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矿业企业技术、管理人才团队式输出探讨

去产能矿业企业技术、管理人才团队式输出探讨

1.相关背景

2016年以来国家实行煤炭企业化解过剩产能政策,大量煤矿关闭退出。其中大部分国有关闭煤矿企业开展对外劳务输出和井巷工程承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积累了一定的外部市场经验。

目前,部分煤、铁、贵金属矿业市场回暖,部分企业整建制招聘、吸收矿业人才,特别是中高端矿业人才,如五职矿长(如生产、安全、机电、总工)、副总师(生产、开掘、安全、地测、机电等专业),及矿业工程师(采矿、安全、地质、测量、机电、通风等专业)需求较多,而企业整体招聘较为困难,人才也较难磨合,一些矿山企业 "年年人走,年年招人"的现象较为突出,人才流动性较大,有的关键性岗位、人才一旦离职,技术、管理资料、资源、人脉损失巨大,导致生产经营十分被动。

而从经验上看,外出应聘的矿业管理、技术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也处于相对劣势,如无法融入工作单位的企业文化、开展工作处处掣肘;单位有严重的内部圈子文化和排外倾向。无法兑现年薪待遇、不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不兑现年金、期权等现象时有发生,而个人维权较为困难。

综合分析,一方面是矿业企业招人才难,另一方面是矿业人才工作难。而进行矿业技术、管理团队输出恰恰可以破解企业与人才两方的难题。

2.实施条件

目前国有去产能矿业企业具有一定数量的中高端矿业人才,如五职矿长、各专业副总师、矿业工程师等,也具备熟悉矿业生产的经营人才团队。所以进行管理、技术团队输出可以发挥国有去产能矿业企业优势,创造经济效益,符合由生产型到生产服务型的转型企业理念。

组建若干矿业技术、管理团队,即可以矿山为单位,也可以专业为单位,进行"技术、管理承包",输出人才可以以单位为依托,保障自身权益,公司可提取利润提成、经营分红或承包管理费(根据具体的合作协议形式),整建制得像派驻矿长、副总师、工程师团队,小规模得像承包管理生产部、安全部、机电区、通风队、地测科、钻探队等业务区科。前期以中小规模的生产地下矿山,如煤矿、铁矿、金矿、多金属矿为主,后期可向基建矿山和勘探矿山转化,在地域上、矿种上、生产方式上逐步扩展。

3.效果预测

依据团队规模和市场情况,小型技术、管理团队可实现年创收50-100万左右,大型技术、管理团队可实现年创收1000万以上,如果可以开拓国际市场,如东南亚、非洲矿业项目管理,人员要求更少,单位创收更高。

4.实施的几项措施

(1)信息搜集和考察。

搜集市场信息,在内部,借助相关矿业工程公司信息、品牌优势寻求合作矿业企业;在外部,向北京、上海等地的矿业投资、咨询公司、矿业猎头公司搜集合作信息,利用互联网平台信息,搜集需要矿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企业,信息分析后接洽、考察矿业企业,并论证可行性。

(2)依法制定合作协议。

根据具体的企业情况制定不同类型的技术管理合作协议,约定双方责权,协商利益分配方式(如利润提取、分红、管理费提取等)。

(3)组建矿业人才库。

根据国有去产能矿业企业目前掌握资料,制定在岗技术、管理人才库,打破常规,也可在将能够利用的解除、退休人才划入其中,依据专业、层次、团队需要建库,以便随时依据项目组建技术、管理团队。

(4)人员管理

对于技术、管理输出人才的培养、待遇不能千篇一律,要综合考察外部市场情况而定,要制定依据不同项目制定专门的人员考核办法,同时要给予团队和人才本身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防止输出人才外流导致整体团队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产能   矿业   团队   矿长   人才库   技术   企业   机电   管理人才   副总   矿山   煤矿   单位   人才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