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躲避天敌,它吃掉了自己的脑子!最后变成了植物

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一直在进行着它的优胜劣汰。

动物们为了躲避天敌的追杀,可谓是进化出了各种各样的本领。

比如,当壁虎在受到惊吓时,只要一碰到它,它的尾巴就会立即断掉,壁虎也就乘机逃跑了。

这种现象,在动物学上叫做“自割”。

因为折断的一段尾巴里有许多神经,它离开身体以后,神经并没有马上失去作用,所以还会摆动,起了吓唬作用,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为了躲避天敌,它吃掉了自己的脑子!最后变成了植物

Tips1;“断肢自救”的现象在大自然中经常发生,除了壁虎,蜥蜴,这种现象在双翅目大蚊科昆虫中也比较普遍。

再比如,变色龙的肤色会随着背景、温度和心情的变化而改变,雄性变色龙会将暗黑的保护色变成明亮的颜色,以警告其它变色龙离开自己的领地;有些变色龙还会将平静时的绿色变成红色来威吓敌人,从而保护自己免遭袭击。

而海参就更加厉害了,它们在遇到危险或敌人时,会吐出很多白色黏黏的条状物,这些条状物,就是海参的内脏。只要受到惊吓,海参就会把身体内的肠子、肝脏以及大量的体腔液丢掉,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迷惑、恐吓敌人,还能减轻自身的体重。当内脏喷出时会产生一种反冲力,这种反冲力能够帮助海参快速逃跑。

为了躲避天敌,它吃掉了自己的脑子!最后变成了植物


Tips 2:海参的再生能力很强,若将海参的肉刺切除,5~7天后在切除的部位会再生出小的隆起,这些小的隆起经过30天就可以长到1~2毫米。

吃掉自己脑子的动物

有一种动物,却反其道而行之,偏偏不走寻常路。

它们不仅吃掉了自己的脑子,还将自己变成“植物”,最后成为了餐桌上的食物。它就是“逆进化”的——海鞘。

住在沿海地区或喜欢吃海鲜的朋友,应该对海鞘这道美味不陌生。

海鞘又名“海凤梨”、“海菠萝”,北方一些沿海地区也会把它叫做“海奶子”。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刚出生的海鞘,长得像小蝌蚪一样。那时它们的身体内部有着各种器官,消化系统和大脑都在线,并且还可以自由活动。

为了躲避天敌,它吃掉了自己的脑子!最后变成了植物


tips3:海鞘喜欢寒冷的环境,广泛分布在世界上寒带或温带的各大海洋里,是种非常常见的海洋生物,全世界大概有3000多种海鞘。

海鞘的尾部长着一条脊索,属于脊索动物。

先给大家普及下什么是脊索动物。

脊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高等的一门,也是发展最成功的一类。

其共同特征是在其个体发育全过程或某一时期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鳃裂,这也是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

脊索动物包括尾索动物、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

为了躲避天敌,它吃掉了自己的脑子!最后变成了植物


tips4:现存的最低等脊索动物,如海鞘、文昌鱼等,由于体内还没有坚硬的骨骼,至今还没有发现它们的化石祖先。

上面提到的海鞘,就属于脊索动物中的尾索动物,而我们人类,就属于脊椎动物。

这么想想,海鞘和人类似乎还沾点关系。

甚至也有人指出,人类和海鞘曾有着共同祖先。

但就现在的进化而言,人类和海鞘的等级就差很多了。

毕竟,脊索动物中,尾索动物属于最低的一级。

虽然海鞘拥有尾索,但是,海鞘的尾索只能短时内存在。因为新出生的海鞘,需要在12个小时之内游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找准位置之后,便把这里作为“老巢”,从此固定在这里不再动弹。

等落地之后,海鞘就开始进行它的“逆行变态”了。

为了躲避天敌,它吃掉了自己的脑子!最后变成了植物

tips5:尾索动物是最低等的脊索动物,与高等脊索动物存在着演化上的亲缘关系,两者可能都是从类似海鞘幼虫型营自由生活的共同祖先--原始无头类动物演化而来。

什么是逆行变态

所谓“逆行变态”,简单来说,就是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构造,让自己的形体变得更为简单。

这个时候,海鞘先会把自己作为动物标志之一的尾索给抛弃掉,然后它们又会将神经索退化成神经节,再从体内分泌出属于纤维素的被囊素包裹身体,让自己看起来更像是植物。

经过“变态发育”之后,原本还可以在海里自由活动的海鞘,就只能像海底植物一样“虚度光阴”了。

这个时候的海鞘,不游动也不摄食,而是通过其出水孔和入水孔不停地吸水和排水,由鳃摄取水中的氧气,由肠道摄取其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来吃,从而维持生命。

为了躲避天敌,它吃掉了自己的脑子!最后变成了植物


tips6:海鞘成年后常年附着在岩石和船底底部,而深海中的海鞘以浮游生物为食,浅海中的则以动物的粪便和分泌物为食。

这还不是最厉害的,海鞘的“变态”还在于,对于已经没有用且耗能高的大脑,它们会把大部分直接当成发育的养分给吃掉,只留下一部分脑子控制内脏和呼吸孔。

这时候的海鞘,外形看着像茄子或花朵,并且会长年累月固定在船底或者海底礁石上一动不动,已经和“植物”没啥区别。

不过,将自己固定起来,也存在一定好处,比如,由于在原地不能动弹,不容易引起注意,这让海鞘可以躲避很多捕食者的猎杀。

不过,还是会有一些动物以海鞘为食。

所以,在海鞘“逆行变态”的过程中,它们也保留了一定防御机制。就是遇到危险时直接喷射自己的内脏。

为了躲避天敌,它吃掉了自己的脑子!最后变成了植物


tips7:海鞘除了会消化掉自己的大脑,也包括其他身体部位:尾巴、原始眼睛、脊索(脊柱结构)等,然后分泌出一种类似植物的纤维质,进行伪装。

早年,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动物学家申卡尔和戈登,在对一种名叫“Polycarpa mytiligera”的海鞘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能像海参一样通过喷出内脏,包括胃、肠和部分直肠,进行保命。

因为很多鱼类不喜欢内脏,所以当海鞘喷射内脏的时候,大多数鱼类都会嫌弃地躲开。

并且,通过喷射内脏,还能起到恐吓敌人的作用。

随后经过多次研究,研究人员发现66个海鞘样本中,有47%会喷射内脏。

为了躲避天敌,它吃掉了自己的脑子!最后变成了植物

8每个海鞘平均16秒后就会这么做,而喷出的物质长度平均约为海鞘的消化道的一英寸或一半。

内脏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说不要就不要呢?毕竟对于一般的动物而言,没了内脏就等于死亡。

但海鞘却很特殊,因为它们的内脏能重生。大概12天,海鞘就可以长出新的内脏。

因此,海鞘这个强大的修复能力,也成为科学家研究的目标。如果能够破解其中的奥秘,或许人类的医学技术将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

另外,海鞘的研究价值还体现在它们的“逆行变态”中。

我们都知道,自然界中大部分生物的进化,都是朝着更高级的方向进行的。但是海鞘这种发育方式,本质上是一种退化。

为了躲避天敌,它吃掉了自己的脑子!最后变成了植物

9逆行变态是脊索动物在经过变态后失去一些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的现象,有时候也称为退化变态。青蛙也是一种变态发育动物。

虽然海鞘是脊索动物,但海鞘成体的形态结构与典型的脊索动物有很大差异。并且它们还改变了生活方式,开始贴在岩石上,靠过滤海水为生,不再四处漫游。

身体前部长出了突起,体内发生了变化,脊索消失了,其他的一些重要器官也消退或萎缩,也产生出被囊等,还耗竭了自己的脑。

雌雄同体

在进化上,它不是前进而是倒退了,它从有脊索变为无脊索,这种“逆行变态”现象,在动物界是罕见的,因此,海鞘在研究和解决脊索动物的起源问题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为了躲避天敌,它吃掉了自己的脑子!最后变成了植物

10海鞘已经存活在地球上5亿年之久,它们在野外的寿命是7到30年,这说明它们的“逆行变态”生存方式存在合理。

除了将自己从动物变成“植物”,海鞘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雌雄同体。

所谓雌雄同体,是指在一个生物体中雌、雄性状都明显的现象。动物与植物都有雌雄同体现象。

比如,大西洋扇贝,它们主要生长在北美洲沿海一带,雄性扁贝会在水底漫游,直到最后找到合适的配偶。然后,就偷偷伏在雌性扁贝的背上,过不了多久,这个雄性扁贝就会失去生殖器变成雌性扁贝。之后,另一只雄性扁贝又会伏到它的身上,再转化成雌性。

为了躲避天敌,它吃掉了自己的脑子!最后变成了植物

11雌雄同体的动物大自然中有几十种,他们分为有雄有雌,或者时雄时雌性。蚯蚓和蜗牛,是雌雄同体动物,水母、血吸虫和乌贼等,是雌雄异体动物。

我们熟悉的蜗牛也是雌雄同体。蜗牛的雄性生殖器官里有一只装满蜗牛卵的小囊,它可以随时发射细细的骨质导弹。当两只交友意愿强烈的蜗牛拥抱在一起时,它们就会把箭射进对方体内,互相交换精子。

除此之外,藤壶、清洁鱼、蚯蚓、蛞蝓、黄鳝等等,也都是常见的雌雄同体动物。

一般而言动物结构愈是复杂,进化愈是高等,则其分性的特征愈是鲜明。

但人类同样存在雌雄同体现象,发生率大约为0.018%。

为了躲避天敌,它吃掉了自己的脑子!最后变成了植物

12 通常,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XY所决定,具有XX染色体的人发育成为女性,具有XY染色体的人发育成为男性。雌雄同体人在染色体层面一般同时具有双性染色体,例如XXY。

作为雌雄同体的海鞘,是既能当爹,也能当妈。也就是说,它们既可以产生精子也可以产生卵子。不过,它们不能通过自己给自己受精进行繁殖,因为精子和卵子成熟的时间不一样,必须要有另外一株海鞘配合繁殖才行。

海鞘的繁殖

当然,如果实在找不到可以繁殖的对象,成熟的海鞘也是能努努力,进行无性繁殖的。

这个时候,它们会以“发芽”的方式长出一个小海鞘,就像树枝分杈一样。小海鞘附在母体上发育成熟之后,就可以脱离母体,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了。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无性繁殖出来的新海鞘不具备母体那种无性繁殖的能力。必须要通过有性繁殖才能衍生下一代。

为了躲避天敌,它吃掉了自己的脑子!最后变成了植物

Tips:无性繁殖不涉及生殖细胞,不需经过受精过程,直接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形成新个体。无性繁殖在生物界中较普遍,有分裂繁殖、出芽繁殖、孢子繁殖、营养体繁殖等多种形式。

尽管无性繁殖存在一定的限制,但海鞘还是凭借着自己特殊的繁殖方式,很快地遍布了全球

并被人类当做食物发现。

说到海鞘被当做食物发现,还有一些故事。

发现海鞘

因为一些海鞘会附着在船体上,增加船体底部突起,降低船体的流线型,导致船速降低、燃料耗用增加,所以在航海者眼里,海鞘并不受欢迎。

并且,因为海鞘的外形有些奇怪,最开始的时候,人类甚至觉得,这是一种有害的海洋生物。

可是后来,人们突然发现,这种胖嘟嘟看着像菠萝的海鲜,有着清爽而甘甜的口感,味道还挺不错。

为了躲避天敌,它吃掉了自己的脑子!最后变成了植物

Tips:海鞘的颜色很多,可以是绿色、黄色、红色、橙色、粉红色、蓝色、棕色或白色,生吃的海鞘,味道甘甜,伴有苦味,而且腥味比较重。

除了好吃,海鞘的营养价值还很高。有检测发现,海鞘中含有19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虽然与淡水鱼、某些海洋生物相比,海鞘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不高,但其牛黄酸的含量却非常丰富,达到了20.20mg每100g。

并且,海鞘至少含6种脂肪酸,其中5种为不饱和脂肪酸,EPA+DHA比淡水鱼、海产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都高。

因为DHA和EPA属于较为珍贵的营养素,你能看到许多婴儿奶粉中就添加这种成分。

它们能帮助调节人体内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并且还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适当的补充DHA与EPA对降低胆固醇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另外,这两种成分也可以避免血栓以及动脉硬化的形成,对人体的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为了躲避天敌,它吃掉了自己的脑子!最后变成了植物

Tips:海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经研究发现,某些海鞘脂溶性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降血脂活性,它也是降血脂的天然药物或功能食品的新资源,具备较好的开发利用潜力。

因此,海鞘不仅很快被端上了餐桌,还被制作成了保健食品,用以平衡人体的营养。

现在,我们能在世界各大洋中找到海鞘的影子,从潮汐到千米以下的深海都有它的足迹。

由于海鞘喜寒,主要生存的地区都在寒带或温带,热带地区较少并且个头也较小。

可食用的海鞘只有一到两种,在日本宫城和岩手两县,有大面积养殖。

产季在每年的6~8月,被称为“东北珍味”。

结语

为了躲避天敌,它吃掉了自己的脑子!最后变成了植物

Tips:韩国最常见的美食就是海鞘拌饭以及海鞘刺身,剖开后像百香果,里面是黄色的,吃的也正是黄色部分。

这里得补充一句,虽然海鞘分布相对较广,但由于产季短产量小,还是比较珍稀。所以只有在日本、韩国、法国有较多的做为食材来食用,在国内相对少见,如果能吃到,也算是一种幸运了。

不得不说,海鞘为了从动物变“植物”,真的付出了太多。不仅牺牲大部分脑子,还退化了神经索。只是,它可能可万万没想到,自己最后却变成了人们餐桌上的食物。

不过,它们应该也不会多想了,毕竟脑子都已经没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脊索动物   脊索   植物   雌雄同体   变色龙   染色体   海洋生物   天敌   海参   雄性   内脏   脑子   现象   人类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