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大骂胡适,一句话说中要害,一定要给大家推这电视剧

如果按照目前的质量继续下去,可能会成为再一国产神剧。


整部剧明线讲的是新文化运动,暗线讲的是中国人的觉醒。非常难得的是这部剧没有再单纯地把新文化和旧文化对立起来,而是真正去提现什么叫路线不同。


中国当时病得厉害,无论是脑袋后面挂着辫子的辜鸿铭,还是那个跟陈独秀不对付的刘叔同,他们也都在为中国找出药方。


其中关于陈独秀一句让老蒋印象深刻,《觉醒年代》剧中陈独秀愤怒地说:“中国之所以这么窝囊,就因为郭心刚太少,胡适之太多”。


陈独秀大骂胡适,一句话说中要害,一定要给大家推这电视剧

陈独秀大骂胡适,一句话说中要害,一定要给大家推这电视剧

陈独秀大骂胡适,一句话说中要害,一定要给大家推这电视剧


胡适这个名字大家熟的不能再熟了,现在崇拜胡适的人也很多,但在当年那个时代,胡适的口碑可不好听!


《新青年》时代,鲁迅、胡适、陈独秀都是同事,鲁迅对这两位都有评价:

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

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

(——《忆刘半农》)

陈独秀大骂胡适,一句话说中要害,一定要给大家推这电视剧


鲁迅先生后来在《出卖灵魂的秘诀》一文中骂得更狠:

胡适博士不愧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但是,从中国小百姓方面说来,这却是出卖灵魂的唯一秘诀。中国小百姓实在“愚昧”,原不懂得自己的“民族性”,所以他们一向会仇恨,如果日本陛下大发慈悲,居然采用胡博士的条陈,那么,所谓“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中国固有文化,

陈独秀大骂胡适,一句话说中要害,一定要给大家推这电视剧


1932年“一·二八”抗战之后,周佛海在南京西流湾8号建造了一幢花园洋房,特在花坊下造了一个大地下室。


1937年全面抗战后,顾祝同、朱绍良、梅思平、陶希圣、罗君强、胡适、陈布雷、陈立夫、张君劢等人,常来此躲避空袭。他们常常讨论时局,都对中日战争前景持“战必大败”的悲观情绪。


于是胡适为这里的这个非正式的组织起了个名字“低调俱乐部”,以表示其成员们对当时盛行的“歇斯底里的风气”(指当时国民党主战派及民众的抗战热情)的不满。


陈独秀大骂胡适,一句话说中要害,一定要给大家推这电视剧


那时候但凡有点良知、有点能力的人,心里想的只有四个字“救亡图存”。


然而胡适之在这个时候,却要中国人不要激动、不要斗争、不要革命,安安心心躲在书斋中坐而论道;


难道他以为中国的年轻人都是关心政治,躲在象牙塔、故纸堆里学他胡适之先生打牌、吹牛、和女学生谈笑、做些半拉子得“学术”?


在国家危难之际,他去美国买了一堆博士头衔,整日做乐,“五四运动”胡适之跑了,和他老师讲学去了;抗战时,很多著名的学者——胡适之的同僚——跟随大撤退到昆明继续上课,为国家民族做贡献,胡适被蒋介石派到美国去争取美国援助,结果胡博士正经事情不干,跑到美国游手好闲,跑去美国四年获得二十七个荣誉博士,这对于一个处在危难中的国家有什么益处?”每逢民族危难,家国存亡之际,胡适之都是马上跑。


陈独秀大骂胡适,一句话说中要害,一定要给大家推这电视剧


这样的做法,连蒋介石都受不了了,在1942年10月13日记中写道:

胡适乃今日文士名流之典型,而其患得患失之结果,不惜借外国之势力,以自固其地位,甚至损害国家威信而亦在所不惜。彼使美四年,除为其个人谋得名誉博士十余位以外,对于国家与战事毫无贡献。甚至不肯说话,恐其获罪于美国。……文人名流之为国乃如此而已!”


蒋称他为最无品格之文化买办,狐仙,蟊贼。原话:“胡适乃今日文士名流之典型,而其患得患失之结果,不惜借外国之势力,以自固其地位,甚至损害国家威信而亦在所不惜。”


他同蒋介石一同逃往台湾后,更是作为蒋的走狗,吹捧台湾是多么民主,蒋对他也是厌恶的不得了

“胡适来此游览,招待及听取其报告,约谈十五分时,乃寝。不料寝后竟未能安睡,直至今晨二时,服药后亦不奏效,苦痛极矣。此乃为胡之言行或为美国近情所致乎?”(蒋介石日记,1952年12月12日)
  “十时,胡适之来谈,先谈台湾政治与议会感想,彼对民主自由高调,又言我国必须与民主国家制度一致,方能并肩作战,感情融洽,以国家生命全在于自由阵线之中。余特斥之。彼不想第二次大战民主阵线胜利,而我在民主阵线中牺牲最大,但最后仍要被卖亡国矣。此等书生之思想言行,安得不为共F所侮辱残杀。彼之今日犹得在台高唱无意识之自由,不自知其最难得之幸运,而竟忘其所以然也。”(蒋介石日记,1952年12月13日,“上星期反省录”)

陈独秀大骂胡适,一句话说中要害,一定要给大家推这电视剧


能做人做到国共都这么厌恶痛骂他,也是了不起了。胡适死后,蒋更是评价他

“晚,闻胡适心脏病暴卒,在革命事业与民族复兴的建国思想言,乃除一障碍也。”


到了60年代,老蒋想起胡适,还得骂两句:“此人实为一个最无品格之文化买办,无以名之,只可名曰‘狐仙’,乃为害国家,为害民族文化之蟊贼。”


试想一下,一个人,混到连蒋介石都要骂他是“买办”了,他得买办到什么程度啊?


胡适这种人若是泛滥,必成大灾难,我们不需要胡适,我们需要的是战士,是革命者,是反帝反封的英雄,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斗士。


当下的中国,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


从深层次来讲,中国七十余年来之所以能叫日月换新天,在根本上还是一代代年轻斗士的付出。尤其是疫情之下“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人又有何理由不自信?


联合国上叙利亚外交官的发言再精彩绝伦,也比不过一管漏洞百出的“洗衣粉”


陈独秀大骂胡适,一句话说中要害,一定要给大家推这电视剧


陈独秀大骂胡适,一句话说中要害,一定要给大家推这电视剧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张图,他们的今日恰如我们的昨日,然而并不是所有国家所有民族都能幸运的同我们一样来到今天我们应该感谢100年前那群奋然前行的先辈,那群不甘为奴的青年;感谢100年来建设祖国的先辈,一代吃了几代苦的青年


中国此刻的书桌是平静的,那是因为曾经的学子甘愿放下了手中的笔,100年前的他们已经觉醒了,在100年后,他们还在努力唤醒我们。


当今世界国外年轻人生存压力相对小,过得比较“悠闲”。多年以来,美国文化都在宣扬“领导力”、“表达力”,和“体育运动”,却唯独忽视了对“科技力”的推崇。


2009年,美国大学生的人数比1985年增加了超过50%,但是在“数学”和“统计学”专业,毕业生却只有15496名,只比1985年多了区区400多人!


皮尤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美国人表示,美国年轻人之所以不愿意从事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的学习,是因为这些学科“太难了”。


美国是个富裕了几百年的国家,这里的很多孩子,从小就不知道“贫穷”是什么滋味,养尊处优,就容易“害怕奋斗”,他们也就没有意愿,去从事那些尽管收入很高,但同时门槛也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钻研的学科。


美国全国制造业协会报告称:“到2025年,美国各行各业将有350万个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职位亟待填补,但其中会有200万个职位,由于缺乏高技能候选人而空缺”。


一方面,美国本土STEM人才短缺,然而这里又是高科技公司云集的地方,也因此有着对STEM人才最热切的需求;


另一方面,尽管美国人在STEM学科上表现平平,但美国的大学又依然拥有世界上最好的STEM课程……

两个需求端的“大坑”由谁来填?答案是:外国人。


时至今日,美国仍是国际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2017年,全球460万名留学生中,约有110万名选择了美国。


名校STEM专业中的外国留学生,比例同样令人震惊:

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一半以上的学生(53%)是外国学生;

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外国学生占43%,电气工程专业中,外国学生超过了一半(55%);

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里,有60%的学生是国际生;在电气工程专业,这个数字是70%;

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有81%是外国公民;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外国公民占77%;

普渡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中的留学生占到了76%

……

与此同时,美国永久居民和公民,却很少进入大学的STEM专业就读——

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中,本土美国人占比不超过19%;在电气工程专业中,占比则不超过12%。


华人移民圈里就有个笑话:


“第一代移民当码农多赚钱,就是为了给第二代移民支付昂贵的法学院、医学院学费,毕业以后当医生当律师;


第二代移民当医生当律师赚很多钱,就是为了让第三代移民衣食无忧,和美国孩子一样自由选择兴趣爱好,学文学学艺术。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但这个竞争的世界其实从未改变,竞争还是那个竞争,中国年轻人吃苦耐劳的品质不能丢,不能在游戏、娱乐中荒废了自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胡适   文士   买办   阵线   美国   要害   蒋介石   中国   计算机科学   移民   民主   外国   电视剧   国家   文化   学生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