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鱼库”鱼类泛滥成灾,徒手可捞一堆,为何却无人敢抓敢吃?

在距离西藏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的山南市浪卡子县,有这样的一个淡水湖,风景秀丽,水质清澈,里面生活有着大量的高原裸鲤、细鳞条鳅、拉萨条鳅等鱼类。

这里虽然鱼的种类不多,但是数量相当惊人,重量多达8亿多公斤,被誉为“西藏鱼库”。它就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措,简称“羊湖”

“西藏鱼库”鱼类泛滥成灾,徒手可捞一堆,为何却无人敢抓敢吃?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当地人不会捕捞这里的鱼类,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有人可能会抬杠,你怎么知道羊卓雍措里有8亿公斤的鱼,你数了吗?

“西藏鱼库”鱼类泛滥成灾,徒手可捞一堆,为何却无人敢抓敢吃?

8亿公斤当然不是一个精准的数据,这是通过标志重捕法得到的大概数据。用标志重捕法估算鱼类种群数量主要是,通过调查者密度来确定数量。这个方法就是先从湖里捕捉100条鱼,在鱼的身上做好标记,然后再放回湖中。

隔一段时间再捕捉200条,看其中带标记的鱼有几条,根据比例推算出河里大概有多少条鱼,再根据鱼的平均重量推算出有多少斤鱼。

“西藏鱼库”鱼类泛滥成灾,徒手可捞一堆,为何却无人敢抓敢吃?

再者,羊卓雍湖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总面积达到了638k平方千米,相当于70个西湖那么大,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这样庞大的湖泊,简直就是鱼儿们的天堂,有8亿公斤鱼也不是不可能

“西藏鱼库”鱼类泛滥成灾,徒手可捞一堆,为何却无人敢抓敢吃?

但目前鱼类泛滥成灾的羊卓雍措湖,在19世纪70年代,是较早进行渔业捕捞开发的湖泊之一。

“西藏鱼库”鱼类泛滥成灾,徒手可捞一堆,为何却无人敢抓敢吃?

雅鲁藏布江流域范围内的藏族先民有很多都从事捕鱼生产活动,藏民吃鱼的历史非常悠久,有文字记载的相关历史已经有1400多年

以前条件落后,一度产出比非常低。但之后的10年发展迅速,捕捞产量翻了3倍,达到了1291吨。这样过度的捕捞,导致许多鱼类数量急剧下降,有的甚至到了灭绝的地步。据考察,羊湖鱼的种类从2005年的11种下降到了2010年的7种,鱼类个体平均体重也下降了一半,看把鱼儿瘦的。

“西藏鱼库”鱼类泛滥成灾,徒手可捞一堆,为何却无人敢抓敢吃?

这个现象让政府意识到必须保护当地的种群多样性。

于是就在藏区广泛开展了资源养护和增殖放流计划。2004年进行了最早的科学公益性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流放各类土著鱼苗1000万尾以上。至今为止,整个西藏地区每年可繁育土著鱼800万尾鱼。

另外,藏民也养成了很深的鱼类保护观念,他们也会自发往鱼塘里放鱼,所以本土鱼的数量每年都在稳固上升。加上禁渔期的,以及藏民本来就很少吃鱼,所以像羊卓雍措湖这样的地方简直成为了鱼儿们的天堂。

“西藏鱼库”鱼类泛滥成灾,徒手可捞一堆,为何却无人敢抓敢吃?

曾经人们一昧追求渔业产品的带来的经济利益,人为地各种引进了外来鱼种,但大部分藏民不懂得鱼类越多,越杂也是坏事。

在每年5月的放生节上家家户户都会购买大量的鱼类在各个河流放生,其中也会夹带一些外来鱼种,从而造成了外来物种在地域上的广泛入侵。

一些外来物种适应能力很强,很快就适应了当地水域环境,外来鱼种肆意繁殖,再加上缺乏天敌制约的环境下,最后泛滥成灾。

“西藏鱼库”鱼类泛滥成灾,徒手可捞一堆,为何却无人敢抓敢吃?

在羊卓雍措地区泛滥的鱼类大多为高原裸鲤,这种鱼肉质鲜美,完全可以成为饭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且西藏处于高原高寒地区,生活在这里的人需要吃掉很多肉类来保暖,增重。

“西藏鱼库”鱼类泛滥成灾,徒手可捞一堆,为何却无人敢抓敢吃?

但当地人都从不捕捞这些鱼,也从不吃它们,这里面又有什么故事呢?

首先,在大多数藏族人民的信仰中,杀生是不应该的,如果一定要杀生的话,数量一定要降到最低。而羊湖中的鱼都是中小型鱼类,体积小,不顶饿,一条鱼还不够一个人塞牙缝,如果把鱼当做主要的肉类食物,每户每天至少需要捕捉10条左右才够吃,这已经达到了多杀的地步。

“西藏鱼库”鱼类泛滥成灾,徒手可捞一堆,为何却无人敢抓敢吃?

再者,鱼类肉少脂肪少,能给人提供的热量太少了而牦牛肉热量高,肉多,一头牦牛够一家人吃好长时间,对比之下,大型的牛羊肉当然更适合藏族人民。而且羊卓雍措湖是藏民心中的圣湖,不会去打扰它的平静;同时羊湖还是重点保护区域,所以这里的鱼儿能够安心成长。

“西藏鱼库”鱼类泛滥成灾,徒手可捞一堆,为何却无人敢抓敢吃?

还有,和藏族的信仰也有很大关系。藏族人大多信佛,在《佛本圣经》里,记载着释迦牟尼前世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的感人故事。在佛教引入藏区后,释迦摩尼的故事深深地影响了藏族人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西藏鱼库”鱼类泛滥成灾,徒手可捞一堆,为何却无人敢抓敢吃?

佛家认为,灵魂和肉体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人在死后灵魂会去往西方极乐世界,而躯体白白留在人间,还不如施舍给众生。于是藏族的丧葬方式就分为塔葬、火葬、天葬、土葬、树葬和水葬这几种。喇嘛为死者占卜后会决定采用哪种丧葬方式,没有钱请喇嘛的、无儿无女的以及小孩子这三类人一般都是用水葬

“西藏鱼库”鱼类泛滥成灾,徒手可捞一堆,为何却无人敢抓敢吃?

水葬时一般是先将尸体抬到河边,然后经过分解后再投入河中,有的地方用白布或毛毯将尸体裹住,然后系上大石沉入水底,以供奉河神。遗体抛入水中自然会被鱼类吃掉。所以在信奉佛教的藏民眼里,鱼中有失去亲人的血肉,吃鱼就等于在伤害亲人,面对这种关系,所以信奉佛教的藏族人民不喜欢吃鱼。

“西藏鱼库”鱼类泛滥成灾,徒手可捞一堆,为何却无人敢抓敢吃?

最后,这些鱼类也是卖不得,吃不得的。据监测,羊卓雍措湖里的水酸碱度在8.0~9.0之间,这已经属于高碱性水,这已经超出了人体可接受的范围。这里鱼类的食物大多是浮游生物和藻类植物,没有什么营养价值,矿物质还很高

“西藏鱼库”鱼类泛滥成灾,徒手可捞一堆,为何却无人敢抓敢吃?

虽然高原裸鲤能够适应湖水的水质,但由于湖水冰冷,藻类植物和浮游生物很难进行光合作用,鱼类自然不能从这些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营养元素。为了生存,鱼类不得不会汲取湖中的矿物质来获取营养,随意这里的鱼类体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一旦吃了,就会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

“西藏鱼库”鱼类泛滥成灾,徒手可捞一堆,为何却无人敢抓敢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西藏   雅鲁藏布江   鱼类   土著   藻类植物   藏族   浮游生物   鱼种   佛教   种群   藏民   泛滥成灾   矿物质   鱼儿   高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