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30亿"镜子发电站",就在敦煌

大家都听过火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和核电站等,其中火力发电是我国电力的主要来源,占比80%,同时污染也很大,水力和风力发电是目前没有什么污染的电力来源,但限制性比较大。而现在我们国家又有了一项新的发电项目——“镜子发电”。耗资30亿"镜子发电站",就在敦煌。

耗资30亿


“镜子发电”简单点理解就是通过镜子来反射太阳光进容器里,用光能转化为电能。这座“镜子发电站”就位于地广人稀的西北敦煌大戈壁,术语叫光热发电站,是投资30亿建设而成的项目,与现在常用的光伏发电截然不同,大家不要混淆了。

耗资30亿

敦煌用12000面镜子,打造一座光热发电站,耗资30亿。“镜子发电站”是在茫茫的戈壁滩上用12000面定日镜和储热塔,发电塔组成的。这12000面定日镜是用来将太阳光聚焦在一起,然后再把产生的太阳热能收集在储热塔里。聚焦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我们文中的定日镜,还有一种就是“线聚焦”,可以把这12000面镜子理解成一个大型的“锅炉”,但是这个“锅炉”不用烧炭产生热能,而是靠收集太阳光能产生热量。

耗资30亿

定日镜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它就收集不到太阳光能,定日镜收集光能的原理是将太阳光进行反射到储热塔中,储热塔上方有固定的光学装置。它分布在直径为3000米的区域,每面镜子都可以精确地把光能反射到储热塔上的光学装置上。

耗资30亿

它可不是普普通通的镜子,首先在戈壁滩中面对各种恶劣环境,风吹日晒都是家常便饭。而且还要做到随时跟踪太阳的位置,为此每面镜子上都安装了减速机,和双轴跟踪设备。减速机技术曾经是国外垄断的技术,后来我们国家能够自产后就变成我国垄断了,这种设备普遍应用在机械设备上,主要可以实现齿轮和蜗杆减速。双轴跟踪在太阳能面板上应用的也非常多,可以向两个方向转动,根据太阳的移动的轨迹改变方位。

耗资30亿

产生的热能要转化成电能,就要说到一个新概念“熔盐储热”,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正常物理变化的一个过程。熔盐就是我们熟知的盐融化后形成的物体,在光热发电里就是传输热能的介子,同时熔盐本身也可以储热。当定日镜收集了足够的太阳光能产生大量的热能,而这些热能已经过剩,就是超出了产生电能的量时,这些过剩的热能就是转移到储热塔里,这个储热塔内部就是熔盐组成的。

耗资30亿

储存在熔盐里的热能在没有太阳的天气里,会再利用熔盐泵把吸收了高温熔盐里的热能传输到低温的熔盐罐里,再通过换热器把热量传输进发电塔里用来发电。熔盐本身成本极低,但是储热能力却非常高,而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非常不稳定,已经几乎被抛弃了,除了水力发电现在只有光热发电,但是成本过高,如果不考虑成本的话光热电能可以完全代替火力发电,希望在未来光热发电能成为主流发电方式。

耗资30亿

位于敦煌的光热发电站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也是存储热能最多的发电项目,现在已经可以做到每天24小时持续发电。另外,敦煌每年炎热的太阳日照时间有3000小时,所以太阳热能非常充足,原本的储热系统并不能在这种环境下长期工作,现在换成熔盐储热后,不仅储存热能大大提高,同时在恶劣环境下的性能更加稳定,不过这种发电方式极占土地也只有我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可以用,像日本只能看看了。

耗资30亿

不仅熔盐是经过反复论证才利用的材料,连储存罐也是是经过长时间论证后重新研发出来的新技术。在此前全球都是用的单壁罐,这种罐子在长期高温下的工作状态及其不稳定,更加无法长期在接近600度高温下工作。经过我国科研人员反复研究下,终于研发出来一套双壁夹套结构的储存罐,这种新型储存罐不仅价格相比单壁罐并没有高出很多,而且高温工作性能提高,自身寿命也提高很多,这样一来运行成本就降低了很多。

耗资30亿

目前身处茫茫戈壁中的光热发电塔,每年夏天24小时工作的情况下可以产生180万千瓦时的电量,如果每面定日镜满负荷工作的话,每天可以产生超过4亿度电量,每天能有超过200万的收益,意味着我国也成功实现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可以利用光热发电的国家,同样标志着我国新能源发展进入一个里程碑的阶段。

耗资30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敦煌   发电站   定日   镜子   光热   戈壁滩   光能   火力发电   太阳光   电能   热能   成本   太阳   我国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