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观

文字写作者应该勤于练笔、阅读、思考、与各行各业的人接触,去实践他们的生活,多与同行切磋,水平才能够提高,这样才能突破写作的瓶颈。否则写出的文字将会处于空中楼阁,看似绚烂无比,其实毫无用处,海市蜃楼而已。用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真乃不知所云,离题万里。

写作者不能脱离生活去创作,要多接地气,多在民间行走。要不,写出来的文字不是仙气多,就是鬼气多。因为脱离人气的写作者不是在九天万里的天堂与神仙戏嬉,就是在黄泉地狱与魔鬼玩乐。当今写神鬼的文字比比皆是,但在我看来,这种神鬼之梦少做,会毁灭人性的。

那许仲琳的《封神演义》不算作神鬼文字?如果你从头到尾仔细看一遍,它主要写的还是人间的故事,神鬼妖怪只不过插科打诨罢了。

人是在生活中感受生命的本真,即酸甜苦辣,又在酸甜苦辣中体悟生活。写作者是将这体悟经过大脑思考构思,用凝炼的笔触写出来。紧贴生活的感触文字令读者仿佛又经历了一次生活。作者不仅要深入其中,还要能够跳出来。

比如作者以一个非常令自己讨厌的人物做作品中的角色,可能会将这个人写得很坏,甚至用笔杀了他都难泄心头之恨。原因很简单,这个人损害了作者的既得利益。但在其他人看来,这个人很正直,他处理事情是对事不对人的,偏偏让作者碰到了。作者就很生气,铺开纸、拈起笔,作一篇讨罚檄文,甚至是一篇煽情小说,以发胸中愤然之气。这对小说是百害无一利的作法,完全是写作者的一厢情愿,发出的牢骚罢了,可以说仅仅只是一篇情感散文而已。写作者如果能够将自己设置成小说中一个小小的角色,然后跳出来统观全局,以平常心去看待,呈现出的小说自然会让读者感到平易近人。

那么该如何去写呢?截取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将它们一一描写出来。至于是详写还是略写、特写还是粗写就要根据所写文章的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了。

如果一路详写下去,物的详写重点将不会再是重点;事的详写重点将会成为流水账。读者会跟着写作者描述的文字转圈子,当转不出来时,就会厌烦,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看这样的文字还不如美美地睡一觉,或出去走走吹吹风。

当然也有高手,详写会非常细腻,当细腻到读者从惊艳到腻歪再到麻木,他会亮出制胜法宝,靠结构和情节取胜。

在结构上无非倒叙、插叙、顺序。如果布局合理,再加上令人喜出望外的情节,读者是不会在乎是不是有裹脚布那么长那么臭。这里我说的是真正的读者,不是那些伪君子们。

在情节上主要以虐心和反转为主。但虐要虐的突破常规,反要反的出奇制胜。如果只是依老前辈的路子亦步亦趋,这连继承都谈不上,只能是鹦鹉学舌,结局会和邯郸学步的主人公那样,适得其反,迷失在他人的路子上,找不到自己的特色。他人即地狱啊!

老一辈的传统要继承,更要发展,这样的路子将会越来越宽越长,对今后的发展会越有利,是继往开来的做法。贴合当下,不断摸索,悟性会增高,常规的突破自然而然的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情节上,有的看到开头就能想到结尾,少了曲折迷人的故事,这样的文字无疑浪费了读者宝贵的时间。卓别林曾经说过,我总是力图以新的方法来创造意想不到的东西。假如我相信观众预料我会在街上走,那我便跳上一辆马车去。

有些故事情节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差强人意都算不上,可以说已经陈旧的发霉了。但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些都是经久不衰的宝贝,他们乐于观看,并且百看不厌,津津有味。因为这里有他们的情怀,他们一般能够倒背如流。像《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演义》等。

至于如何反转,那就要考察写作者对人生积累有多厚、参悟能力有多强、反应程度有多高。这三方面渐进有序,缺一不可。

人生的积累厚了,才能厚积薄发,人生的参悟能力才能力透纸背,写出的文章才能入木三分;参悟能力增强了,人生的反应程度将会灵敏如青萍之末,应对事物才能游刃有余。这游刃有余中自带六分原则,三分幽默,一分反转。且记,反转莫多,一多会使人物事件失去特点,成为读者的笑柄,主要人物事件也会黯淡无光,失去色彩。

文章写成后,也要多听听意见,不要敝帚自珍,就像艺术家自己做的紫砂壶一样,看得宝贵如儿女一般,舍不得出手。但不要忘了,会做紫砂壶的不止你一个艺术家。闭门造车可以,但是造出的车肯定是不符合当下实际用途的,如果束之高阁作为雅玩,可能也怕某日被同行看到,人家那一个轻轻地眼神恐怕也够此艺术家受的了。

同行之间一定要相互切磋交流,也要同外行之间沟通交流,不要拉不下面子,白居易每作一首诗都和他的佣人交流,更何况新时代时期的写作者。毕竟有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内行有内行的门道,外行有外行的见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是一个瓦罐,你看到的也许是历史,我看到的可能是能装多少粮食。

这并不奇怪,因为每个人的生活背景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工作背景不同,在这几方面的影响下,读者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写作者没有必要强迫读者的思想与自己的意图重合,这是不现实的。同时我想说的是,这也是文字产生歧义的原因。千江有水千江月。

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善的思维要有,恶的思维也要有,否则写出的作品将会失真。但在作人方面一定要正直!写作者若只是用善的思维描述人生,人生的力度将会下降好几个台阶,塑造出人物的血肉也不会丰满,会失去灵魂。

人是应该向善的,但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欲望应该有个底限,这是作人最起码的标准,可是对那些无法无天之人来说,灵魂是跟着欲望走的。欲望堕落了,灵魂也就堕落了。因此,写作者也要去揣摩这些人的心理,多看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来提高充实自己的写作思维能力。切记,善恶思维对于写作者至关重要。

也许有人会说,要么善要么恶,末免太极端了。其实在我看来,善恶正如文学生命两端的堤岸,约束着写作者思想游离的宽度。我一直铭记着金斯伯格的一句话,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没有堤岸,哪来河流?那些不善不恶之人物事件自然是在堤岸之间奔腾泛滥。

我就写到这里,文学创作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进入其中方能体会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深味。那些一味随口说说的袖手旁观者只会指手画脚。好意见可以虚心请教,至于瞎起哄、过嘴瘾的话语,哪听哪止。写作者真正深入文字之中的感受,他们永远也是不会知道的。

文字工作是个苦差事,主要靠的还是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在写作中积累经验,一点点去悟,悟到之后还要学会如何应用到文字工作当中。说是某人的指点,使谁谁大彻大悟、醍醐灌顶,那是因为他们两个同频共振了,产生了共同的认知。

我只能是点到为止,就如《庄子》中那个轮扁斫轮的故事一样,尽管我不是轮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紫砂壶   堤岸   神鬼   外行   路子   演义   情节   思维   欲望   读者   文字   事件   人物   人生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