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足球风格的形成

温带足球风格的形成

  温带在陆地上范围广阔,由于海陆分布影响,出现了以下几种气候类型:大陆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而内陆则是大陆性气候。它们之间的温度、降水差别很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北纬40—60度地带。这里最冷月都在0℃以上,比同纬度大陆中心和大陆东岸要暖和的多。而最热月平均温度则不到22℃,较上述同纬度地区夏季温度低。气候冬暖夏凉,冬雨较多,夏雨偏少。

  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35—55度的东亚地区。冬季受温带大陆气团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多晴朗天气,雨雪稀少,南北温差特别大,平均每个纬度相差2℃左右。南北气温差别夏季远比冬季小。降水量有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

  较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气压较高,空气密度较大,氧含量较高。在较低温度环境中,人体血管收缩,体液浓度加大,关节活动性降低,人体热量平衡处于负值,头脑虽清醒但思维能力有所下降。

  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温度是不同的。冬季,人的脚趾和手指皮肤温度为15℃,前臂皮肤温度为25℃,腰部皮肤温度为34℃。到了夏季这种差异则会大大减小,只有2—3℃之差。

  寒冷环境下,人体可通过增加产热或减少散热来达到体温的恒定。如果裸体在气温27℃以下,或者穿单衣在气温20℃以下的环境中,就会出现热的负平衡。

  人体对于低温的耐受力是很有限的,在气温10℃而且风力较大时,手的皮肤温度会慢慢降低。当手的皮肤温度降到15.5℃以下时,手的操作灵活性明显地下降。在-14℃以下的低温中,裸露的手指就会冻伤,-5℃以下的低温至少使手指疼痛。极冷的低温,很短时间内就可以使人冻伤或冻僵。

  在寒冷的环境下,若人体只靠血管收缩和肌肉发抖来减少人体热量散失,不仅维持不了多长时间,而且体能消耗很大,必须主动采取御寒措施。在绿茵场上,奔跑就是主动御寒的一项最重要措施。奔跑能增强血液循环、提高体温。

  人类平均身高有随纬度增加而增高的趋势。自古以来,温带地区由于寒冷而干旱的气候环境不适于种植业发展,居民多以放牧、狩猎、捕鱼为生。以肉类、奶类等高热量食品为主食,嗜吃生肉。因而能使人体消化吸收能力增强,吸收更多的营养,有效地适应寒冷气候。加上光照时间长,在遗传因素作用下,温带地区的人,大多身高体壮,性格豪放直爽。另一方面,居住在较寒冷地区的人,由于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室内,养成了能控制自己情绪和沉稳的性格,具有较持久的耐心和较强的忍耐力。

  环境温度对运动员的运动强度影响极大。足球运动员在竞技状态下,体温应保持在40℃。在较低温度环境下,人的思维能力和身体灵活性降低,容易发生皮破、骨折等外伤。因此,除守门员外,场上10名运动员都必须用不断跑动来保持体温。

  身体高大而健壮、性格沉稳的人,适于防守。强有力的远射、头球,有利于足球阵型的保持。

  扬长避短是形成足球战术思想的基石。英国的平原、丘陵地区海拔高度平均为200米。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7℃,最热月平均气温仅为13—17℃,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环境下,英国足球逐渐形成了简捷明快的技战术和“防守决定一切”的足球理念,即所谓“英式打法 ”。

  通过精准、快捷的“一脚球”、合理有序的跑动,“4—4—2”阵型在比赛中使攻与守实现了动态平衡,减少了球员“扎堆”现象出现,支持了全攻全守战术的实施,已广为温带国家球队所采用。

  评价一支温带球队,首先要看它的防守能力,而这种防守体系是由整个球队组成。因此,构建一支温带地区球队,要以“防守决定一切”足球理念为指导思想,制定科学选拔球员的标准。“防守决定一切”不等于“防守反击”。前者是战略思想,是贯彻始终的长远之计,是自身优势的体现,是温带足球的灵魂。而后者是战术思想,是根据双方实力、球员特点和天气状况等多种因素来决定,是为了使球队自身处于有利地位而采取的一种方法、手段。“防守反击”战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球队。

  寒带与温带、温带与亚热带之间、亚热带与热带之间的气候分界线与国界线的概念不同。气候带之间的分界线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宽广的、渐变的过渡带。在平原地区,分界线两侧的差异是渐变的,因此,相邻两个国家其足球风格往往是接近的。出现越往北越硬朗,越往南越灵巧的足球现象是合乎逻辑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温带   海洋性气候   足球   球员   纬度   体温   气温   气候   寒冷   球队   温度   皮肤   人体   风格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