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不是魔鬼,而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助力者

天上的雷电和我们人类的电本自同根生

闪电不是魔鬼,而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助力者

夏天,我们在雷雨交加的夜晚,轰隆隆的雷声司空见惯,但是你真的了解闪电吗?一个故事大家肯定听过:1752年6月的一个电闪雷鸣的下午。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放起风筝后,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顾瓶中。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富兰克林关于天上和人间的电是同一种东西的假说,在他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光辉的证实。从此揭开了雷电神秘的面纱。

雷电是如何形成的呢

闪电不是魔鬼,而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助力者

暴风雨来临之前会积聚很多的积雨云,组成积雨云的颗粒不断摩擦使得积雨云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如影随形地跟着云移动。正电荷和负电荷彼此相吸,正电荷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负电的云层相遇;负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后正负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

闪电不是魔鬼,而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助力者

雷击树木

人们认识雷电,首先想到的是它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雷电现象怀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心理。但是,雷电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雷电对人类进步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雷电 让人类吃了第一顿烧烤

人类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一直打猎吃生肉、吃野果。但是由于一次意外,雷击引起森林起火,启发了我们的祖先学会用火,因森林起火被烧死的动物躯体,比生吞活剥的动物吃起来有滋有味,使远古人类习惯了吃熟食。富有营养的火烧食品的长期食用,促进了人体肌肉和大脑的发育,使人类在进化旅途中跨进了一大步。

闪电不是魔鬼,而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助力者

雷电为生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首先,在生命起源的过程中,雷电起到了重要作用。洪荒时期的地球周围,存在着由火山喷发出的大量气体——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这些气体在紫外线、宇宙空间辐射的作用和强烈的雷击下,产生了构成生命有机体的“基本元件”——氨基酸,从而使具有自我复制和繁殖能力的原始生命终于慢慢地产生了。

闪电不是魔鬼,而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助力者


雷电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

雷电发生时,强烈的电化学、光化学作用,会使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杀菌作用的臭氧。因此,一场雷电过后,空气中弥漫着少量臭氧,加之雷雨时,空气又得到了“清洗”,使人会感到格外的清新舒适。

雷电为植物的生长增砖添瓦

雷电会使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雨水溶解落地后便成为农田必需的天然氮肥。有人估算,每年因雷电生成的氮肥约4亿吨。在常有雷电发生的地区作物生长茂盛,就是雷电制肥的证明。科学家还发现,雷电还可引起高空和地面间的电压。这个电压越大,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本领就越强。有人曾观察对比,雷电后1—2天内,植物的生长和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如果在作物的生长期内有5—6次雷电发生,作物的成熟期将提前一周左右。还有,地球上每天会有800万次雷电。一次闪电,云和大地间的电压可达1亿伏,电流强度可达10万安培,闪电的长度可达1万米,电火花直径也有十几厘米,闪电的功率可达100亿千瓦,是我国葛洲坝水电站发电功率的几千倍。可惜的是目前人们还未想出利用雷电造福人类的方法,但是,雷电的确是一种强大的能源。

球状闪的巨大能量能否被人利用

除了普通的树枝状的闪电以外,还有一种球形闪电也是多年来科学家研究探索的现象之一。几乎所有的报道都表明,球状闪电出现在雷暴天气下,且尾随于一次普通闪电之后。它出现时常飘浮在离地面不远的空中,接触地面后常反弹起来,而被接触的物质通常会被烧焦。

闪电不是魔鬼,而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助力者

球状闪电

球状闪电俗称滚,它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奇异现象。这种明亮而无声的火球,会在空气中慢慢地飘过,能持续几秒钟的时间。有时,它能穿过玻璃窗;有时,它可以飘进建筑物内;有时,它还会进入飞机舱内;有时,它可以在导线上滑动,遇人遇物后立即发生爆裂,造成伤亡、火灾等事故。科学家也乐此不疲的研究这个神秘的家伙,他们坚信电光火球能产生巨大的清洁能源。

想要了解更多有趣的科普知识,请大家专注我@蓬莱岛勇士科学站

本文参加#科学V计划#,是作者原创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富兰克林   阳电   闪电   积雨云   正电荷   负电荷   人类   球状   雷电   助力   作物   风筝   地面   魔鬼   作用   发生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