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芯中缺“心”(10)

自身的感觉却转换成了外来的感受,长期以来百思不得其解。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只要服用镇静药,就能够立竿见影,马上回到正常的轨道。而一些国外的律师,在开庭前要服用兴奋药,能像放大镜一样,放大案件的细节。

长期的思考,笔者终于发生了顿悟,在一次半梦半醒之际解开了这道难题。它与超外差式收音机,本机振荡变频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处。

超外差式原理就是将本机振荡频率高出从天线接收到的频率,并进行跟踪,让本机振荡频率始终高出接收到的频率465千赫,保持在较低的中频波段,从而可以轻松地进行后续多级放大。

人工智能芯中缺“心”(10)

超外差式收音机流程图

天空中无线电波资源有限,每个电台必须占有属于自己的固定频率,这样就有了很多不同频率的无线电台。全波段收音机跨度如此之大,接收机很难兼顾。频率范围:调幅中波525kHz-1605kHz,短波2.2MHz-26MHz,调频87.5MHz-108MHz。

一是电子元件要适应低频工作区就很难适应超高频区。二是天线电信号一般非常微弱,需要把信号放大几百甚至几万倍,需进行多级放大。而每一级都要有一个谐振回路(电感L与电容C组合的谐振腔),配合精准同步选择。

当被接收的频率改变时,谐振电路都要重新调整,而且每次调整后的选择性和通带很难保证完全一样,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现在的收音机几乎都采用超外差式电路。在超外差接收机中,为了产生变频作用,要外加一个正弦信号,这个信号通常叫外差信号,产生外差信号的电路,叫本地振荡。

人工智能芯中缺“心”(10)

超外差式收音机实体图

收音机本振频率和被接收信号的频率相差这个中频不难实现,图中的两个可变电容器有一条虚线连接,表达了同轴双联电容器在同一个旋转轴上,在接收不同频率的同时也在改变本机振荡频率,两种信号经混频器以减法的方式,使之始终保持一个固定的差值——465KH的中频信号。

由于中频比高频低,且是固定的,适合多级放大,不需要进行再次调整。使得增益大幅提高,通频带和Q值也可做得比较理想,这样可以使检波器获得足够大的信号。

检波器的作用是把电台发射频率,加载上音频信号,经过接收机逐级放大后进行下载还原,检出音频信号,经过音频前置低放和后级功放,让整机播出音质理想的广播节目。

重点来了。

如果将检波器看作是人的认知端,在这里接入一个示波器,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明明在旋转可变电容,搜寻到一个个不同的电台,示波器却检测到的是同一个465KH的载波,难道这么多电台用同一个频段不会相互打架吗?

这就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变频策略,把空中不同电台的频率改造成同一频率,即把“有”变成了“无”。

人的认知模型也用了变频原理,本地振荡产生的不同频率、不同的波形,通过协议产生了不同感觉。

不过,与外差式收音机相反,大脑工作原理是把外界事物的无感觉,叠加上有感觉。即将“无”改造成了“有”。


人工智能芯中缺“心”(10)

大脑变频流程图

难怪我们在看小说或听相声时,明明知道很多情节都是虚构的,但还是乐此不疲。这些情节根据生活中的记忆模板,调动了我们的情感振荡,不同的频率使得虚构情节活灵活现,语音或文字的组合,就像是在眼前发生的真实景象。

事实与感觉对正常人来说,是一致的。事实调动了感觉,长期以来我们很难剥离附加在事实上的感觉。“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但站在人工智能的角度去分析人的智能,就不难发现,灵魂的结构。当事实与感觉产生矛盾时,事实却以感觉为准绳。

《国外科技动态》1999年第8期,研究与发现栏目刊登了一则题为:“笑的奥秘”的报道。洛杉矶脑科医生在研究一个六岁的女孩时偶尔发现,大脑有一个“笑中枢”。这个女孩患有癫痫症,医生们正在试图找出病因。医生用电子探针触到了女孩大脑的某一点,女孩就笑了起来,而且认为自己的笑情有可原,她对医生说:“你们都站在周围,看上去真是滑稽。”

这篇文章证明了诙谐感就在大脑左叶部位。女孩认为的事实其实是有电流激发了诙谐感的兴奋兆。感觉即是自己的认知事实。同样,如果探针触到其他本脑振荡中枢,也会看到其他的事实。比如她会说“你们站在周围,看上去很恐怖,又或者很害羞等等”。

本地振荡,受到探针的刺激也好,病变也罢,与精神分裂表现相似。本地振荡,敏感也好迟钝也罢,与遗传因子有关,敏感的举轻若重,迟钝的举重若轻。

写在最后。

一个人的认知与知识面有关,更与本地振荡各环节有关。每个人都有本机振荡特质,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人工智能也并不是越智能越好,而是最适用最好。不同用途的人工智能要避免全攻全能。对本地振荡的品种选择,要契合人工智能的需求,必须合法合规。

为老人服务的机器人除了丰富的医学专长,还要有高度的耐心和绝对的服从性。

人工智能芯中缺“心”(10)

学生辅导机器人

为孩子辅导的机器人不在于广泛的知识面,而在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引导孩子们各自的兴趣爱好,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自动驾驶如果用在交通上不但剥夺了人的驾驶乐趣,还劳“命”伤财。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超出了成功企业家的认知范畴。

人工智能芯中缺“心”(10)

人工智能在基础农业大展宏图

智慧农业的实施不仅可以改变劳动环境,还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污染。

有关人工智能的用途需要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去发掘。有想法可以到留言区发表意见。

(完)

华红平

2021/8/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人工智能   检波器   外差   谐振   中频   探针   收音机   认知   频率   大脑   信号   电台   事实   感觉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