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玉作六器 苍璧礼天

礼玉

礼玉,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朝享、交聘、军旅等礼仪活动的玉器。这些器物被赋予特殊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即“藏礼于器”。

礼玉的产生源于奴隶社会统治阶级的等级差别,在众多礼器中,最知名的便是天子为礼祭天地四方之神所使用的“六器”——璧琮圭璋琥璜。《周礼·春官·大宗伯》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玉璧

六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为玉璧,古人认为天是圆的、青色的,故用苍璧祭天。其使用历史之长,从新石器时代一直沿用至今,出土地域之广,数量之多,是其他玉器所无法比拟的。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中,便是数量仅次于玉琮的大宗礼器。《尔雅·释器》曰:“肉倍好,谓之‘璧’。所谓‘肉’即边,‘好’即孔。”即玉壁为中间有圆孔的圆形板状体,边宽孔小。

1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的璧多用玉、石相间的材料制成,大而厚,制作古拙,往往薄厚不均、凹凸不平,璧面有切割琢磨的痕迹,边缘钝刃形,打孔常有错位偏斜现象,以素面为主。

视点|玉作六器 苍璧礼天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玉壁

2 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璧基本用玉制成,制作比较规整,璧体厚度基本相等,璧面琢磨较平整光滑,边缘圆角形中孔内壁光滑,无对钻痕迹。开始出现纹饰,大者多素面,小的有弦纹、云纹、龙、凤、鸟纹等。

视点|玉作六器 苍璧礼天

西周 玉璧

3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数量较前期稍多,有大有小,素面璧仍较多,开始出现双钩阴线勾出对称的花纹。战国时期玉壁出土数量多,制作精美,圆度精确,薄厚均匀,打磨光亮,璧的内外缘起边线,造型变化繁多,出现新形制——出廓璧,出廓部分多为镂空透雕,纹饰丰富,出现谷纹、蒲纹、勾云纹、卧蚕纹、兽纹等纹饰,及多纹饰组合璧。

视点|玉作六器 苍璧礼天

战国 玉谷纹璧


视点|玉作六器 苍璧礼天

战国 玉螭凤云纹璧


视点|玉作六器 苍璧礼天

战国 玉镂雕螭龙谷纹合璧


视点|玉作六器 苍璧礼天

战国 玉兽面谷纹璧

4 汉代

汉代出土玉璧数量多,基本沿袭战国时期的风格和特点,与战国相比,璧体较大、略厚、边缘略宽。纹饰仍有谷纹、蒲纹,但大而疏,出现刻文字璧、乳钉纹、朱雀纹。出廓、镂雕得到进一步发展,出廓部分变长、纹饰更精,璧本身只有简单的纹饰。汉代玉璧雕工和艺术风格都达到了创作顶峰。

视点|玉作六器 苍璧礼天

汉 玉夔龙谷纹蒲纹璧


视点|玉作六器 苍璧礼天

汉 玉镂雕谷纹﹁长乐﹂璧


视点|玉作六器 苍璧礼天

汉 兽首衔璧玉璧

5 宋元明清

汉代以后玉璧不再有发展创新,出土品少,主要是传世品。宋元时期少见,明清时期又兴盛,多仿战国汉代作品,制作较精细,纹饰以浮雕纹为主,但气韵不足,已失去礼器的性质。

视点|玉作六器 苍璧礼天

明 玉九螭璧正面


视点|玉作六器 苍璧礼天

清 青玉夔纹璧


视点|玉作六器 苍璧礼天

明 玉九螭璧背面


视点|玉作六器 苍璧礼天

清 白玉夔龙纹谷纹璧

6 玉璧的其他用途

玉璧作为礼器,除了祭天用途外,在周代六瑞中也有“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的说法,指不同爵位的官员持有不同纹饰的玉璧,作为身份等级的标志。其次还可作为配饰玉(尺寸较小)和随葬品,如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随葬了成组玉璧。

玉璧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器,其历史延绵了5000多年,具有极为旺盛的生命力,蕴含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具有弥足珍贵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

视点|玉作六器 苍璧礼天

向永红

国家注册珠宝质检师CGC

国家注册珠宝评估师CPVG

美国宝石学院应用宝石家GIA(AJP)质量工程高级工程师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珠宝)考评员、督导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教师

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云南省保山市南红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昆明四台《金玉满堂》栏目明星质检师

《中国翡翠》杂志专栏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保山市   薄厚   礼器   云南省   纹饰   新石器时代   宋元   昆明   大宗   汉代   战国   视点   战国时期   珠宝   边缘   时期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