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太阳死亡后的样子!

大概和下面这些死亡后的恒星没多大不同的样子,将是我们太阳的最终命运。

这就是太阳死亡后的样子!

“上帝之眼”,螺旋星云,散发的光线从一侧至另一侧需两年半时间。由哈勃望远镜拍摄

没有什么是可以永生的,即使是天上所有的恒星。我们的太阳,像所有真正的恒星一样,依靠其核心的核聚变反应健壮地成长。

这就是太阳死亡后的样子!

一颗恒星,从核聚变开始,到临末抛射其外层物质,然后收缩后,便到达其生命的尽头。

在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下,恒星把氢元素聚变为氦元素,之后将进一步升温,将氦元素聚变为碳元素。

这就是太阳死亡后的样子!

类太阳的恒星死亡后,外层气态物质被抛射后色彩斑斓地弥散在太空里。

像大多数恒星一样,太阳最后决不会热到形成超新星爆发。当耗尽燃料后,太阳将转变为白矮星,抛射掉外层物质,形成行星状星云。

这就是太阳死亡后的样子!

编号NGC 6369的星云,蓝绿色的环状位置,意味着高能紫外线已经从那团气体中剥离了氧原子的电子。

这样的宇宙循环会将氢元素和元素周期表内更重的元素都送回到星际介质中去。

这就是太阳死亡后的样子!

编号M2-9行星状星云,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

达到太阳质量8倍的恒星将面临这样的命运,其行星状星云最终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

这就是太阳死亡后的样子!

四种不同样子的行星状星云——编号分别为He 2-47,NGC 5315,IC 4593,NGC 5

单一个体的恒星可能会球状地抛射掉他们的外层物质,大约占行星状星云的20%。

这就是太阳死亡后的样子!

这是八字星云(像阿拉伯数字8,这个有奇特美丽行星状星云的恒星, 并不是星云中心的那颗亮星, 而是它旁边较暗的那颗),编号NGC3132,其构成形状目前没有很好的解释。照片里不同的颜色意味着区域温度的不同。

双星系统的恒星死亡后可能会产生螺旋状或其他不对称形状的星云。

这就是太阳死亡后的样子!

复杂的、有分层的、不匀称的像猫眼一样的行星状星云,预示着这是个双星系统。

通常来说,双极星云可能产生于高速自转的恒星。它有着独特的波瓣形成轴对称的星云。

这就是太阳死亡后的样子!

氮、氢和氧元素在上面的行星状星云中已突出的显示出来了。这种星云因其独特的形状被称为沙漏星云。

这些自然现象最壮观的照片都来自哈勃望远镜,不同的物质元素、温度或光谱特性以不同的颜色显示区分。

这就是太阳死亡后的样子!

蚂蚁星云,同时也以Menzel 3的称谓所熟知。图片来源:NASA

星云一般包含了除行星和彗星外的几乎所有延展型天体。它们的主要成份是氢,其次是氦,此外还含有一定比例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这就是太阳死亡后的样子!

蝴蝶星云,也许是宇宙中最美丽的星云。编号NGC 6302。

星云的密度十分稀薄。理论推算,星云密度超过一定限度,便在引力作用下收缩,体积变小,逐渐聚集成团。一般认为恒星就是星云在运动过程中,引力作用下,收缩、聚集、演化而成的。恒星形成后,又可能会大量抛射物质到星际空间,成为星云的部分原材料。所以,恒星与星云在某些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恒星有自己的生命史,它们经由诞生、成长、衰老,最终走向死亡。它们大小不同,色彩各异,演化的历程也不尽相同。恒星与生命的联系不仅仅表现在恒星提供了光和热,实际上构成行星和生命物质的重原子,就是在很多恒星生命结束时伴随的爆发过程创造喷射出来的。

这就是太阳死亡后的样子!

“创世之柱”,鹰状星云,迄今发现的最上镜且最引人注目的太空结构。

在70亿年后,和宇宙中四分之一的其他恒星一样,我们的太阳便完成某种意义上宇宙赋予其的使命,也会带着一片美丽的星云而死去。

不知未来的人类,倘若已实现了星际旅行,当经过太阳残骸的时候,是否会想到她曾温暖和照耀过的那些生命和世界, 以及她年轻时的样子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双星   太阳   聚变   可能会   外层   星云   恒星   行星   望远镜   星际   宇宙   元素   物质   样子   编号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