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多人的强国梦,致敬那些为大国崛起而归来的民族脊梁

1949年10月1日 ,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但在国际“冷战”局势下,美帝国主义是不希望新中国站起来的,还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当时新中国4.5亿人口中80%左右是文盲,大学以上学历的人仅有5万人,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粮食产量减少约四分之一。


新中国是一穷二白的,是内忧外患的,新中国的建设亟需各类人才,才能在武力上强大起来,在经济上发展起来。


海外华人抱着“赤诚爱国之心,雄伟报国之志”,纷纷归来,扛起了新中国建设的半壁江山,奠定了今日之大国崛起的基础。


1、中国导弹之父,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两弹元勋钱学森先生的归国路是艰难的。


2500多人的强国梦,致敬那些为大国崛起而归来的民族脊梁


2500多人的强国梦,致敬那些为大国崛起而归来的民族脊梁


194910月,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使钱学森彻夜难眠。在去国离家远赴美国学习西方科技时,他就曾说过,终有一天要回归报效祖国。


钱学森先生当时在美国已参与过火箭研究,导弹研制,担任过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助理研究员和喷气技术训练班教员,是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和美国空军科学咨询团成员。


美国海军次长曾说过,钱学森先生抵得上五个师,也有说顶得上二十个师的。


不论钱学森先生值多少个师,总之他可以自由出入五角大楼,在美国也是举足轻重的。


所以当他提出退出美国空军科学咨询团要归国时,被美国软禁了五年。在这五年中,他被抄家、拘留、限制人身自由……


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归国的决心,在新中国多次与美国交涉下,在提前释放了11名美国飞行员后,在一封写在香烟纸上的求救信公之于众后,美国迫于压力无奈批准了钱学森先生归国的要求。


钱学森一家终于踏上了归国路,而这条路走了五年。


1956年初,毛泽东主席与钱学森先生在菊香书屋第一次见面。这次见面,毛主席告诉钱学森先生,中国要根据他的“工程控制论”组织各个学科、各个部门一起奋力搞导弹。


从此钱学森先生埋头航天技术研究30年,青丝变白发。在物质、技术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呕心沥血带领团队用十年时间使导弹和原子弹试验成功,粉碎了美国扼杀新中国的妄想。


2、隐姓埋名28年的“国士无双”邓稼先


2500多人的强国梦,致敬那些为大国崛起而归来的民族脊梁


2500多人的强国梦,致敬那些为大国崛起而归来的民族脊梁


邓稼先出身于书香门第,1948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


邓稼先在美国仅用22个月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


当时邓稼先的老师和同学都劝他留在美国,在美国他会有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


邓稼先在拿到学位的第九天,就毅然登上了回国的轮船,与200多位留学生、学者一同回到祖国。


在外事部门组织的招待会上,有人问邓稼先带了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核物理的知识。”


归国后,邓稼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


19588月,邓稼先应钱三强邀请参与到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中。


时年34岁的邓稼先知道,自己要与30岁的妻子与一双年幼的儿女聚少离多了。而且他不能让家人知道他的具体工作,甚至不能告诉家人他在哪里,也不能随意联系。


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层层警卫的研究院和大漠戈壁。


1964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三年后19676月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些都离不开邓稼先带领团队夜以继日的忘我付出。


在我国进行的45次核试验中,邓稼先有32次亲历现场,15次担任现场总指挥。


在一次试验中,从高空投送的氢弹没有爆炸,而且去向不明。


作为世界顶级核物理专家的邓稼先,虽然明知核碎片对人体的必然伤害,但为避免造成严重后果,作为院长的邓稼先还是在制止其他同志后,自己首先冲了上去,造成自己肝脏和骨髓受到严重核辐射,在之后病变而引发癌症。


每次填设雷管,邓稼先也总是以院长的名义强制要求年轻人撤离,自己来干。


这些冲锋在前,享受在后的事,数不胜数。


邓稼先的爱国,不只是说说而已,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民族精神。


19867月,因手术时大出血,邓稼先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3、“磁铁效应”下,1949年到1957年的归国潮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取得博士学位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然而临回国时却被伦敦的朋友告知,国民党要其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的职务,否则他将被扣留。


2500多人的强国梦,致敬那些为大国崛起而归来的民族脊梁


李四光当机立断,偷偷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夫人两星期后与李四光汇合,两人从意大利辗转香港回国。从194912月启程秘密回国,直到195056日,李四光夫妇终于到了北京。


满怀着惟图国强、不谋己荣的李四光,成为了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地质力学的创立者。


李四光亲自主持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我国甩掉"贫油"帽子,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 这是华罗庚在公开信中对留美的中国学生说的话。


2500多人的强国梦,致敬那些为大国崛起而归来的民族脊梁


1950年2月初,华罗庚毅然放弃了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的职务,带领全家登上一艘邮船从美国动身辗转香港回到祖国。


他说:“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


1950年316日,华罗庚到达北京,回到北京清华大学担任教授。


华罗庚开创了我国数学学派,并带领我国数学达到世界水平。华罗庚一生留下了十部巨著,其中八部被翻译出版,已列入20世纪数学的经典著作之列。


还有吴阶平、钱三强、彭恒武……


写在最后


正应了那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两弹一星的成功,使新中国在世界上说话有了底气。再也不用担心国民党的反击,再也不用怕资本主义国家的威胁。


那时新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连汽车都没有造出来,但却用空前的速度造成了最尖端的导弹和原子弹。


这些都离不开那些放弃海外优越的生活,在人生最富才华、最有创造力的年龄归来的学者和留学生们。


1999年受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中,有21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归国的人才。


1948年到1957年间,海外归来的人才超过2500人。作为民族脊梁的他们,成为大国崛起的支柱力量,成就了如今各行各业的强国之梦。


我们不能忘记他们,要把他们的故事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沿着他们的足迹,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闪亮的坐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7

标签:华罗庚   两弹   核物理   氢弹   伦敦   爱国   脊梁   原子弹   美国   强国   新中国   北京   导弹   中国   大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