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戈尔小说,到今日三个女人的故事,看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

2010年,蓝灯书屋将印度著名诗人与教育家泰戈(1861-1941)用孟加拉国文所撰写的三篇小说翻译出版。书名叫做《三个女人》,三个故事都是以女性为主角。

从泰戈尔小说,到今日三个女人的故事,看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


选集中的第一篇小说《破巢》发表于1901年,当时40岁的泰戈尔正值人生事业转型期。他已在英国完成教育、返乡管理祖业,有妻有子的他投入诗歌与民歌创作已近10年。《破巢》是他创作的第一篇小说,描述女主角Charulata已有了丈夫与家庭,生活看似完满,却忍不住爱上了活泼俊秀的表亲。这个无法见容于乡村生活秩序的爱情终究将Charulata带离了稳定。泰戈尔本人也是在1901年离开了祖传的庄园,搬到Shantiniketan创立了一所他理想中的学校The Mandir,知识的宝藏被自然环绕。靠着微薄的遗产年金,变卖物业与版税收入,加上一些皇族的资助,他得以从写作中所描写柏拉图式的孟加拉国乡村生活中,逐渐迈向实践与思索。

然而步入新生仅仅不到一年,他的妻子与两个孩子皆不幸离开人世。1905年,他的父亲逝世后,或许是以孤独作为养分,泰戈尔的文学创作更臻成熟,他本人也从事翻译与文体改写,使得阅读他作品的读者越来越多。1912年,他完成了《颂歌集》并在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英国殖民政府也在1915年赐给他骑士勋位(但1915年发生英军屠杀手无寸铁的印度民众事件后,他退还了此荣誉)。

跨越宗教与阶级的人性之情

《两姊妹》创作于1933年,《乔木》写于1934年。从1920年到1930年中期,泰戈尔开始试图将文学的入世精神赋予行动的话语。和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他醉心于印度传统的乡村社会精神,也希望能从中汲取对抗殖民的解药。泰戈尔利用他的知名度取得各种来自国内外的援助,希望拯救身处绝望与无知中的印度平民。他也曾经声援贱民,指责种姓意识根本是一种不正常的存在,并在剧作中安排了贱民英雄的角色。

1932年的泰戈尔或许处在一种剧烈的社会经济变动当中,他敏锐的诗人思维与孑然一身的生活,或许也令他更察觉到,整个命题的导向应该回到人性。我不清楚他对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几百年来的恩怨有何看法,但他在1933-34年间大量的创作,明确地告知读者他思想的转向。他开始跨越宗教甚至性别的藩篱,书写「他者」的故事,书写人性共通的情感、希望与苦痛。《两姊妹》和《乔木》正是这个时期当中的创作。《两姊妹》中的Sharmila见证了她的丈夫如何沉浸在财富所带来的物质享乐中逐渐盲目,眼见丈夫将所有对生命的激情都投注在赚钱上,最后甚至抛弃了家庭与道德的底限,迷恋上了Sharmila的亲妹妹。《乔木》中的Neeraja在明白自己的生命将如夕阳落尽时,她心中却对与她鹣鲽情深的丈夫产生了崭新的爱情。

尽管身边不乏追随者,泰戈尔终身没有再娶。身为一个将近百年后的读者,我无法完全体会当时女性的生命情境,但我想泰戈尔笔下那些对女性细致入微的描述,或许也有一些是来自于他本人在不同的生命时期情感的涌动吧。

那么百年之后印度当代女性的面貌又是怎样呢?听我讲三个故事,或许答案就在故事里面。

「我的三个女儿都念大学」

从泰戈尔小说,到今日三个女人的故事,看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


在喜马偕尔邦的Ujala,来自两个山头以外的T村庄。18岁那年,她接受父母亲安排嫁到Gamru村,生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她不喜欢那些祈祷丈夫长寿的仪式,正忙碌着在水泥钢筋平台外加盖三间房间,让她的儿女将来结婚后还能返家居住。每天,除了天亮前起床给丈夫煮茶、为丈夫和儿子做晚餐,习惯劳动的她还和雇来的工人一起用头顶搬砖。Ujala家里的房子太旧了,从未整修,还是最便宜的铁皮屋顶,每到冬天下霰(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华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霰又称雪丸或软雹,由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状的、有雪状结构的冰相粒子组成的固态降水,直径2-5mm,着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便是一阵叮叮咚咚地响。但Ujala的三个女儿都念了大学,最小的儿子现在高三。Ujala自己只念到十年级就辍学了,但她能说一口标准的英文,对山谷以外发生的事拥有无穷的好奇心。她有一双不同于村中其他人的褐色眼睛,纤细的身材,还有善于察言观色的神情。

「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从泰戈尔小说,到今日三个女人的故事,看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

出生、成长在Chattisgarth邦的Preeti和丈夫以及四个孩子,透过亲戚兼邻居的介绍一起来到Gamru村打工。他们租了村子里只用红砖和灰泥盖起来、没有任何修饰或安装卫浴厨房的便宜矮房,房东是一个孩子都移居到都市的老妇人。Preeti对生活的要求只有丈夫和孩子都平安,他们做的是盖房子的粗工,希望不要出任何差错使得身体受伤。她每周将每日1000卢比的工资存进银行,等2-3年工程结束之后,他们就可以在家乡买地,再卖给前来投资的厂商,像他们附近的村庄那些靠着卖地致富的人们一样。

Preeti从小没有机会上学,因此她要她的每个孩子都受教育。每天早上,她在全家人还沉睡时将大儿子唤醒,让他洗澡、穿上制服,再送他去学校。每天下午,则会带着最小的儿子到学校去接大儿子放学,给他买零食。Preeti在鲜艳的人造材质纱丽下穿了一双黑色的橡胶鞋,外罩一件快要磨破的毛衣外套,全身上下最显眼的,是发际线的红朱砂。当我数着一二三四,四个头发粗糙卷翘的孩子,Preeti骄傲地笑弯了圆眼睛:「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你花多少钱买这个尼泊尔姑娘?」

最后一个故事是一个长得像印度东北人的外国女人,喜欢隐身在不同的社会中观察人们的生活。某天她穿着印度朋友送的生日礼物:一套宝蓝色网纱料子绣上珠珠亮片的salwaar kameez,在一个男性朋友B的服饰店里和一群女性朋友聊天。一名高大、肥胖、颈上挂着几圈粗金条的男子走进,用一种令人作呕的眼光扫遍她全身,然后问B:「你花了多少钱从尼泊尔买来这个姑娘?有没有人口贩子的电话号码?」

从泰戈尔小说,到今日三个女人的故事,看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

B慌张地调转话题。那人离去后,她与其他女性朋友质问B为何不当场指责那个白目的男人?他摆摆手说:「买卖尼泊尔女人在印度是常态,她们可能是帮佣、非法的妾、娼妓,或者更多时候是同时扮演以上三种角色。你没有办法改变所有印度男人的想法,更何况是一个不要脸到开口问这种问题的男人,跟他多说根本是浪费时间。」她和尼泊尔女人,同样是在印度次大陆上流动,却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在尼泊尔大地震发生后,女性人口被贩卖的情况更加猖獗。根据Outlook杂志的报导,在尼泊尔,皮肤白、蒙古人种面孔的女孩是人口贩运最青睐的长相,运送出境后(通常是卖到妓院)掮客可以取得6至7万印度卢比的佣金。若是出口中东欧洲或澳洲,价钱更高,可拿到10至15万左右。

除了尼泊尔女性,还有年轻的孟加拉国女人、Kerala邦失业渔夫的女儿、Karnataka邦自杀农夫的女儿、Bihar邦或Uttar邦的人妖……一旦她们进入色情产业,她们就成为感染艾滋的高风险人群。

百年后的女性,愿你们更自由快乐

我想写一封信给泰戈尔,假如他在百年后的今天仍在某处继续创作,他会如何书写女性、看她们在当代人口流动与阶级松动的架构中活出她们的生命,以不同的心态与角色去追求她们的想望?我希望那些新的故事主角会比百年之前的Charulata自由,比Sharmila快乐,比Neeraja长寿,从而享有她自身智慧的果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泰戈尔   印度   孟加拉国   尼泊尔   长寿   女性   故事   乔木   姊妹   丈夫   人口   儿子   女儿   生命   孩子   今日   时尚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