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博“读城”,戴尔“铺路”,用科技点亮设计之美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人因为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艺术形象都会有不同的解读。

对于北京这座既古老而又富有现代科技气息的城市,如今已经很难用只言片语来总结它的历史,更无法用眼睛去测量它的全貌。窥一斑而知全貌,北京首都博物馆作为历史研究、公共教育以及文化交流的综合性博物馆,即保存一座城市的历史信息,又体现出现代科技的设计之美。

首博“读城”,戴尔“铺路”,用科技点亮设计之美

4月26日,“承古拓新·创意中轴”首博“读城”展——中轴线主题设计作品征集启动仪式在首都博物馆举办。本次赛事由北京首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都博物馆和支持单位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希望通过设计作品征集活动将中轴线文化遗产数字化、年轻化,以科技助力文化创新。

首博搭台,设计师唱戏:戴尔科技做文化传承的铺路人

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记忆、意识形态的传承,塑造着国民的精神气质与价值观念。而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文化有着极强的渗透性,能够以无形的意识和观念,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首博“读城”,戴尔“铺路”,用科技点亮设计之美

而首博作为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承载了保护和传播北京地区历史文化的重任,是新北京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自2019年12月首博推出“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展览以来,该展览以观众的视角展开创作,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并通过定制化的互动性社教活动,实现了开放创新、多元融合、集万千智慧于一展。

首博“读城”,戴尔“铺路”,用科技点亮设计之美

这一届以《探秘北京中轴线》为主题与戴尔合作,共同为青年设计师搭建中轴线主题设计作品征集平台。在以往的“读城”展中,没有与科技企业合作的先例,而这次选择了与科技企业合作,在首都博物馆读城展发起人杨丹丹看来,之所以会选择与戴尔科技合作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戴尔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也是一家负有企业责任感的企业。

其次,首博看到了戴尔在全球文体教育产业的成绩和突破,相信他们在这方面的经验和对行业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戴尔的品牌口碑很好,希望和戴尔共同为设计师搭建这样一个施展创意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人设计师参与创新文化表达,同时也希望和戴尔有更深入的合作。

戴尔扎根中国20多年,一直与中国社会发展脉搏紧密相连用科技赋能文化创新发展, “在中国,为中国” 的战略是戴尔重要支柱。戴尔一直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帮助中华瑰宝在文化创新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在未来继续发光。

首博“读城”,戴尔“铺路”,用科技点亮设计之美

戴尔全球副总裁石峰

“文化是我国的软实力,北京中轴线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我们相信通过数字化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这个时代是非常重要的。” 戴尔全球副总裁石峰表示,借“探秘中轴线”主题读城展览与首都博物馆跨界合作,是因为文化遗产承载着灿烂文明。保护、传承它们戴尔也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事实上,首博“读城”展从创立开始也是在不断的总结经验、慢慢发展的一个过程,而这次与科技企业合作,也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向社会传达了一个积极的讯息:通过文化单位搭台;设计者发挥创意才智;企业推动科技文化创新。让更多像戴尔这样的企业和组织,参与到历史文化传承的活动当中去。

以“π”为点,中轴为线: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创意无限潜力

中轴线“申遗”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最高工作目标,目前北京中轴线申遗已确定了天安门、永定门、先农坛等14处遗产点,申遗已进入冲刺阶段。作为首博这一广受好评展览的延续,这次“读城”展邀请了建筑、工业、平面、影视美术、视觉、文创等创意类人才参与,通过更多元、更具创新的形式,以无限的创意灵感,推动文化传承,引导公众从多方面解读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涵,让国内外人们从更多维的视角了解中国。

首博“读城”,戴尔“铺路”,用科技点亮设计之美

戴尔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商用客户端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桃乐珊

戴尔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商用客户端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桃乐珊表示,本次的中轴线作品征集活动,我们希望通过戴尔在创意设计人群中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专业人才,以创意设计助力中轴线文化传承发展;和首博一起为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在《首都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征集方案集》一书的中标评语中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师认为博物馆是联系历史、现代和未来的场所,并以此为设计理念来构思方案。事实上,首博“中轴线”主题展也已经举办了三年,活动以《探秘北京中轴线》为主题,展现了北京中轴线的恒久神韵。作为这一展览的延续,此次与戴尔合作,借助创意π系列产品广泛的设计师用户基础,共同为青年设计师搭建中轴线主题设计作品征集平台,希望帮助他们通过科技的加持尽情展示才华与创意,让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绽放魅力、生生不息。


首博“读城”,戴尔“铺路”,用科技点亮设计之美

的确,设计是把一种创意、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一个活动过程,设计师们在创意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而针对创作者丰富多样的创作形式,π系列PC拥有笔记本、台式机、工作站等不同类型的创意工具。能满足平面设计、影视动画、工业建筑等不同行业细分的创意需求。

首博“读城”,戴尔“铺路”,用科技点亮设计之美

据了解,戴尔创意π系列PC,专为设计师用户打造,关注设计师每一次思考和每一次发现,全面助力设计师用户提升创作效率,扩展创意边界,帮助设计师们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创意潜力。

同样,灵感也总是在那么一瞬间出现,具有非逻辑性、创造性、不自觉性、和非语言性的特征。所以,灵感在艺术设计创意的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瞬间领悟”就是灵感的迸发,但灵感 “上脑“时,如何尽快把创意设计留住,并快速的呈现?

π代表: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穷无尽没有重复,就像创意者头脑中的灵感,坚持新鲜不断、拒绝重复雷同。桃乐姗表示,中轴线正是中国古代设计的典范和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戴尔携创意π系列PC协助首博,鼓励更多青年设计师通过创意作品传承文化精髓,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过去几年,戴尔在文化创意设计行业有着很深的渊源,为《盗梦空间》、《蜘蛛侠》、《星际穿越》等多部热门奥斯卡大片提供幕后动能,上千台戴尔Precision工作站承揽了影片全部的后期特效工作,是很多创意者工作台上的常备设备。

在杨丹丹看来,戴尔推出的创意π 系列PC,是专门创意设计人群打造,并不断在创意行业中引领设计师们通过手中的PC创造新作品。这也是首博与戴尔合作的重要原因,希望与设计师PC品牌一起借助科技+文化的跨界效应和思想碰撞,赋予历史遗迹更丰富的表达,让大众近距离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了解北京进 “首博”,科技创新看戴尔

首都博物馆采用中国古代建筑常用的木材、灰砖表达具有中国历史的含义;用玻璃幕墙和巨大的钢屋盖表示现代,从而体现博物馆是历史和现代的交融。事实上,戴尔扎根中国20多年,戴尔科技一直与中国社会发展脉搏紧密相连,积极促进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

首博“读城”,戴尔“铺路”,用科技点亮设计之美

自2015年Michael Dell在上海宣布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以来,始终坚持“在中国,为中国”的理念。目前跟国家的各大机构及相关主管机构合作,从教育、 环保、扶贫等各方面助力中国社会的发展, 用科技推动创新,用科技改变生活。

例如在教育方面:戴尔已在全国成立了396个学习中心,捐赠了1.9亿元人民币物资和现金,有超过40万名中小学生从中获益。参与几十所大学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与教育部国际司合作,共建10个创客联合实验室。

事实上,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全球领导者,戴尔已经服务了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拥有丰富的经验,与首博的合作,可以看做是戴尔助力文博产业加快进入数字化转型的一次战略部署。未来,戴尔将进一步推动国内文化创新和数字化,始终践行“在中国,为中国”的愿景,向世界推广中华文化遗产,绽放科技之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戴尔   科技   创意   助力   北京   文化遗产   中国   灵感   博物馆   首都   创意设计   设计师   文化   历史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