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斥资43亿日元,在河面上造了个拱门?这到底有什么用呢?

风力超过12级的大风,在北太平洋国际日期变线的西部,例如菲律宾、中国等国,人们习惯称其为台风,在大西洋或太平洋东部地区,这里的人们更愿意称之为飓风

在南半球,如澳大利亚他们会称台风为旋风,如何防御台风带来的灾害,是大洋沿岸国家的头等问题,日本这个国家也是如此。

日本斥资43亿日元,在河面上造了个拱门?这到底有什么用呢?

1961年,超强台风南茜曾登陆过日本大半个区域,除了它,伊势湾台风和海贝思台风等也都是历史上留名的超强台风,在这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这些现象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2010的年,地震让日本在经济上出现很大损失,其实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应该是地震引起的海啸,那场海啸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席卷日本东海岸。很多人没有在地震中受到伤害,反而在随后发生的海啸交出了自己的生命。

日本斥资43亿日元,在河面上造了个拱门?这到底有什么用呢?

木津川是大阪城通往大海的必经水路,与日本东京相隔200多公里的静冈县,这里也曾是海啸的重灾区。静冈县沼津市,这个日本著名的渔港,为了防止海啸袭击,在这里建起了巨大的水门。

这个水门拥有先进的预警自控装置,能在临近海域地震发生后的极端时间里自动关闭,从而保护内港城镇近万数居民的生命安全。而有些防海啸闸门关上,需要耗费30分钟左右。这个拱形结构也是如此,它和弯剪结构相比,拱形结构有着跨度大、承载力高、变形小等优点,因此这种结构在机械和土木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日本斥资43亿日元,在河面上造了个拱门?这到底有什么用呢?

不过,拱形结构跨度的不断增大,会导致拱截面尺寸越来越大,形状上也显得更加复杂,这种设计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着拱门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

其实,1959年,日本沼津市就已开始建造巨大的防潮堤。防潮堤一般来说多为梯形,这个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防潮堤,能帮助人们抵抗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它在3分钟内就会关闭,从而为该地居民抵御海啸。

日本斥资43亿日元,在河面上造了个拱门?这到底有什么用呢?

这个水门也同样出现在日本的沼津市,投资了43亿日元,用9年的时间,终于在内港与外港之间的航道上,建立了这座45米高,重量约为923吨的巨大水闸。

得益于这个水闸的自动控制系统和地震仪相连,因此一旦它感应到强震或是察觉到水位超过警戒线,它就会发出警告,而静冈县防灾中心还专门设立了防灾司令部,这里有一种名为“防灾GIS”的地图信息管理软件,它会对县内的一些危险地段,进行24小时监控。

日本斥资43亿日元,在河面上造了个拱门?这到底有什么用呢?

一旦发现问题,灾情就会形象地呈现出来,此时,防灾司令部也会立即启动救灾机制,进行救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日本   司令部   大阪   内港   静冈   水闸   水门   拱形   拱门   跨度   津市   海啸   日元   台风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