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

杨春

再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那深邃、犀利的眼神浮现眼前,仿佛上帝之眼,俯瞰着这个苍茫大地,仿佛看穿看破了世界,而他就在我们身边,冷眼旁观着这个人世间,却又热烈地投入其中爱着,思索着,探究着,拷问着……

第一次认识米兰昆德拉,是因为一部儿子推荐的电影《布拉格之恋》,电影是由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改编而成,据说电影首映时米兰昆德拉受邀参加,但在他看完电影之后愤怒离场,并宣布从此他的作品再不改编成电影。让他愤怒的是编剧对他原作的不尊重。编剧将他对战争、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生;对灵魂、对人性的深邃拷问,简化成了爱恨情仇的多角恋情故事。这样肤浅的诠释他的作品让他愤怒,他在作品中对国家民族的自尊与爱、忠诚与背叛、强大与弱小、顺从与抗争的深刻剖析,他不容许别人如此忽视他深邃的哲思,所以他愤然离场。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

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的四个主人公,托马斯代表的是自由与强大;特雷莎代表的是爱与弱小;弗兰茨代表的是忠诚与软弱;萨比娜代表的是背叛与美。他们代表的是波西米亚民族不同的特点,在面对苏俄入侵捷克斯诺伐克时,四个主人公因各自不同的性格选择了不一样的方式面对。小说表面上是讲四个主人公的爱情纠葛,实则要表达的是在国家被侵略民族自尊被践踏的背景下,个人何能安好?在被欺凌被侮辱的情况下,是选择抗争,让身体受苦?还是选择沉默,让身体舒服?国家民族的命运是沉重的,不是个体所能承受的。在国家层面,个体是弱小的,但是国家不是千千万万个个体组成的吗?每个个体的承受与抗争,身体与灵魂,生活与生命不就是整个国家民族的写照吗?

此时米兰昆德拉深邃而犀利的眼神再次射过来:“我说的何止于此?”,他仿佛在大声的斥问。是的是的,在国破家亡的时候,在机枪坦克下说什么爱情,我们来说说生活与生命。

生命的延续来源于家庭,家庭塑造了一个个不一样的生命,特蕾莎的母亲因为错误的选择了一段婚姻而让自己坠入五里深渊。由一个拥有众多追求者的美女变成一个懒散粗鄙的女人,特雷莎从小在酒醉与打骂中长大,早早的便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任,但她喜欢读书,渴望改变。弗兰茨生长在一个拥有伟大母亲的家庭,他的母亲非常的强势,所以从小培养起他对母亲,对女性的忠诚。萨比娜呢?生活在一个有着严厉父亲的家庭,所以她选择背叛。用背叛的方式来与父亲对抗,为了与父亲对抗,她在十几岁时就怀孕回家,以至于气死了父亲,她背叛的性格却深深地植入她的身体,带着她祖父遗留下来的礼帽做爱就是她背叛的一个佐证。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孰为轻?孰为重?作者通过四个主人公不同的性格、家庭背景、个人信念诠释了轻与重。在当权者面前,个人是轻的;在入侵者面前,生命是轻的;在两性关系里,爱情是轻的;在身体面前,灵魂是轻的;在各种关系中,情感是轻的。重的,往往是显性的,如国家、房子、汽车、婚姻……

轻的,往往是隐性的,比如灵魂、情感、美……

在四个主人公中托马斯和特雷沙在米兰昆德拉笔下着墨最多。在工作中,托马斯是个出色的外科医生,在生活中他是大众情人,在爱情里他扮演的也是强者,因为他拥有自由,相比之下,特雷莎却很弱小的,她只是个小酒馆的女招待,她全身心的爱着托马斯,因为爱而弱小,因弱小而嫉妒,而恨。但她却用弱小捍卫着尊严。在爱的痛苦与折磨里,她选择尊严,在俄国入侵时的火力四射的危险中,她选择勇敢的去拍摄侵略者的恶行,强大与弱小在她身体里游走。托马斯是自由的、强大的,也是顺从的。他常让身体一次次出轨,但灵魂却忠于爱情,自由的听从内心的呼唤。在自己处于窘境中,却能为他人着想,保全他人独自去面对。但他又是顺从的,顺从命运的安排。工作的变化,他不认为有高下之分;与儿子的关系,他顺从情感的声音,不去勉强自己与儿子尴尬的相处。

特丽莎是弱小的,但却是有尊严的。卑微的出身,卑微的职业让其弱小,对托马斯执着的爱让她弱小,她虽然弱小,骨子里却流淌着坚毅的民族气血,在她真正的爱情里,她用痛苦、嫉妒坚守着,捍卫着。

萨比娜是美的代名词,同时也是背叛的化身。生活里如果没有美,一切将黯然无光。美,滋养着我们的灵魂;美,洒脱不羁;美,是挣脱了一切束缚的存在。美在侵略者的恶行下无处栖身,因此萨比娜逃离布拉格,到了日内瓦、美国,但她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她的祖国,她的爱人。她的爱是轻盈的,只是爱本身,而非占有。她背叛着一切心灵的杂音,不计后果,哪怕是父亲的愤然离世,哪怕是那个深爱她条件不错的弗兰茨。心灵的坚守让她独在异乡漂泊。

弗兰茨是一个忠诚而没有自我的人,母亲的强势使他从小便迷失了自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是盲目地忠诚,隐藏在他强壮身体下的是虚弱与媚俗,而虚弱与媚俗正是美的对立面,因此他与萨比娜的爱情不会有结果。因爱情受挫,他选择去支援缅甸,在去的路途中,他爱上了戴眼镜的女大学生,临死的愿望是见一面戴眼镜的女大学生。他如此之快的忘记了来时的初衷——他自认为的神圣而伟大的爱情。他是不爱萨比娜吗?他是不爱他自己。

什么都能忘却,唯独不能忘却的是“自我”,这不能忘却的便是枷锁,枷锁便是沉重的源头。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

小说里的四个主人公各自的言行都没有对错高下之分,他们在不同的家庭里成长起来,家庭给了他们不一样的性格,塑造了不一样的人生,是宿命吗?是,又或不是。人性光辉里的善良、纯洁、美好,同时也笼罩在丑恶、复杂、肮脏里。物质与精神、美与丑、爱与恨、羡慕与嫉妒,他们不过是背靠背的孪生兄妹,一转身便见面了,握手言和才是明智之举。

人,生而自由,却在俗世中找寻认同,找寻另一半,找寻自我……在找寻中失去了自由。

人,生而孤独,却拼命将自己与荣誉、财富、爱情、友谊……捆绑在起,失去了自己本来的面目。

爱是连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世间万物的纽带,世间因爱而熠熠生辉,什么战争、仇恨,在上帝那里不过是压力的一种疏解,能量的一种释放。受益与伤害,爱与恨,得与失,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只是常态。一切上帝或许早已有安排,但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等待,因为在上帝那里,几十年不过一瞬,但对于我们个人,几十年便是一生啊!丰富与平淡,孰好,孰坏?真爱与假意,孰轻,孰重?对也好,错也罢,一样前行,一样变老。

一生不过白骥过隙,灵魂是来体验和感受的,皮囊只为了生存。灵魂栖居在皮囊里,皮囊栖居在凡尘俗世中……

2020.12.1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托马斯   生命   米兰   顺从   弱小   主人公   忠诚   灵魂   父亲   身体   民族   家庭   自由   国家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