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斥资上千亿,修建的桥为何“不能通车”?背后战略意义深远

我国基建水平处于全球第一梯队,更有“基建狂魔”之称,在国内外取得很多不错的成绩。中国高铁也成为了一张亮丽的国际名片,我国耗费上千亿打造出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澳珠大桥,令很多国外专家惊讶不已,但这座大桥却“无法通车”,这究竟是为什么?

中国斥资上千亿,修建的桥为何“不能通车”?背后战略意义深远

通车数量少

港珠澳大桥在修建之初就备受关注,项目难度非常大,不少国外专家纷纷质疑中国能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因为大桥不仅总长度超过48公里,其中一段还需要地下沉管技术,而这项技术被国外公司垄断。

但这也难不倒我国工程师和施工队,我国工程师自主设计了一套独特的沉管技术,修建出长达6.7公里的海底隧道,创下最长海底沉管隧道的世界纪录。但令人意外的是,这座巨资打造的大桥却“无法通车”。

所谓“无法通车”并非指车辆不能通行,而是指香港、澳门作为我国特别行政区,与大陆的通行需要特定手续,不能做到完全互通。此外,大桥的车流稀少,通行车辆大多是巴士,显得略微冷清,但是桥本身质量没有任何问题。

中国斥资上千亿,修建的桥为何“不能通车”?背后战略意义深远

三大原因

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与虎门大桥相比,港珠澳大桥收费较高。要知道,在此之前前往香港、澳门的首选途径就是虎门大桥,而当前港珠澳大桥收费标准为,大车115元每车次,私家车60元每车次,大概是虎门大桥的4倍之多。

此外,众所周知大陆汽车方向盘在左边,香港、澳门则在右边,这会给交通运行带来很大不便,甚至是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因此很多人选择将车停放在大桥两侧停车场,但因为车位有限,渐渐地人们不再选择从港珠澳大桥驱车前往港澳地区。

最关键的是,游客前往香港、澳门需要办理港澳通行证,驱车前往还需要汽车通行证,手续办理过程非常繁复,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驱车前往绝不是个绝佳选择,

中国斥资上千亿,修建的桥为何“不能通车”?背后战略意义深远

其战略意义深远

种种原因导致港珠澳大桥汽车通行数量越来越少,据相关数据,大桥最高日客流量仅有18万人次,平均每天通行4000车次,按照预定的120年使用年限,大桥通行收费还不及成本的零头。

但若是把港珠澳大桥的修建初衷仅仅定为普通的盈利收费,未免有些鼠目寸光。国家斥巨资修建这座大桥的意义绝非金钱可以衡量,它将是港澳地区和大陆的连接纽带,不仅能加强其交流和发展,在特殊时期还可充当军用公路,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圆梦桥,不仅彰显了我国的大国风范,更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是我国又一个地标性建筑,其文化意义是美国人无法深刻体会的。虽然当前大桥略显冷清,但它是我国的骄傲,相信日后港澳通行政策将更便利,港珠澳大桥也会有热闹非凡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港澳地区   中国   虎门   澳门   基建   车次   香港   大桥   巨资   深远   冷清   港澳   国外   大陆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