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台湾经常会以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上热搜。

比方说大陆吃不起榨菜,买不起茶叶蛋,用不起电脑…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这不,最近又出新事儿了,不过不再是奇葩言论,而是一艘刚下水就翻了的台湾渔船。

3月27日上午11时,一艘名为“胜帆188号“的远洋渔船在下水时发生了意外,这艘船顺着轨道入水,刚脱离滑道就发生了倾斜,斜着漂在了水面上。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随后,来了四艘拖船将其扶正,重新拉回到了船台上,这等于刚刚出厂就返厂了…

庆幸的是,这次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经检查船体也没有破洞、整个处置过程中也没有造成航道堵塞(听着是不是很耳熟?)。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3月23日,台湾长荣海运集装箱船

“长赐”号23日在苏伊士运河转弯时

不慎搁浅,造成河道双向大阻塞。

但虽如此,再次出航的时间也无法确定,损失也很难估计。

所以现在最尴尬的,就是建造这艘渔船的三阳造船公司了。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要说三阳,可是一家有67年历史的老民企了,厂区规模在高雄也是最大的,有10个船台,而且最大能建造5000吨的船舶,还有超过800艘的累计建造数,但一直比较低调。

不过这次事故一发生,真实想低调也低调不了了…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三阳船厂的服务宗旨

现在看起来颇有讽刺意味

而对于这次事故,大家最关心的肯定也是会何发生倾斜了,我们就来说说。

船厂的解释是,是因为“上面的东西都摆在了一边”…至于这“东西”是啥没说。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还说这是小事情…难不成下水倾斜是常事儿?

这种解释,也足够证明船厂工作人员的水平了…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倾斜在水面上的“胜帆188号“

那么,还是让胖兵来分析一下几种可能性吧:

首先,可能性最大的是因为下水后船的重心不稳造成的。

要保持船的重心,关键在于压舱物上,作用就是通过降低船的重心和水线高度,来保持船舶的稳定性,尤其是在空载状态时。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一艘货船增减或注满、排空压载水的

四种不同情况示意图

这种压舱物,主要用水或砂砾。现代船舶则大多用水取代了砂砾,因为水可以更方便地注入或排出压载水舱。此外,还可以用来调整水线的高度,避免空载时螺旋桨露出水面。

比如一艘30万吨的油轮,在没有运载任何货物时就会注入10万吨以上的压舱水。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一艘集装箱船满载与空载时的

吃水深度对比

下水时也一样,需要先注入一定的水量到压载水舱中,使船不易倾覆。而此次事故,初步的推测也是“压舱”不当所致。

而放眼世界各地,类似的事故也不少。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印尼一艘“下水失败”的远洋救助船

除了压舱不当外,第二个可能性,就要怀疑下船本身的设计是否有问题。

但这种可能性最小,因为如今设计建造一艘船,如果有问题,在设计阶段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或模型的试验水池来发现问题。船的操纵性,稳性、耐波性和摇摆性如何,也都可以通过这些试验得知,不可能等下水了才会发现。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船舶及海洋工程稳性计算机系统(CHYDRO)

可计算船舶在各种装载、船舱破损、外力、

风、波浪、搁浅等综合作用的表现

所以第三点怀疑的,就是下水方式了。

可以看到,“胜帆188号”采用的是沿着铺设的轨道下水的方式。从船舶下水分类上来说,这属于机械化下水的其中一种,称为纵向船排滑道机械化下水。即船舶在船排上建造,并由绞车牵引船排,再沿着轨道将船送入水中。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下滑过程中的“胜帆188号”

这种下水方式本身是平稳安全的,加上施工、技术要求低,成本低这些特点,特别适合也广泛被小型船厂采用。虽然其只适合小型船舶下水,但对于小船厂来说也正好不是问题。

要说可能有什么问题会导致这次事故,可能就是这种下水方式的水下轨道部分较短,末端深度小,所以船排将船平稳的送入水中的行程可能还不太够,导致船需要过早的靠自身漂浮,加上压舱不当,导致倾斜。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另一角度看倾斜在水面上的

“胜帆188号“

但这种推测,真的有点故意为188号洗白了。因为要论下水方式的缺点或风险,这种机械化下水的方式可远不如另一类下水方式——重力式下水。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意大利“的里亚斯特”号两栖攻击舰

的下水方式就属于重力式下水,属于涂油滑道

重力式下水分为纵向涂油滑道、纵向钢珠滑道下水、横向涂油滑道三种。方向好理解,而涂油和钢珠,指的则是滑道与承托船体的滑板之间的润滑方式。

其中,涂油滑道过去主要采用牛油,现在则使用由石蜡、硬脂酸和松香按不同比例调制而成的润滑油。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涂油滑道

钢珠滑道,则是使用高强度钢珠来做润滑剂,这些钢珠通过保距器来保持间隔,并有钢制轨板保护防止被压坏。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钢珠滑道结构图

就这两者来说,钢珠滑道要更为先进,但造价和成本更高。所以涂油滑道仍是主流,尽管其缺点确实比较明显:

首先,就是涂的油脂会对周围水域造成危险,并且还会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其次,就是涂油滑道的坡度大于钢珠滑道,所以船舶在下水尾浮时,会对首端会产生很大的压力,所以如果是装有球鼻艏或船艏声呐的船只,就必须加强球鼻艏,或等到下水后再安装。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2012年8月下水的海自“冬月”号

需在下水后再安装球鼻艏

另外,就是因为滑道坡度大,船舶在水中的冲程也较大,一般都要求下水水域的长度达到船舶总长的数倍,必要时还需要在船上设置抛锚和转向装置,来减少冲程。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因冲程太长,下水后险些撞上

对岸码头的荷兰挖泥船

相比之下,钢珠滑道就有不受天气影响,滑道坡度小,且下水过程易于计算的优点,而且虽然初始造价高,但后期每次下水的投入成本都要低于涂油滑道。

但钢珠滑道的缺点也很明显,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丢钢珠”,因为钢珠和保距器也是随船一起落入水中的,虽然在滑道末端有回收装置,但还是会丢不少。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钢珠滑道

据统计,单条船舶下水一次,钢珠和保距器的丢失率就会分别达到9%~14%和10%~15%。以一艘6.4万吨级散货船为例,平均单次下水就会丢失1520只钢珠、180只保距器,损耗达18万元~

但要说损失和风险,他们又都比不上横向涂油滑道。因为这种下水方式主要是把船“扔”进水里~说到这个,肯定已经有人想到了美军滨海战斗舰此前采用这种方式下水的场面。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2014年10月,美军“底特律”号

滨海战斗舰下水的场面

这种就是滑道不会伸入水中,而是在滑道末端在垂直的岸壁中断了,下水时船舶会连同下水架和滑板堕入水中,跌落高度为1-3米。

这种下水方式的危险之处有两点:第一是同时使用的滑道多,容易造成下水滑移的速度不一样,造成事故。第二就是跌落时船舶横摇剧烈,受力也大,容易引起舰体变形或设备损坏,所以对船舶的横向强度和稳性要求都非常高。

也就是说,这种下水方式几乎完全得依靠船舶自身的浮力和稳性来平衡全浮了。不过,这种下水方式也只适合中小型舰艇。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2011年11月

采用横向涂油滑道下水的荷兰杂货船

也幸亏“胜帆188号”没有采用这种下水方式,否则加上压舱水的问题,这样下水就真不是倾斜了,而是倾覆了…

不过,横向涂油滑道下水也并非都是这样“扔下去”,也有滑道会伸入水中的,并由滑板将船送入水中。

所以,不管是机械式还是重力式下水,都不如另一种——漂浮式下水安全。

这种下水方式也称船坞式下水,即船在船坞里建好后,再通过向船坞注水,让船舶依靠自身浮力浮起,再将其拖出。另外也包括浮船坞,原理与半潜船类似,通过浮船坞的下沉使坞内的船自浮,再开出船坞。不过船坞式下水一般只有大吨位和超大吨位船舶才采用。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我国建造的世界最大的浮船坞

“中海峨眉山”号,长410米,宽82米

具备维修20~30万吨级超大型集装箱船、油轮的能力

也就是说,“胜帆188号“采用的虽然不是最安全的船坞/浮船坞下水方式,也是第二安全的机械式下水方式了,这要还出事故,那重力式下水是不是根本就不敢尝试了?

民船要是都这样,军船怎么办,后续还有那么多“国舰国造”计划呢,难道以后都用船坞式下水么?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台湾“国舰国造”计划,更像是画饼充饥

你还别说,胖兵一看台湾近些年下水的军舰,用的还真都是船坞式下水的方式…

比如去12月下水的第一艘600吨级的“安平”级巡防舰时,就采用了最为稳妥的浮船坞式下水方式~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2020年12月11日

台湾首艘600吨级安平级巡防舰(CG-601)下水

同样是在去年12月,下水的第一艘“沱江”级导弹舰也是一样。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2020年12月15日

台湾首艘700吨级沱江级导弹舰(PGG-618)下水

甚至三十年前的“成功”级也是…

刚下水就翻,台湾连民船下水都不会?还怎么造军舰

▲1991年10月5日

“成功”级护卫舰首舰

在高雄船厂的船坞举行下水典礼

也许确实是因为机械式,重力式下水的掌握有什么问题?结果一直没在军舰上暴露出来,却被一艘不起眼的民船暴露了?

要真是这样,台湾就真有必要去补补课了,毕竟不能连一个最传统的下水方式都不会吧。

不过胖兵觉得,后续“国舰国造”计划的新舰,也可以大胆的试试重力式下水,如果真出问题了也许还是好事呢,这样就又可以争取到一笔“学习经费”了。

不仅有钱赚,还能继续上热搜,多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台湾   沱江   浮船坞   民船   涂油   滑道   船坞   钢珠   冲程   船厂   军舰   重力   横向   船舶   水中   事故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