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扬中国的“洋UP主”大火,是好事吗?

赞扬中国的“洋UP主”大火,是好事吗?

近些年,社会群体的兴趣喜好在网络上体现得更加明显。通过人们在网络上对于文章和视频的阅读量和点击量,平台就可以根据数据了解用户的喜好偏向进行推送。现在各大平台上一些生活在中国的洋UP主在国内大火,这些洋UP主通过发布和我国新时代面貌、社会生活等相关的视频内容而受到网友们的喜爱。

赞扬中国的“洋UP主”大火,是好事吗?

因为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成为了很多外国人在国内生活的一种“盈利”方式,所以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些这种现象和其背后体现了什么。

根据新加坡媒体近几日其中一篇报道,在中国的娱乐圈出现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外国网红”。外国人在国内出道,这几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大多都是父代或祖父那一代改变国籍加入其他国家这一种。本质上来说,这些人还有浓浓的中国味道。但是亚历山德罗·马丁尼不一样,作为正宗的意大利人,他来到国内的本来目的是为了学业,结果怀着对我国文化的热爱,他很巧合地进入了网红圈。

赞扬中国的“洋UP主”大火,是好事吗?

和别人不一样,他的走红方式独树一帜,通过其外国人的视角优势,讲述关于中外文化差异。因为独特的口音和幽默的说法方式,亚历山德罗·马丁尼吸引了大量的粉丝,他发布的视频也获得很多的点击量。目前其在某站上的视频账号粉丝已经来到了13.6万。

赞扬中国的“洋UP主”大火,是好事吗?

和他一样在国内通过发布类似视频赚取流量的外国人不在少数。他们大部分都是出于热爱,自发在网上地发布一些在中国的生活经历和感想,其中包括中国的面貌变化:高楼大厦的矗立、特殊的文化地标;广袤大地的山水风景:高山平原、大江大河;还有充满魅力的文化气息:地方美食、语言文字等等比比皆是。

赞扬中国的“洋UP主”大火,是好事吗?

那么这些UP主通过“赞扬”中国大火是个好事吗?网友们通过观看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认同感。我们心里深处那一点民族自豪感也得到了满足。如果这些外国人是真心喜欢中国,热爱中国文化,那么他的所作所为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他们打从心底里就不认同,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赚流量钱,我们也不能再给他们这个机会,一旦发现必将严惩。

赞扬中国的“洋UP主”大火,是好事吗?

说完了现象,我们谈一谈这种现象背后的体现。最直白的体现就是网络对于文化传播的影响。这些外国人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流量的同时,也在通过这种方式将“种花家”文化传播出去。这些外国人不仅在国内发布视频,也时常在国外的社交平台分享在我国的所见所闻。所以他们也在扮演者文化传播者的身份,对于我国的文化传播有一定好处。

赞扬中国的“洋UP主”大火,是好事吗?

网络对文化的传播是非常快速的,之前火遍国外的李子柒,有1410万的YouTube订阅量,粉丝突破千万,视频点击量上亿。有了飞速的文化传播方式,还必须得有优秀的文化。而中华文化就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璀璨的明珠。换句话说,正是中国的美丽,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文化传播者才能够成功走红。

赞扬中国的“洋UP主”大火,是好事吗?

我们的文化就是一个永远也探测不完的宝藏。

在动画片《那年那兔那些事》中,通过了拟人的手法,借由兔子展现了我国伟大的发展之路。因为这部动画片,很多网友把自己形容成兔子,把国家比喻成种花家。一句“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表达了人们的热爱。现代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交方式。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各种网络热词层出不穷,通过年轻人对于各种热词的偏好,我们也可以得以一窥年轻人的精神生活。

赞扬中国的“洋UP主”大火,是好事吗?

种花家就是如此,可以看得出来这一批的年轻人更热爱我们的国家,为生在中华而自豪。佛教文化中有轮回转世这么一说,自佛教文化进入我国后,轮回转世也是融入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构建了全新的文化体系。“来生愿在种花家”正是这一种具有鲜明传统文化色彩的独特的“中华式爱国”。

“种花家”还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我国的美丽,五岳黄山、长江黄河,中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家,无愧于“种花家”之称。美丽的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搭上新时代的网络快车,造就了一个个大火的UP主们。

赞扬中国的“洋UP主”大火,是好事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大火   中国   马丁   传播者   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   外国人   流量   好事   粉丝   现象   方式   我国   文化   视频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