(和意想不到的)相互作用。
  6. 揭示了火星磁层出乎意料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以及它对高层大气行为的影响(包括极光的逸出和发生的变异性)。

通过MAVEN的中性气体和离子质谱仪(NGIMS)的数据,科学家证明了,沙尘暴干扰了火星上的水循环,并将大气中的水分子推高,在大气中,化学反应会释放出氢原子,然后这些氢原子就会消失在太空中了。

差距还是很大的,仍需继续努力

介绍了别人家的探索历程,我有些酸了。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天问一号任务完成后将会迈出一个大跨步。或许我们的探索步伐能够从这个节点上井喷式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火星   氯酸盐   冰盖   氢原子   极光   地貌   行星   天线   中国   星球   大气   好奇   地球   水平   生命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