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托加敬畏是利他的源泉1、达尔文谜团的解密


1、达尔文谜团的解密

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这部著作无论在自然科学史上和人类思想史上都有重大的意义,占有重要的地位。

重托加敬畏是利他的源泉1、达尔文谜团的解密

达尔文英国 博物学家, 进化论的奠基人 ( 1809-1882年)

他早期以地质学研究而闻名,而后又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猜测所有生物物种是由少数共同祖先,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过程后演化而成。达尔文没有把《物种起源》说成是真理,而是“假说”,称之为“一部长篇争辩”。

但一直到如今,神创论,外星智慧论等也没停止过对《物种起源》的质疑。

尽管,后来基因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自然进化”的正确性。但还是没有扭转少数人的神创观。只能说“你永远也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重托加敬畏是利他的源泉1、达尔文谜团的解密

DNA与RAN的编码结构

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基因能够“突变”,突变绝大多数会导致疾病,另外的一小部分是非致病突变。非致病突变给自然选择带来了原始材料,使生物可以在自然选择中被选择出最适合自然的个体。这在微观上佐证了达尔文的理论。

重托加敬畏是利他的源泉1、达尔文谜团的解密

DNA中的遗传信息,可以通过转录过程形成RNA,然后其中的mRNA通过翻译产生多肽,形成蛋白质。

这就解释了DNA和RNA选择四进制的原因,它们必须兼顾遗传和变异的平衡:如果采用二进制表达编码的方式,稳定性是提高了,但变异性就降低了;而且,二进制的信息量太小,表达冗长,蛋白质内也无法容纳。而八进制或十六进制的信息量是提高了,稳定性却变低了,变异性增强,遗传得不到保证。

1962年,46岁的克里克同威尔金斯一起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克里克又单独首次提出蛋白质合成的中心法则,即遗传密码的走向是:DNA→RNA→蛋白质。他在遗传密码的比例和翻译机制的研究方面也做出了贡献。

重托加敬畏是利他的源泉1、达尔文谜团的解密

兰花螳螂:这是我自己要不来的装束,而是遗传、变异共同的杰作。

人类细胞基因组中含3~4万个编码蛋白质,诠释了生命的构造与过程。上帝也许会掷骰子,可一定不会使用显微镜。即使是外星高智能作品,考古学家至今也没有发现寒武纪的显微设备遗迹。

目前所知地球的寿命是46亿年,而在前40亿年里,地球上没有任何生命迹象,没有出土任何那个时期化石。反而在约5亿4000多万年前,在寒武纪短短的2000万年时间里,大部分的动物门类大量涌现出来。

重托加敬畏是利他的源泉1、达尔文谜团的解密

寒武纪的物种大爆发

寒武纪的物种大爆发如果不是自然环境的大动荡,高级智慧要创造如此之多的物种需要多少生物实验室。

达尔文穷尽一生都在增加整理的内容,弥补他自己的不足。但还是有一个他自身未能解释的谜团。那就是生物的“利他”特性,难以符合进化论规律:“如果进化是一种适者生存的过程,而利他主义则是一种减少适应性的行为。那么,为什么自然界中的利他行为还随处可见?”

对照这一困惑,从更深层次发掘,将不难发现,生物的利他表现并不是随时存在,而是有前提条件的存在。

在进化过程中,生物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变异的方向。不错,如果变异只是产生单纯的“利他”,毫无疑问,就会变相地减弱适应性。

但变异的特点就是往往让人匪夷所思,这次的变异非常特别,它并没有减少在竞争环境中的利己性,只有当环境中出现“重托”或者是“敬畏”等条件时才转换成“利他”状态的。

它的机理是:在一般生存斗争下仍旧十分利己,只有在种族受到危机时才出现利他。这种两面性的变异,才有进化的意义,生存斗争的能力才能大幅提升。

重托加敬畏是利他的源泉1、达尔文谜团的解密

雄性螳螂做出献身举动的时刻

可以看出,两面性的变异的诡异之处,利他是择机出现的。在昆虫界,例如螳螂、蜘蛛,只有当交配中(20%)的雄性才甘愿“殉情献身”,让雌性把自己吃掉,而之前毫无利他行为可言。

重托加敬畏是利他的源泉1、达尔文谜团的解密

一只承当警卫的汤姆逊瞪羚

动物界,汤姆逊瞪羚:当狮子或猎豹接近时,往往会有一只瞪羚在原地不停地跳跃,向同伴们发出警告,而其他的则是闻风而逃。

生物学家观察到:“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行为方式,它只发生在最早发现危险的汤姆逊瞪羚身上。按照一般的行为原则,最早发现危险应该最早逃跑才是最佳生存策略。但汤姆逊瞪羚的这种机理仿佛是一种“策略”,是以最少的牺牲保全整体利益。

这种有趣的两面性就是自古以来人们一直争论的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只是一直未发现他们的运行规律。一部分人关注到人的利己性,就否定利他性;另一部分人的观点则与之相反。

变异产生的利他和利己的“择机两面性”,才是适应性的超越。

有这种遗传因子的种族,生存能力要远远高于单纯利己或单纯“利他”的种族。“英雄主义”放弃了第一时间逃生的机会,并以此代价向同伴报警,使自己暴露在捕食者面前”。

这一行为看上去颇似“亲缘利他”,即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自己的亲属提供帮助或做出牺牲,但实质上,它与“亲缘利他”是存在差异的,前者是利他的原始机理,在利他基因作用下往往超越了亲情的范畴,是利他主义者不追求任何针对其个体的客观回报的行为,是比“亲缘利他”更加高尚的“纯粹利他”。

实际上,利己和利他虽然是人性的正反两面,但他们的出现是有规律可循的。他们受心理环境变换而变换、也可以随心理环境的稳定而稳定。

重托加敬畏是利他的源泉1、达尔文谜团的解密

驰援武汉的救援天使

当医护人员与经济利益挂钩时,受害的不只是患者,还会侵害整个社会医保系统;当医护人员奔赴抗疫前线时,重任在肩,使命在心,就会恢复白衣天使的崇高形象,勇于奉献永不退缩。

当多国联军非法侵占他国,就会无恶不作,烧杀抢掠;当多国部队执行维和任务时,就会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克服艰难险阻,舍生忘死。

重托加敬畏是利他的源泉1、达尔文谜团的解密

维和部队执行任务

重托、敬畏不只是道义上的口号,必须是一种真实的环境。

“利他”也不是重托、敬畏的专属,还有爱情与危难等都赋予了人们“利他”正能量。

他们的机理是,大脑中众多正玄波频率制造的正面感受,将外界涂上感情“色彩”,映照出不同的环境。形成的另一种感受,转换出更高级的外部环境。

之所以要突出重托与敬畏,是因为管理体制中可以建立稳定的重托与敬畏的环境,而不只是停留在临时状态。

曾有观众在观礼台上看阅兵式,为振奋人心的一幕写下观后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洗心革面,重塑自我。

观看一部励志电影的观众,也能激发斗志,决心挑战自我。

然而,当走出场馆,回到原来的环境,又会失去奋发向上的动力。

能够触发“利他”状态的是一种犒赏情绪,这种高峰体验能够抵消疼痛的煎熬,战胜对死亡的恐惧。

犒赏情绪犹如一道强光。根据“侧抑制原理”,它能够屏蔽黑暗中的星星点点。过滤掉细枝末节,才能彰显博大胸怀;战胜了恐惧,才能造就非凡的胆魄;克服了犹豫,才能建立原则,找到正确的方向。

“利他”是社会主义的基石,也是资本家承担社会责任的反应堆,更是官员抵制腐败的有力武器。

(未完待续)

华红平

2021/9/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达尔文   重托   克里克   敬畏   自然选择   寒武纪   亲缘   两面性   谜团   机理   物种   蛋白质   源泉   基因   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