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郎平真的要说再见了

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要竭尽全力,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最近几年郎平一直在真备战东京奥运会,日复一日的苦练,从不敢怠慢自己。

可是万万没想到,作为中国最具夺冠优势的项目之一,最终女排3负2胜未能出局,成了这次奥运会最大的遗憾。

这回郎平真的要说再见了

了解女排注定要出局之后,女排姑娘们终于调整了状态,在接下来的两场比赛里,先是3:0战胜意大利,又3:0大胜阿根廷。

我们皓宇星空的小伙伴可以看得出,姑娘们的实力在线,只是没发挥出来,但是比赛是残酷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郎平在采访中哭了,她包揽了所有责任。

“ 对不起,之前确实没打好,我作为教练,工作没有做好。”

“没想到这么早出局,我负主要责任。”

最遗憾的是这次东京奥运会,是最后一次带队出战了,也是带着遗憾离开了她一生追求梦想的舞台。

这回郎平真的要说再见了

1960年出生的郎平,13岁开始打排球,18岁破格选入国家队。

当时的国家队,条件有限,训练场都是用竹子搭成的,如果稍微不注意,可能就会被扎到。即使面对这样艰苦的条件训练,她从来没有放弃过。

这回郎平真的要说再见了

1981年是永远载入历史的那一刻,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全国人民都围在黑白电视机和收音机旁,听着女排打败日本,拿下冠军,所有人心情都是非常激动的。

中国姑娘们赢了!足球、篮球、排球,这三大球,我们终于有了一个世界冠军!此时天安门广场,他们激动地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在《人民日报》发文,提倡“学习女排,振兴中华”。

这回郎平真的要说再见了

回国后郎平收到了全国各地人民的热情接待,大家亲切地叫她“铁榔头”,

然而从1981年开始,中国女排所向披靡,不仅创造了历史,更成为了“五连冠”的传奇:

1982年世锦赛。

1984年奥运会。

1985年世界杯。

1986年世锦赛。

中国女排都是冠军!

在80年代,只要一说起女排,中国人就会非常激动,郎平后来在自传里写:“女排的气势,振兴了一个时代。”

女排精神,成为了“绝不服输,勇争第一”的时代精神。

这回郎平真的要说再见了

然而26岁的郎平退役了,因为伤病,走不了路,只得退役。”

国家给她安排了工作,北京体委副主任,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职位。但是她说不是当官的料,刚刚结婚的她,努力学习英语,决定去美国,学体育管理。

她坚持不断地学习,这一点郎平活得人间清醒。

在美国郎平为了生活,到意大利的一家俱乐部打球,后来她又受邀,以20万美元年薪,执教了八佰伴世界明星队。

在1994年,恩师请郎平回国执教,当时她正在面临着离婚,然而体委的一通电话打动了她:

“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

这回郎平真的要说再见了

1995年,她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生活条件,执教女排,拿900元的工资。

郎平说:“我骨子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当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会回去”

在她的执教下,女排在1995年夺回了亚洲锦标赛冠军,11月拿下了世界杯季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斩获银牌。

郎平获奖“世界最佳教练员”,就像白岩松说的:“哪里有郎平,哪里就有奇迹。”

从2013年到2021年,整整八年,郎平带队完成了两个奥运会周期的征战,拿下2015年世界杯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2019年世界杯冠军。完成了中国女排历史上,世界大赛“十冠王”传奇。

这回郎平真的要说再见了

郎平为中国女排奉献了全部青春,是中国体育名堂的英雄。

郎平说:“拼搏的人生没有终点!”她鼓舞一代代中国女排人不断前行奋斗的人生榜样。

郎平面对排球的挚爱,也许结局已经不重要了,最重要的就是过程。

只要过程足够努力,无论结局如何,都应该坦然接受。

郎平撑起了中国的女排精神,是我们皓宇商界精英们学习的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优渥   里约   东京   意大利   世界杯   女排   排球   中国   中国女排   奥运会   要说   遗憾   条件   冠军   努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