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自媒体平台今都在,不见当年科普人,忘却从前科学心

痛惜!自媒体平台今都在,不见当年科普人,忘却从前科学心

现在,世界发生巨大变动,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我是说科学领域,日新月异,每天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都有新的进步。人造胚胎实验,美国宇航局的载人火星任务报告,欧洲宇航局部长们说的SpaceX威胁论,比人类科学家实验快一千倍的机器人,SpaceX的星舰,Starlink,还有今年三次美国军方的任务,过几天美国军方的机密卫星任务。韩国总统文在寅说的韩国2030太空探索计划,韩国也要发射软着陆机器人到月球了,月球起源与Theia存在的数据,欧洲核子中心的反物质转移实验,土卫二冰盖下液态海洋存在的新证据。
美国宇航局正忙着重返月球,SLS核心级最少堆了3个了,第一个Artemis任务核心级通过了测试了,两个月之内第一个SLS就要成型了,星舰原型机我就不说了,马上SN11就要测试了……诺格在搞SLS助推器,欧洲正在做猎户座服务模块,SpaceX蓝源内华达还有一大堆我懒得说名字的公司正在帮助美国宇航局研究各种先行载荷。加拿大和日本正在帮助美国宇航局建造月球轨道空间站,还有火星样本返回计划,土卫六的核动力无人机,詹姆斯韦伯,罗马,名字太长公司的私人轨道空间站。


美国宇航局想要建造低地轨道经济圈,月球经济圈,火星载人任务,昨天的报告我刚看,他们还想要在2023年在月球表面测试小型核动力发电设施,美国能源部正好还想挨家挨户部署小型核动力发电设施,大幅度下调太阳能设施发电的价格等等。日本还有HTV-X,是HTV吧,事情多的我都记不住了,H3火箭,新火卫一返回任务,隼鸟二号后续两个小行星的观测任务,还有日本的MMX任务,印度的月船二号。


美国宇航局的火星卫星还拍摄了火星北极冰盖的峡谷,这些峡谷多长多宽怎么形成的未来怎么样我也都说过了,毅力号就不多说了,火星无人机创造号也会在两个星期内部署。欧洲科学家们还在利用盖亚研究暗物质团对银河系内恒星的牵引作用,还有美国宇航局正在增强月球表面部署太阳能的能力,美国能源部还发明了不用太阳光的“太阳能”,还有美国的高超音速武器,四个月内就要测试了,去年他们还在海上测试了激光武器,这也有实拍视频。事件望远镜EHT最新绘制的M87中心黑洞磁场图,美国Artemis基地建造在那里,我估计就是在月球南极,还有巴拉圭的第一颗卫星。


你是不是在想,说这么多事情干什么,有些新闻你是不是第一次听说?我刚才看了看头条70%的科学领域作者,我上面的内容几乎完全没有人提到,我现在看到头条上的科普作者大多以视频为主,很少以文章为主的,确实流量更倾向于视频,但是我想文字还有他不可替代的魅力。

当然了,用什么方式科普不是重点,重点是大家心中的科学,我不知道大家心中的科学是什么,难道这不是科学吗?难道这不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吗?说句实话,科学不是那么肤浅的东西,不是几条小知识,不是扫盲知识,更不与任何政治挂钩。聊聊宇宙中最可怕的星球?聊聊最高最大的生物?用标题说说美国科学家坚称火星上一定有生命,扯一扯外星生物?要不然就是人类已经发现某超级地球上有生物?这些内容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经不起推敲,都是虚无缥缈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不是真的所以不会对我们的未来造成影响。
科学能改变你我的生活,科学是一个国家的第一生产力,通俗一点,科学就好像一个人的素质,如果这个国家有钱那不算什么,如果这个国家科学科技发达,那一定代表着很多东西,否则他们的科学是发展不起来的。上面我说的这些仅仅是距离最近三天的内容,一天10篇,头条不让多发,所以每天我都是挑着先发比较重要的。


现在头条,包括我们国家内部的科学氛围,很不浓厚,我经常看埃隆和NASA的推,国外网友经常会积极与埃隆一起思考,或者指出问题,就会有其他网友回答。埃隆前段时间说星舰的超级助推器是捕获式回收,就有很多人想出了新的办法,比如和星舰上层一样的腹部反转式,还有火星车的飞行单位软着陆式,还有着陆腿怎么设计,埃隆还纠正这位网友说超级助推器不需要着陆腿等等。再比如美国宇航局第一次SLS火箭静态点火失败,就会有很多人批评,说引擎哪里哪里出了问题,发射台哪里出了问题,预算不够透明,太贵等等。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都在思考。我本来想贴一贴大家的评论的,但是算了,第一我还有其他事没有时间截图裁剪了,第二伤害太大,侮辱性也太强。


我想,我作为一个科普作者,科普的就是未来的事情,以各国太空政策为基础,看看他们的太空政策就知道他们以后想到什么高度,想要占多少市场,想要探索火星还是拿下整个太阳系,这是太空探索领域。我也想让大家明白,科学除了天体物理,还有很多现实的东西,我原来的内容就是每天带大家看看星系,看看星团,想想宇宙之外等等这些没用的问题,这其实不是科学,没有科学理论,没有科学实践与观察,这都只是幻想罢了。当然了,现在我也会有天体物理方面的科普,主要是暗物质,暗能量,还有黑洞,反物质等等这些问题的科普,这些都是科学家们结合了诸多地面和太空望远镜的数据得出的结果。


之前我说头条号很适合科普,但是近两年来的各方面扶持政策,尤其像流量倾斜是头条号未来的一个方向。我刚才看了很多科普自媒,很多都是一周几更,甚至已经停止了更新,还有一些更新的大多以视频为主,脱离实际,其实大家需要的是硬科普加软解释,这也是我未来内容的一个方向,而不是和走近科学似的做扫盲的科普。


现在无论是哪个平台,都是以流量为主,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也形成了两个对立面,大家每天就是为一些内容吵来吵去,整个评论区也是充满了戾气,很多事情都缺少理性思考,只知道一味地玩儿梗。


我也可以向流量靠拢,但是我不会,永远不会,因为那不是科学。当时我选择领域的时候为什么选择了科学?就是因为科学是最靠近真理的,是最让人头脑清醒的,最靠近真实的,我喜欢真理,我追求真理,更喜欢真实的科学,但是自从今年大选之后我就发现,有的时候不是我们看到的这样,所以我更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科普不一定是科普科学,很多东西都需要科普。比如良心,道德还有做人的底线,没错,我说的就是某歌和某书,还有一大堆“负责任的所谓国际巨头”。


我会经常反思自己最近做的所有事情,关于头条号,我只有两个,第一个错误是当年发了一条支持基因编辑婴儿的微头条,第二个就是最近的付费圈子。我的内容不是不可以付费,以后一定会有付费的内容,因为之前也有但是我一直没有更新,我还是不太明白一个系统的重要性。是的,我的内容可以付费但是不能几乎全部微头条都付费,所以正好头条圈子要升级,我就决定在5月1日要取消付费圈子,改成付费专栏。事后我在想,这样不就取消了大家选择的权利了吗?我发的那些比较专业的内容只有几十个人能看到,那不就违背了我科普的初衷了吗?所以就算头条这边不升级,我也会在一个月之后全部取消。


微头条专业内容照旧,专栏则是根据微头条来写,更深层次,更有系统性的内容是最好的,因为科学本来就是循序渐进,逐渐发展,互相联系的,科普也不能只是说说最近有什么事情就算了,这也是我建付费圈子的原因。就比如这篇文章最开始的几段,大家觉得这些项目,或者说科学的进步有什么联系吗?其实他们很多都是有联系的,我作为科普自媒的任务就是帮助大家梳理人类科学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的。这也是因为微头条的机制,微头条内容最多两天就不推荐了,我不想2万篇内容就这么浪费了,我想把他们总结起来,为大家总结总结我做自媒这三年来,人类在科学领域做了什么事情,有什么进步。至于具体怎么写,怎么分配,我在想,以后再具体说。接下来,我还是想用科学的角度和大家说说最近世界科学领域的情况,说真的,科学领域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进步有大有小,但是都在进步,人类还是在不断前进着。与之相反的是头条的流量倾斜,科普作者的不知所云和网民的舆论对立,这最后只有一个结果,第一就是自高自大,低估对手,第二就是无法接触到真正的科学,未来的科学。第三就是大家的科学眼界会越来越低……所以,我们开始吧。

昨天我看欧洲宇航局还有一些经济部门的部长们说SpaceX是威胁,措辞非常严厉,说要启动战略计划,还说他们无法抵挡SpaceX火箭可回收,Starlink巨型星座。难道只有欧洲无法抵挡吗?普京和俄罗斯宇航局去年对话的时候也说过SpaceX的问题,现在全世界都在搞可回收,也就是猎鹰九号,SpaceX已经成功了100次的技术,日本要直接抄星舰的作业,他们说要到2040年才能成功,等2040年?美国早就载人火星了。是的,现在世界各国正从嘲笑转变成抄作业,你看欧洲,俄罗斯还有其他国家的火箭回收结构就能发现几乎一样,鳍,着陆腿,还有着陆时候点火的方式,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和大家科普未来科学,等你了解了SpaceX的回收方式,就了解了全世界火箭的回收方式。现在我连猎鹰火箭回收的方式都懒得说了,因为猎鹰火箭回收的技术已经不是未来科学了,我现在需要说的是星舰腹部翻转和超级助推器的捕获回收的方式,还有反物质火箭,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么看重欧洲反物质研究的原因,还有美国宇航局的核动力火箭。


当然了,反物质火箭离我们还早,但是我想提前科普反物质知识也很有好处,反物质对宇宙起源理论很有帮助,这不是靠瞎猜,这是欧洲方面的结论,一个是火箭燃料,一个就是宇宙反物质与宇宙起源的关系。为什么宇宙中反物质这么少?中微子,还有质子对撞,反夸克等等这些核物理实验我也会说,但是我想以后科普的时候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需要加上一些通俗的解释,就是上面说的硬知识软科普。


说SpaceX在发射服务市场的威胁,跑题了。你以为一个SpaceX是不是很头疼?其实全球发射市场是都让美国抢走了,因为美国不止一家SpaceX,蓝源,内华达,还有Astra,波音,联合发射联盟,火箭实验室等等这些公司,诺格和洛马也说要进军太空市场,上面几段说的要建立低地轨道经济圈,就是这个意思。这就像一个超市,美国宇航局是领导负责组织,SpaceX是卖白菜的,洛马和诺格是卖名酒的,因为一开始他们的发射服务价格一定贵,ULA是卖包装产品的,Astra是卖小物件儿的,波音是想成为卖菜的那个,哈哈,我想你们会喜欢这样的比喻的。我这这篇文章时间比较急,所以就大概比喻一下。
Starlink和星舰我就不说了,这两个项目才是SpaceX的核心,都有军方的单子,Starlink甚至有军方的背景。总而言之,SpaceX可以成为世界的,毕竟作业现成摆着直接抄就行,也可以成为威胁,垄断这两个字不是谁都能驾驭的,我希望埃隆能驾驭的住吧。天天说SpaceX,烦,说说美国宇航局。


现在很多人说美国宇航局都不如SpaceX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美国宇航局的知识储备10个SpaceX也顶不上。美国宇航局是美国政府太空政策的一个缩影,现在美国正借着登月这件事培养更多的SpaceX。当年美国借着往返国际空间站送宇航员到太空轨道,结果出了个SpaceX,可回收,载货龙,载人龙都出来了,波音拿的预算比SpaceX多多了,但是到现在波音连个轨道还没飞,所以这就是公私合作发展最好的例子,现在发射服务有上面提到的那些公司,制造科学仪器,制造私人轨道空间站,可以领导建立太空经济圈的公司还没出现,那就需要美国宇航局不断培养了。


如果你看美国宇航局所有的合同,你就会发现,所有的合同中,SpaceX拿的都是最少的,因为第一,SpaceX已经成熟了,不需要了,第二就是这个已经培养好了,他已经可以自己发展了,自然在其他合同里就不用给那么多。


美国宇航局是世界科学的中心,如果你认为美国宇航局只会登月只有发射服务和贵的要命的SLS就错了,他们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有科学家团队。美国宇航局还一直和其他部门合作,比如核动力火箭,月球表面的核动力发电装置,他们就需要和能源部合作,还有生物,植物,细胞实验,他们也需要和对应的机构合作。美国宇航局一直都在调动全世界的科学家们研究具体的项目,无论是太空探索,地球观测,生命研究等等的都需要美国宇航局。


其他国家的新闻不多,欧洲我平时报道的科学新闻事件也很多,总而言之还是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科学吧,也希望我们国家的科学氛围能够越来越好,能让大家都看到其他国家的科学是什么样子的,别一说别的国家就是思密达,要不然就是咖喱,印度和韩国他们也有自己的太空探索计划,只是比较慢,我们国家也有自己的计划,比如空间站,嫦娥六号还有天问等等。其实很多国家都有自己擅长的,比如欧洲擅长制造各种科学仪器,进行基础科学研究,这对我们很重要,俄罗斯擅长载人服务,印度很擅长花小钱办大事,比如火星轨道器还有月船一号的预算都低的不行,但是还是完成了很多探测工作。美国是各方面都很强,但是尤其是创新的能力,我们国家是快速发展,大踏步前进,韩国等等国家是新手,刚刚进入太空领域,虽然他们也制造了很多卫星,但是没有好的发射服务,未来可期。日本适合小行星探测器,适合进行深空任务,另外日本和印度有点像,他们都是花小钱办大事的典范,同样一个小行星探测任务,日本隼鸟二号是美国宇航局奥西里斯雷克斯任务预算的十分之一,而且隼鸟二号的回收机制,整个任务都更先进,抛下返回舱还又去了小行星带,这任务太回本了。


我很高兴未来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太空领域,毕竟探索宇宙是全人类的事情,我也高兴未来能看到未来能有越来的人关注科学发展,我更喜欢看到未来能有更多科普作者能够关注现实中的科学。

大家一定又要问了,你这说了半天,不就是说美国科学发达吗?其实我不仅说美国,我还说印度,日本,俄罗斯,只要他们有新研究,新发现,新进步,我一定要说,哪怕没有流量,一分钱不挣我也要说。因为这才是科学,我不会和某些媒体似的,SpaceX SN10成功回收了,回收之后爆炸了,结果一些媒体说是SpaceX回收失败了,压根不提成功着陆这事情。

我只关注未来科学,真正的科学,科学的真理,我不会编造假新闻。我在文章一开始说的随便一个拿出来都能写一篇文章,因为我就是一个人运营,所以我最多也就写四五段给大家解释清楚就算了。

我为什么要科普科学,因为科学在未来能改变一切,这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我会贴个链接,因为我实在懒得写了,刚刚写了美国宇航局关于阿波菲斯小行星的声明,他们说100年内阿波菲斯不会撞击地球,还有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如何描述引力,美国宇航局的月球轨道水冰探测器,以色列的类器官研究和新提交给FDA的癌症药物等等五篇内容。我对一些先进概念很感兴趣,尤其是医疗med床,克隆技术和深红等等很感兴趣,当然了,我实在觉得一些所谓的科学家很恶心,但是我有必要给大家科普科普他们发明的这些恶心人的技术,甚至可以称为丧尽天良了。

未来我希望大家不要关注我,关注科学,关注真正的科学技术,保持独立的思考与充足的,符合现有理论的想象力,因为这是科学最需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反物质   火星   科学   核动力   宇航局   痛惜   欧洲   日本   美国   月球   轨道   太空   火箭   从前   当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