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宝石优化处理的伪装


红宝石优化处理的伪装

“经过热处理的红宝石到底能不能买?”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也是一个我经常会被问及的问题。

其实红宝石的优化处理手段很多,不只是热处理一种,今天的课堂我就来说说红宝石优化处理的那些事儿!目前红宝石的优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热处理、染色、浸有色油、充填和扩散处理等。


01 热处理

heat treatment

红宝石的热处理历史很悠久,因为经过热处理的红宝石性质稳定、持久,所以早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绝大多数红宝石都是经过热处理的。

红宝石优化处理的伪装

正在对红宝石进行热处理的矿工

红宝石的热处理后的变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1.消减红宝石中多余的蓝色调

在高温(800~1900℃)中加热红宝石,让Fe2+、Ti4+离子对数量减少,从而去除多余的蓝色。

红宝石优化处理的伪装

热处理前后的红宝石变化

2.去除红宝石中的丝状包体或发育不完美的星光

在空气中将红宝石加热到1600—1800℃,冷却后金红石包裹体在高温下熔融,进入晶格与三氧化二铝形成固溶体,从而达到消除星光和丝状包体的目的。

红宝石优化处理的伪装

针状金红石包体开始融化

3.产生星光

在空气中加热红宝石,然后缓慢冷却,红宝石内以固溶体形式存在的钛分离形成金红石包体,从而产生星光。

▌热处理红宝石的鉴别

经热处理后的红宝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鉴别:

1.颜色

热处理后的红宝石颜色不均匀,会出现格子状色块、不均匀的扩散晕。

2.固态包体

红宝石内的低熔点包体,如长石、方解石、磷灰石等,在长时间的高温作用下发生部分熔解。

红宝石优化处理的伪装

锆石包体发生熔解

一些针状、丝状固态包体,随着溶解程度的不断加强转变成断续的丝状、微小的点状。

红宝石优化处理的伪装

金红石包体开始融化,变成断续的点状

热处理的红宝石的表面可见到一种白色丝斑,这是金红石被高温破坏后的产物。


3.流体包体

红宝石内的原生流体包体在高温作用下会发生胀裂,流体随之浸入新胀裂的裂隙中。

红宝石优化处理的伪装

热处理红宝石的愈合裂隙

4.表面特征

经过热处理的红宝石的表面会发生局部熔融,因而产生一些凹凸不平的麻坑。为了消除这些麻坑不得不进行二次抛光,二次抛光不能保证第一次抛光中刻面棱角的完整性,因而常使原本平直的刻面棱角出现双腰棱、多面腰棱现象。


02 染色处理

Dyeing

将劣质红宝石(颜色浅淡、有裂隙)放进有机染料溶液中浸泡、加温,使之染上颜色。

▌染色红宝石的鉴别

1.用沾有酒精或者丙酮的棉球擦拭宝石,棉球会被染色。

2.放大检查,可以发现染料在裂隙中集中的现象。

红宝石优化处理的伪装

残留在红宝石裂隙中的染料

3.由于染色红宝石染料仅分布于裂隙中而未进入红宝石的晶格,所以出现多色性异常的现象。

4.染色红宝石可能会出现由染料引起的特殊荧光——橙黄一橙红色荧光。


03 浸有色油

Coloured oil treatment

红宝石浸有色油可以改善它的的透明度和颜色,目前根据实验室的数据,在一些紫色带粉红的红宝石的内部发现了橙色油,注橙色油的目的释为了让红宝石的颜色变得更红、更鲜艳。

▌注油红宝石的鉴别

1.注油处理的红宝石,放大检查可以发现油充填后的裂隙有五颜六色的干涉色。

2.放大观察会看到有裂隙的地方出现“汗珠”,用热针试验会有油珠被析出。

红宝石优化处理的伪装

04 充填处理

filling treatment

红宝石的充填是将充填材料(硼盐、水玻璃、石蜡、高铅玻璃等)注入或填充到红宝石的裂隙中,以掩盖其裂隙,从而达到提高红宝石的透明度和改善红宝石颜色的目的。

红宝石优化处理的伪装

铅玻璃充填红宝石

▌充填处理红宝石的鉴别

1.注胶处理

红宝石裂隙内胶的光泽明显低于红宝石主体的光泽,裂隙较大时,针尖可将其内的胶划动。

用红外光谱仪测试,红外光谱中会出现胶的吸收峰。

2.玻璃充填

用表面反射光观察,红宝石裂隙内玻璃的光泽明显低于宝石主体的光泽。

红宝石优化处理的伪装

充填玻璃的红宝石内部的光泽对比

红外光谱仪检验会出现玻璃的吸收峰。

充填过程往往会在裂隙或空洞中留有气泡。

充填的玻璃在紫外光下一般呈惰性或弱的灰色荧光,而红宝石本身是红色的荧光。

红宝石优化处理的伪装

在短波紫外线下,玻璃呈现惰性,红宝石呈现红色。

3.铅玻璃填充

红宝石优化处理的伪装

铅玻璃填充红宝石之前、之中和之后

放大检查发现充填物为黄色透明物质,光泽明显高于红宝石主体的光泽,并存在大量气泡和小空隙。

红宝石优化处理的伪装

铅玻璃填充,出现气泡

在充填的裂隙上会呈现弱到中等程度的蓝一紫一橙红色闪光。

在高能短波紫外光辐射下,充填物具有强蓝色荧光,与红宝石的红色荧光对比明显。

红宝石优化处理的伪装

铅玻璃残留物

05 表面扩散处理

Surface diffusion treatment

在高温的条件下,让铬(Cr)离子进入红宝石的表面晶格,从而使那些无色或者浅色的红宝石产生红色的方法就是表面扩散处理。


▌扩散处理红宝石的鉴别

1.颜色

颜色不均匀,常呈斑块状。

2.浸入二碘甲烷观察

将经过扩散处理的红宝石浸在二碘甲烷中,用漫反射光观察,可见红色多集中于腰围、刻面棱及开放性裂隙中。

3.荧光

表面扩散处理的红宝石在短波紫外光下可有斑块状蓝白色磷光。

4.二色性

经过扩散处理的红宝石具有模糊的二色性,有时表现出一种特殊的黄色—棕黄色的二色性。

5.折射率

表面扩散处理的红宝石具有异常折射率,折射率值最高可达 1.80。

目前市面上的星光红宝石有可能经过表面扩散处理,所以在购买星光红宝石的时候要注意。

1.星光特点

星线完美、均匀,过于整齐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天然的星光红宝石的星线看起来就像是从石头内部发出来的,星线中间粗,两端比较细。

红宝石优化处理的伪装


红宝石优化处理的伪装

扩散处理的星光红宝石(上)和天然星光红宝石(下)

2.放大检查

放大观察可发现星光仅局限于样品表面。


06 铍扩散处理

Beryllium diffusion treatment

在高温氧化条件下,让铍(Be)元素进入宝石内部,以达到改变宝石的颜色和净度的作用。铍扩散虽然也需要高温的条件,但是与传统的热处理不同,铍扩散需要的温度要比热处理的温度高,铍扩散能使品质一般的红宝石变得颜色亮丽。

▌铍扩散红宝石的鉴别

经过铍扩散处理的红宝石,需要借助大型仪器来进行鉴别。

1.大型仪器

次离子质谱仪:天然红宝石表面铍浓度1.5—5ppma,经铍扩散的表面铍浓度为10—35ppma。如果Be含量在10ppma以上,则需要准确测试以确认是否为铍扩散处理。

等离子质谱仪和X射线荧光能谱仪测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发现,经铍扩散处理的红宝石中铍呈有规则分布,内高外低。

2. 看色域

将红宝石浸于高折射率(二碘甲烷)的液体中,可观察到扩散层,或愈合的裂隙。

红宝石优化处理的伪装

扩散层

3.锆石包裹体发生蚀变

高温下发生蚀变的锆石包裹体是铍扩散的重要标志。

4.放大观察金红石周围是否有蓝色晕圈

铍扩散处理的红宝石中的金红石包体周围会出现蓝色晕圈。

红宝石优化处理的伪装

金红石周围的蓝色扩散晕


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晶格   红宝石   铅玻璃   金红石   丝状   折射率   裂隙   染料   荧光   光泽   高温   星光   表面   颜色   玻璃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