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都要注意了!加大惩戒力度,降低“老赖”入刑门槛

“老赖不入刑,一切等于零”这句话道出了多少生意人的心声,辛苦打工一整年,老赖一跑回到解放前。

昨天,有代表提出建议,降低“老赖”的入刑门槛,一下子冲上热搜,网友们赞同连连。一直以来老赖就是生意人和打工人最深恶痛绝的对象,欠债不还、恶意失信已经成为社会中频繁现象,严重挑战着社会秩序。

这些人都要注意了!加大惩戒力度,降低“老赖”入刑门槛

“老赖”现象频发,引发社会矛盾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传统格律,如今“老赖”案例却屡见不鲜,各种变着法拒绝执行的手段也令人瞠目结舌,转移资产、假离婚、玩失踪......

这些人都要注意了!加大惩戒力度,降低“老赖”入刑门槛

“老赖”的泛滥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还会影响到社会风气和公序良俗。网络经常流传着恶搞段子“欠钱的是大爷,借钱的是孙子”、“如果要失去一个朋友,就借钱给他”等。有时候段子就出现在我们身边,现在就有一部分失信人员不因欠钱而愧疚,反以为荣,一些人还在网络上不断教唆他人如何不还钱、如何逃避处罚,冲击社会道德底线。

对于逾期的行为,许多机构会选择进行催收,但近年来,还衍生出“反催收”活动,甚至已形成“黑色产业链”,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金融稳定。在反催收机构的唆使下,部分老赖怀着侥幸心理,试图通过反催收来躲债逃债,最终不仅损失钱财沦为“老赖”,被贴上不光彩的标签,连累子女和家人。

“老赖”人数暴涨,逐渐呈现年轻化

公开数据显示,在2014年时,我国的失信被执行人员才8.7万,到了2019年,这个名单上已经有1590万人,足足翻了180倍。要知道东南亚国家柬埔寨的人口也只是1500万,足以看出我国老赖数量的庞大。

这些人都要注意了!加大惩戒力度,降低“老赖”入刑门槛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失信人员有低龄化趋势,这其中互联网众多的网贷平台“功不可没”。除了手持几张信用卡之外,各大移动互联网平台上都少不了借贷渠道,随着大消费时代的来临,很多人尝到的买买买的甜头,还款日来临之际,却发现自己没有还款的能力,拆了东墙补西墙,还款成了恶性循环的过程。

央行披露的一组数据令人震惊,2020年第三季度信用卡逾期半年的总额超过906亿,环比增长6.13%,倘若人均欠款5万元的话,那就是大约有180万人逾期未还款。失信人员越来越多的情况,不仅与企业商家相关,更是社会环境过于宽松,大众超前消费意识泛滥的综合结果。

惩戒力度继续加大,能否减少“老赖”

众所周知,一旦纳入失信人员名单后,不能贷款、不能坐高铁、不能买房,子女不能当公务员、当兵,也不能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但的确有些老赖有恃无恐,对于法院生效的判决也拒不执行,就是认为刑法管不了他们,其他惩治措施他们也不在乎。

这些人都要注意了!加大惩戒力度,降低“老赖”入刑门槛

所以人大代表提出了降低恶意失信人员的入刑门槛,使法律这一最后惩治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2020年12月,相关部门就出台了《指导意见》,提出会进一步健全失信行为的惩戒机制,对老赖的惩治力度只会越来越大。

秦丝提醒各位老板应良性消费、诚信经营,切莫挑战法律底线,更不要抱侥幸心理。平常多提高经营方式和理念,万不得已也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不要一不小心成“老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柬埔寨   门槛   力度   欠债还钱   被执行人   段子   侥幸   底线   信用卡   子女   恶意   手段   人员   我国   社会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