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飞机登场之日,电影里的太空旅行将变为现实

中国可重复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有啥大惊小怪的呢?甚至让外媒都坐不住了!听到这个消息,可能在你的脑子里跑来一连串问号:重复试验、回收有那么难吗?咱们不是都有好几次载人航天飞船上天的的经历了么,而且人都能安全回来,航天器返回来并重复使用有啥了不起的呢?这么想的话就大错特错了!

空天飞机登场之日,电影里的太空旅行将变为现实

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不代表往返太空技术的成熟

首先,我们国家的载人航天技术在世界虽然也算是优等生。我国的神舟系列飞船从五号到十一号的成功发射,一次次见证了我国载人航天飞船技术的辉煌成绩。但是你别忘了,运送飞船的火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烧毁了,很少能回收利用的。

空天飞机登场之日,电影里的太空旅行将变为现实

火箭发射后的残骸去哪里了呢?

火箭将卫星送向太空后,自己却没跟着没去。原来是因为火箭将人造卫星运到轨道任务就完成了。为了减小负重,要经过好几级分离。

1、火箭助推器和一级火箭分离后去哪了返回地球
火箭助推器携带燃料将火箭加速到预定速度后就会分离,然后落回地面。落下时速度很快。而且这些大家伙重达几吨。不过,这些残骸是落在人口稀少的地区,范围比较大,大约2000多平方千米。不是很精准,但是也基本砸不到人。
后来我们不断研究助推器的安全回收。最终突破了翼伞回收方式。就在利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后就第一次利用翼伞回收方式。通过翼伞的控制,可以让残骸落到指定的小范围,这就安全多了。而且助推器上安装了“归航控制系统”,可采用自动控制和地面手动控制的方式,实现助推器安全可控回收,这样就可以在它飞行过程中不断找正方向。有种放风筝的赶脚。

2、整流罩脱落后落回地面或海上
飞出大气层的稠密部分,整流罩就完成任务了。和助推器一样,也是可以返回地球的,所以也有危险。而且价格昂贵,肯定要回收的。现在主要回收方式是反推和伞降。

3、二级火箭分离后就像流星划过天际
二级火箭就离地球很远了,穿过稠密的大气层都过程中就像流星划过一样,基本就焚毁了。砸住人的几率几乎为零。

4、三级火箭分离后去成为“卫星”
三级火箭分离的时候,基本和卫星一起都已经达到了第一宇宙速度,也就说它们不会落回地球而是绕着地球转动。变为了太空垃圾。现在世界上各国在想办法清理这些垃圾。方法是利用小型航天器就像捕鱼一样把它们捕捉到然后将其拖回大气层焚毁。

空天飞机登场之日,电影里的太空旅行将变为现实

火箭助推器

总之,在返回地球的时候,一些核心的零部件都已经损坏掉了,只有宇航员乘坐的返回舱利用伞降的方式返回地球,其余部分基本都回收不回来,不能重复使用。这其实也是无奈之举,这些价格不菲的零件我们也想用,可是苦于技术难度太大,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损毁。

空天飞机登场之日,电影里的太空旅行将变为现实

神舟五号返回舱着陆

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意义非凡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在轨飞行2天后,于9月6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这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空天飞机登场之日,电影里的太空旅行将变为现实

大家要知道,世界上掌握此技术的国家寥寥无几。我国也是去年(2019年)才有了新突破,迈出了可重复使用的第一步:火箭在一二级分离后,箭身上的四片栅格舵展开,火箭再入大气层后,栅格舵可以由地面控制转动,从而实现箭体的稳定和向理论落点的机动。我国完成了火箭残骸的精准控制,也因此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但是里重复使用还是有差距的;而这次成功回收航天器让我们又迈出了一大步,这个技术突破在世界上也是属于领先地位!

重复使用航天器和返回舱区别在哪呢?

返回舱

返回舱可不是为了重复使用,说白了,它就是个保护宇航员安全着陆的一个简陋的航天员“驾驶室”,它基本上是靠重力自由下落,无法精准地控制落点。回来的目的就是保证宇航员的安全,带回黑匣子。

可重复使用航天器

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就大不一样了,它是完全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器不仅可以安全返回地球,而且还可以重复使用。这对控制要求就很高了,而且不能让各部分零部件受损。怪不得引起了别人特别关注。美国北美防空司令部公开了中国空天飞机此次试验的情况,证实这种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行踪。在近地点332公里、远地点348公里的位置上放出一个“神秘物体”。美国人还给它一个“NORAD ID 46395”的正式编号,这个飞行器实际上就是一个类似卫星的轨道飞行器。

空天飞机登场之日,电影里的太空旅行将变为现实

为了解中国,他们也是操碎了心。甚至还中国此说次发射的无人航天飞机主要用途是提供一种更为廉价的天地运输工具,这次试验可能是整个计划的第一步。中国在2017年公开过发展空天飞机的计划,最终形态是由一架大飞机背着一个轨道飞行器,实现在飞机跑道上起飞,在太空完全任务后再返回地面,可以大幅降低天地运输成本。此次由火箭发射升空的实际上是轨道飞行器验证机,目的是掌握航天飞机把载荷部署到地球轨道的技术,打破了美国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垄断。

名噪一时的射空航天飞机最终被人类舍弃

虽然这是别人不怀好意的的臆测,但是至少当下我们掌握了可回收技术。有了这样的技术,航天飞机离我们就不远了。历史上世界上各国也曾经争相发射航天飞机。航天飞机可以像火箭一样发射,却能像飞机一样降落。当时只有美苏两国研制成功并且投入使用,但是航天飞机的安全系数受到人们的质疑。美国的航天飞机计划曾经出现过两次重大失误。一次是“挑战者号”在发射升空之时突然发生爆炸,导致7名宇航员葬身火海。另一次是返航途中机翼破损导致整个机身支离破碎所有参与本次任务的宇航员都因此丧生。航天飞机因此成为整个航天历史上的一大败笔。

空天飞机登场之日,电影里的太空旅行将变为现实

航天飞机

它虽然是航天探测史上的一个进步,却注定无法参与更多的任务。为了减少资源浪费以及人员伤亡,很多国家会退而求其次,选择相对安全的“一次性”航天飞船。

美国人追逐最高水平航天器——空天飞机

当然,美国没有就此罢手,仍旧耗巨资开始研发X-37B空天战斗机。从1998年-2002年底,NASA、波音和美国空军共耗资2.08亿美元用于空天飞机的开发。直到200年11月,波音公司又获得3.01亿美元合同继续研发。波音公司共制造了两架X-37B,第一架于2010年4月发射升空,第二架则于2011年3月发射。

空天飞机登场之日,电影里的太空旅行将变为现实

X-37B空天飞机

X-37B是一款新式的航天器,可以返回地球循环使用。按照美国官方的说法,X-37B空天飞机的主要目标是是试验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技术,目前正在测试的技术包括制导、导航和控制、热保护系统、可重复使用的绝缘材料、先进的推进系统、自主轨道飞行、再入和着陆等技术。但是每次行动都是保密的。你觉得他们这么说,是真的吗?

空天飞机登场之日,电影里的太空旅行将变为现实

它既可以在地球的低轨道空间上运行,又能快速进入大气层飞行的航天器,返回时又像普通飞机一样水平着陆。而且可以像卫星一样可以在太空中长时间飞行。X-37B空天飞机先前完成了4次飞行任务后,这一次又要上天了。今年5月(2020年),阿特拉斯-5型运载火箭携带着美军的X-37B空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点火升空,进入地球的低轨道空间执行神秘任务。至于要去干啥,我们很难揣测了。除非我们也能在太空和地球近之间来去自如,就可以去一探究竟。

那么啥是空天飞机呢?

是一种集成涡轮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多种动力形式的组合动力飞行器。其中,前两者是吸收大气层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帮助燃烧剂而工作,较节约成本,乃属航空发动机。组合动力和传统的火箭动力比较而言,是一种新型动力。

具体来讲以下空天飞机的发动机工作流程:

空天飞机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进行起飞、爬升和加速。当其速度达到约3倍声速时,涡轮喷气发动机关机,随即启动冲压发动机工作,继续在大气层中加速飞行。当其速度达到约15倍声速并需要变轨时,冲压发动机关机,接着启动火箭发动机工作并冲出大气层,在太空以25倍声速进入近地轨道飞行。待其完成航天飞行任务后再入大气层需要变轨时,再次启动冲压发动机工作并进行减速飞行。当其速度降到约3倍声速时,冲压发动机关机,再次启动涡轮喷气发动机工作,并向目标机场滑翔降落。由于空天飞机使用两种吸空气式发动机,因而更为经济,可使发射成本降到曾使用的航天飞机的十分之一。

中国启动“腾云工程”计划,向天空之旅进发!

“腾云工程”计划在2020年完成组合发动机模式转换技术验证飞行试验;2025年完成关键技术攻关;2030年左右实现应用目的,即空天飞机达到亚轨道应用和入轨应用。

此次计划由航天科工集团负责研制。不同于美国的空的天飞机,该项目采用两级入轨方案,也就是利用飞翼运输机背负小型航天飞机,飞翼运输机在起飞阶段采用涡喷发动机点火起飞,当加速至3马赫后,冲压发动机启动,将时速进一步提升至6马赫。此后,火箭发动机点火,飞行器速度突破9马赫,与此同时,空天飞机与运输机分离,其自身液体发动机点火,将飞行器送进地球轨道。在空天飞机完成入轨后,运载飞机将依靠自身剩余燃料返回发射场;空天飞机完成任务后,减速回到大气层,实现回收后可再次利用。

空天飞机登场之日,电影里的太空旅行将变为现实

有人说,这不是美国人不用的航天飞机吗?我们还拿来学!这是不对的,区别很大!首先,我们的空天飞机采用了多种动力组合,从而降低技术难度。

另外,两级飞行器也是降低技术难度。抛弃了航天飞机的固推火箭和上面级火箭基发动机飞行器的设计方式,采用两级入轨方案。

期待我们的空天飞机早日亮相,让美国人大大方方的看,别偷偷摸摸的拍摄,背后评头品足。

总结

随着可回收技术的突破,我们离太空旅行又走进了一步。技术难关的突破只是时间的问题,我们不会永远被技术封锁卡住脖子。当我们自己的空天飞机真正问世后,我们能否去看看广寒宫里的嫦娥和玉兔呢?拭目以待!

#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美称中国新航天器类似X37B#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空天飞机   马赫   太空   航天器   助推器   大气层   飞行器   美国   中国   轨道   发动机   航天飞机   火箭   地球   现实   旅行   电影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