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萤石矿床成矿特点及在MT-VCT大地电磁法成像中的物性反映(四)

寇伟 寇通 郑州地象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摘要: MT-VCT大地电磁法通过低值异常找水定井和地热资源勘探应用已较为成熟,而通过高值异常找矿等应用尚在探索之中。从目前在钨矿、萤石矿、铜矿等岩脉型矿床的勘探试验成果来看,矿脉呈现明显高值异常,MT-VCT探矿仪0.2米/层的纵向高分辨率足以展现地下各层岩脉型矿床的分布及厚度。本文在借鉴前人总结出萤石矿床成矿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萤石矿床在MT-VCT成像剖面图中的反映,总结萤石矿的物性测值区间及不同类型矿床的分布特点。


六、交代沉积萤石矿床的成矿特点及在MT-VCT成像中的反映

交代沉积型萤石矿床多分布于中国西南的晴隆县—富源县一带位于扬子陆块区上的基性火山岩发育地区。主要包括那些产于海相火山沉积岩和浅变质碎屑岩地区陆源碳酸盐岩中的矿床,具有代表性的有晴隆县大厂、富源县老厂萤石矿。

由于循环于地下的高氟热水溶液对赋矿沉积地层进行一定程度的交代作用形成了成矿物质,而后又于有利部位充填、沉淀、结晶形成矿床。我国沉积改造型萤石矿床矿层或矿源层形成时代均为二叠纪,改造期均为燕山期,且萤石矿床的赋矿层位、赋矿围岩均与碳酸盐岩有关。

此类萤石矿床具有几个主要特点:(1)主要在碳酸盐岩层中成矿,矿化程度对围岩的依赖十分明显;(2)矿体为充填兼交代式,呈似层状、透镜体状和不规则状赋存在断裂裂隙和层间破碎带中;(3)早期萤石呈不规则透镜状和团块状,主要作为辉锑矿石的脉石矿物产出;晚期萤石晶形完整、纯净透明,呈粗大脉状、团块状产出或分布于洞穴中;(4)F倾向于在白云岩等富 Mg岩层中富集,产于碳酸盐岩中的沉积型萤石矿床多与白云岩、炭质白云岩等岩层或其底部的富镁性相关。

交代沉积萤石矿床在MT-VCT成像剖面图上的反映特点:因碳酸盐岩的孔隙裂隙发育较好,热液侵入层间破碎带产生交代蚀变作用形成的萤石矿床,在MT-VCT成像剖面图上会出现红色块(>6)高值为主、测值在4--6范围紫色块为辅的萤石矿层。此类矿床的厚度较大、矿化度高低不均,矿床随地层起伏变化、倾角不大。



论萤石矿床成矿特点及在MT-VCT大地电磁法成像中的物性反映(四)

图五 交代沉积萤石矿床(浅层)



论萤石矿床成矿特点及在MT-VCT大地电磁法成像中的物性反映(四)

图六 交代沉积萤石矿床(浅中层)


七、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的成矿特点及在MT-VCT成像中的反映

热液充填型是我国萤石矿主要矿床类型,分布于我国浙、闽、赣、甘等省区,成因类型可归为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与古地热水深环流汲取热液充填型等,构造上则主要产于武夷--云开--台湾造山系、扬子陆块区、华北陆块区、秦祁昆造山系、天山--兴蒙造山系和塔里木陆块区等地区。

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按照形成时期划分可分为两类:一是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即在围岩成岩之后由热液活动引起充填形成矿床;二是在沉积形成矿源层后被热液萃取沉淀充填形成矿床。形成大型萤石矿床的侵入岩绝大部分为燕山期侵入岩,而与华力西期及更早期的侵入岩有关的矿床多为中小型矿床。

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具有几个主要特点:(1)成矿主要与晚期岩浆活动有关,地层越新、岩浆活动期越晚、对氟的富集成矿越有利,成矿规模较大;(2)成矿与赋矿围岩关联不大,变质岩、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等岩层内皆有充填型萤石矿床,相对而言形成大型矿床的赋矿围岩以灰岩为多,如八面山萤石矿床、德安县洪溪坂萤石矿床;(3)在矿床附近多有侵入岩存在、且绝大部分为燕山期侵入岩,岩浆活动为地下热水萃取 F、Ca成为含矿热卤水提供了热源;(4)矿床的形成均与大断裂、断裂破碎带有关,大断裂、断裂破碎带是含矿热源的运移通道和赋矿空间。

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在MT-VCT成像剖面图上的反映特点:一是浅层矿脉与裂隙的发育程度与走向相关,原有裂隙小、热液侵入充填成脉薄、测值不高(4--6);原有裂隙较宽、热液侵入充填成脉较厚,以高测值为主脉(>6),两侧为较低测值(4--6)紫色块。二是形成矿床没有规律、有连有断、倾角有大有小、有宽有窄。三是浅部以大倾角裂隙侵入形成的细脉矿床为主,中部以层间接触带侵入成矿为主,深部以大倾角、高测值矿脉为主。



论萤石矿床成矿特点及在MT-VCT大地电磁法成像中的物性反映(四)



论萤石矿床成矿特点及在MT-VCT大地电磁法成像中的物性反映(四)

图八 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中深层)



论萤石矿床成矿特点及在MT-VCT大地电磁法成像中的物性反映(四)

图九 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深层)


八、小结

1、浅层未成岩低品位热水沉积萤石矿床在MT-VCT成像剖面图上测值基本上都在4以下,很难区分矿床与基岩;浅层已成岩矿床一般品位不是很高,测值多在4--6之间、个别点超过6,且呈相对集聚的散落状块状矿床。

2、成矿于碳酸盐岩中的交代沉积萤石矿床在MT-VCT成像剖面图上会出现红色块(>6)高值为主矿层、测值在4--6范围紫色块为辅的萤石矿层。

3、沉积型萤石矿一般都会有多层矿床,最上层的矿体较厚、结晶较差、品位较低,越靠下的萤石矿床测值为6以上的红色块越多、越连续,说明矿脉结晶较好、品位较高。

4、热液充填型萤石矿的成矿与断裂构造有很大关联,浅层细矿脉随裂隙大倾角下延,中部以层间接触带侵入成矿为主,深部以大倾角、高测值矿脉为主。


参考文献

【1】曹俊臣,中国萤石矿床分类及其成矿规律,地质与勘探,1987-3

【2】王吉平等,中国萤石矿床分类,中国地质,2014-4

【3】寇伟,寇通,地下介质的电磁波衰减特性及在MT-VCT大地电磁法中的物性反映,工程技术,2019-1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成矿   萤石   矿床   矿层   燕山   围岩   白云岩   矿脉   碳酸盐   岩层   裂隙   倾角   物性   剖面   岩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