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篇)我有国士、天下无双——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他未曾去过西洋,是名副其实的“土专家”;

他不识一丁点洋文,是根正苗红的“土秀才”;

在新中国最为艰难的岁月里,他凭借一根笔、一张纸,书写了中国氢弹制造的传说,震动西洋、震惊东洋。

(新中国篇)我有国士、天下无双——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图片来自网络

他的名字叫于敏,中国氢弹之父,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世界上第一颗用于实战的原子弹从天而降,核裂变产生的热浪席卷整个城市,建筑物瞬间覆灭,世界为之震惊。此时,正在北京大学工学院学习的于敏同样经历了一次思想上的核裂变,他毅然决然的选择转系进入物理系,师从张宗燧院长(著名物理学家、第一位在英国剑桥大学授课的中国人)。

(新中国篇)我有国士、天下无双——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图片来自网络

1961年,苏联成功试爆“沙皇”号氢弹,其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3846倍,世界舆论一时间为之哗然。毁灭世界的武器,在苏联诞生了。而随着中苏关系持续恶化,悬在北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惊扰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神经。这年冬天,钱三强先生与于敏展开了一次长达三小时的促膝长谈,他们,只为一个话题:“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有”。

(新中国篇)我有国士、天下无双——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图片来自网络

从核裂变到核聚变,于敏未曾有过一丝犹豫。时年35岁的他,再次选择转行,从深耕数十年之久的原子核领域转向氢弹原理研究。自此,于敏这个名字,便成为了共和国最高机密,就此销声匿迹。

彼时,全球范围内能够独立研制氢弹的国家仅仅只有三个,他们是美苏英,高卢雄鸡正在苦苦求索,始终不得其中要义。

随着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氢弹装置试验也开始倒排工期。理论可以用纸张来堆积,实践却不能。于是,于敏一行赶赴西北大漠,开始了吃“砂子”、喝“碱水”、睡“土炕”的生活。

(新中国篇)我有国士、天下无双——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功夫不负有心人。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试验场试爆成功。《新华社》向世界庄严宣告:今天,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的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人用了7年3个月,苏联人用了6年3个月,英国人用了4年7个月,法国人用了8年6个月。而我们中国人,仅仅用了2年8个月。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于敏所研制出的,是完全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的一种氢弹,不仅利于保存,而且实现了小型化应用,世界震惊的称呼这种技术为“于敏构型”。

1999年,于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勋章。他的秘密由此解开,

他的故事由此流传。

(新中国篇)我有国士、天下无双——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图片来自网络

“原将一生献宏谋”,这是他对祖国的承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氢弹   罗布泊   达摩   中国   广岛   核裂变   国士   苏联   西洋   共和国   天下无双   原子弹   新中国   中国人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