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这个名字为什么不太像德语?又是怎么发展成国际大都会的?

「Berlin」这个名不太像德语,为什么?

柏林,这个名字为什么不太像德语?又是怎么发展成国际大都会的?

叔本华有一名言:「新的事物罕有是好的,因为好的事物不会一直都是新的。」对于每天都经历变化的现代人而言,这句话意味深长。追求潮流,忘记过去,是否就是真正的进步?可是所谓新的事物,是否就与历史毫无关系?显然不是。

自东西德统一以来,柏林再次成为德国的首都。相比起其他欧洲国家的首都,柏林是个还尚算年轻的城市。每个来过柏林旅客,大概都感受过城市的活力,城市时时刻刻都在蜕变,文化也相当多元。每年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都搬来柏林,人口年年增长。人人都知柏林是世界的大都会。不过,柏林起源自那里怎样?又是怎么发展成国际大都会的?

柏林,这个名字为什么不太像德语?又是怎么发展成国际大都会的?


要理解一个城市的起源,不妨先从他的名字入手:「柏林」(Berlin)这个名字其实是什么意思?如果学习过德语,对语言比较敏感,大概都会知道「Berlin」这个专名其实不太像德语,为什么?

追溯这个词的发展,它其实是源自斯拉夫语系。「柏林」一词源自西斯拉夫的「波拉布语」。在古波拉布语,「ber」的意思指的是沼泽或湿地,而「in」表示聚居地。因此,柏林的意思不外乎是:在沼泽或湿地的聚居地。在德国东部地区,有不少城市的名字也充满斯拉夫色彩,例如「Schwerin」。前德国现属波兰城市「Stettin」等。所以,柏林常常都被人说不是很德国。名者,命也,也不无道理。

哪里才是真的柏林?整个城市的中在那里?从地理的角度,现在柏林的中心点位于Alexandrinenstraße 13,邮政编号10969,位于十字山区,并不是米特区。倘若时光可以倒流,那么我们会找到另一个很不同的柏林。

柏林,这个名字为什么不太像德语?又是怎么发展成国际大都会的?


柏林成为德国首都的历史不算悠久。不过,城市起源却可以追溯至12世纪。当时,商人聚居在施普雷河两边,即是现今柏林的米特区。柏林并不是独立发展,而是与寇恩同属姊妹城镇,分别在河的两边。在2008年考古出土名物,估计柏林1183年起已经有人聚居。1230年,尼古拉教堂正式兴建,即是位于今天的尼古拉街区。直到1237年是两个城镇正式成立,寇恩有历史文献纪录下来。

可是,柏林要到1244年才有历史资料提到。后来,两个城镇在1307年正式组成联盟,共同处理内政与外交,甚至1360年加入当时商业联盟—汉莎同盟,是当时德国最大的贸易联盟,总部设置在吕北克,是德国文学家汤玛斯・曼的出生地。直到1400年代,柏林与寇恩人口约8500人,约1100间房屋,三个市政厅,三间医院、教堂、修道院。不过,柏林仍然是很荒芜的城镇,虽然有贸易的往来。即使到了1500年,柏林仍约只有12000人。

对比起现在柏林市中心亚历山大广场,人来人往的景象,也难以想象柏林可以那么的荒芜。不过,幸好柏林历史的原址都保留下来,去旅行时,尼古拉街区还可以看到当年的原址,完整保留下来。


柏林,这个名字为什么不太像德语?又是怎么发展成国际大都会的?

柏林逐渐变成大都会,要到了荷索伦家族的到来,建立了长达500年的统治,将柏林由荒凉的城镇变成文化的重心。特别是开明专制君主腓德烈二世,一般称为腓德烈大帝容许宗教自由,宣扬启蒙精神,柏林聚集了不同的启蒙主义者。音乐、艺术、哲学蓬勃发展,柏林今天看到很多不同宫室和建筑,都是从当时奠基下来。

令柏林变成大都会的开明国君,为何热爱法国文化?

柏林,这个名字为什么不太像德语?又是怎么发展成国际大都会的?


柏林逐渐变成大都会,要归功于荷索伦家族的统治,特别是一般称腓德烈大帝的国王腓德烈二世。他在任期间,一直奉行「启蒙专制主义」,容许宗教自由、吸纳移民、宣扬自由主义。柏林因此聚集不同国族的人,音乐、艺术、哲学在这段时间蓬勃发展,成为普鲁士的思想重镇。哲学家康德在他的著名短篇《答「何谓启蒙」之问题?》特别提到腓德烈二世,标榜他在位期间是启蒙的时代,公共理性充分发展,因而敬重他。


柏林,这个名字为什么不太像德语?又是怎么发展成国际大都会的?


1712年1月24日,腓德烈二世在柏林出生。父亲腓德烈.威廉一世自小施以严格的军事与宗教教育。不过,他的家庭教师却偷偷教他拉丁语、法语以及文学知识。1728年,腓德烈二世更学习长笛,自己也会作曲,音乐造诣很高。可是,与父亲的关系也逐渐恶化,肉体及精神都受到父亲的折磨。刚年过18岁,他便想过逃到英格兰,躲避父亲的操控,可惜最后失败遭到软禁,协助逃亡的将领遭到处决。直至1732年,软禁才终止,条件是必须要接受父亲安排的婚姻。尽管与父亲的种种冲突,腓德烈二世还是培养了对艺术、文学与哲学的兴趣。这也解释后来他当政期间,对法国启蒙思潮特别重视。

1740年,他正式继位,任内将普鲁士重新改革。腓德烈二世特别重视法国文化。因此,普鲁士学术院的学者,特别关注法国启蒙思想的研究,希望普鲁士也走上启蒙的道路。学院这时关键的代表人物,包括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狄德罗、康德、文学家莱莘等。后来,直到二十世纪,物理学家马克思.普朗克与爱因斯坦都是学院的成员,可见影响的深远程度。学院原址至今仍然保留在菩提树下大道,现作柏林国立图书馆,开放予公众。柏林成为文化之都,也并非仅仅是这个世纪的事。

有趣的是,腓德烈二世虽然是普鲁士的国王,可是一直都觉得很遗憾自己的母语不是法语,可见对法国文化的热爱。1736年8月8日,他已开始与伏尔泰通信。当政后,他甚至多次邀请他来访,作学术交流。伏尔泰分别在1743年、1750至1753年到拜访腓德烈二世。在他的回复腓德烈二世的信中提到:「在陛下的庇荫底下,柏林将成为德国的雅典,(甚至)也许会成为欧洲。」两人的书信交往,后来结集出版。腓德烈二世偏爱法语多于德语,书信来往多用法语为主。他自己的写作,多达30卷的著作。

不仅在柏林,腓德烈二世在1745年下令兴建了世界的闻名的洛可可式(Rokoko)建筑——「无忧宫」与「新宫」,后者成为今天波茨坦大学的校址。因为对宗教信仰宽容,在柏林市中心兴建了罗马天主教「圣希维斯主教堂」。柏林是新教改革后的重镇,对不同宗教也采取宽容的态度。伏尔泰视腓德烈二世为「反马基维利主义者」,国家的统治必须采取启蒙的原则;统治者是国家的第一个仆人,必须时刻为国家的福祉为先。


柏林,这个名字为什么不太像德语?又是怎么发展成国际大都会的?


1786年8月17日,腓德烈二世在无忧宫与世长眠,这位普鲁士的开明国君身后并无子女,由他兄弟的儿子继位。柏林在他身后,并非一帆风顺走上康庄大道,往向的一个世纪,走上一场风云变色的变革。

因为穷困,全世界首间大学在柏林诞生

美国史丹福大学的校训是「自由之风飘扬」。不过,引人注目的是,这句校训用的竟然是德语,而非英语。史丹福大学是美国甚至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自由学风吸引莘莘学子慕名而来。可是为什么校徽上用的竟然是德语?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与德国属于敌对的状态,这个德语的校训都引起争议。追本溯源,要回到二百多年前的德国柏林,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大学的发源地,史丹福大学正是受了它的影响。

柏林,这个名字为什么不太像德语?又是怎么发展成国际大都会的?


1806年,法国拿破仑的军队逐渐向着普鲁士推进。法军来到耶拿的城外。无独有偶,黑格尔正在耶拿埋头苦干完成哲学史其中一本最重要的著作——《精神现象学》。普法战争令黑格尔的手稿散乱得像堆彩券。普鲁士军队对抗当时横扫欧洲的法国军队,仅是维持了一个下午,便一败涂地,落荒而逃。黑格尔看到拿破仑进入耶拿城的英姿,惊叹他是「世界灵魂」的展现。拿破仑的进城,对黑格尔而言,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必须靠德国哲学来完成。这个比喻也似乎预示了德国精神文明的发展。

因为战败,整个普鲁士丧失了三分之二的国土,还要偿还巨大的战争赔款。受战争摧残,拿破仑勒令关闭不少德意志境的大学,防止大学成为反法的基地,令本身已经没有活力的大学教育雪上加霜。当时,柏林虽然是普鲁士首府,可是却没有一所大学。离柏林最近的大学在奥德尔河畔的法兰克福。普鲁士国王意识到,国家已积弱到需要改革。可是,改革不仅是富强兵,而是要从根本上出发。国君得知,普鲁士富强只有一条出路:教育。

普鲁士国王腓德烈.威廉三世认为,普鲁士之积弱,并非纯粹兵不利,战不善,关键是教育的不足。因为穷困,所以才要办教育,没有一个国家因为办教育而穷困,没有一个国家因为教育而亡国。威廉三世甚至说过:「国家必然通过精神力量,来弥补其躯体上的损失。」

柏林,这个名字为什么不太像德语?又是怎么发展成国际大都会的?


正当向法国偿还战争赔本时,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大学就在柏林诞生。创立柏林大学的是哲学家与语言学家威廉.洪堡。在华语世界,他的名字听来相对陌生,即使在德文世界,名气也不及他的弟弟亚历山大.洪堡。然而,现在世界上任何一所现代大学,几乎与他的教育理念紧扣:教学与研究并重。的确,大学的研究活动并非洪堡首创。不过,洪堡的贡献在于,他将大学的研究与教育变成体制,由国家的支持。现代大学的发源地不在英国或美国,而是现在德国首都柏林洪堡大学。甚至现代的博士制度,都是发源于此。在大学的主楼的走廊,墙上挂着不少学术成就卓越的学者,其中有29位拥有共同的身份:诺贝尔奖得主,包括爱因斯坦、薛丁格、普朗克。

柏林,这个名字为什么不太像德语?又是怎么发展成国际大都会的?

国王捐出自己的豪华宫室,最后的家当作大学校舍。洪堡临危受命,筹建柏林大学,同时他也要求,国家有义务支持教学与研究,但是国家却无权干涉大学教学与研究自由,无权对学术作审查;大学也不是职业的训练所,大学只是为了学术本身,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心灵转化。国家需要提供免费教育,国民接受教育则是义务。正是因为教育,国家才会富强,正是因为教育,发达的不只是物质文明,精神层面也是。

时至今日,柏林洪堡大学经过了一二次大战,依然屹立在市中心的菩提树下大道。决定城市的命运,往往都不只是物质条件,而是内在的精神力量。二百多年后,很多人或许都忘记了洪堡,忘了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大学在那里。洪堡提倡大学的学术自由,不为政治服务,对很多人而言,是曲高和寡。不过,大学没有学术自由,即等于是大学的死亡。一所没有灵魂的大学,败坏的躯体存在又有何意义?

三言两言当然无法将整个柏林的历史文化呈现。城市变迁并非一朝一夕,城市是历史遗下来的产物。要摧毁一个城市很容易;要建立一个城市可能要几个世纪,甚至更长的时间,柏林也不例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德语   大都会   普鲁士   国君   黑格尔   开明   拿破仑   法语   法国   德国   这个名字   精神   自由   国家   城市   时尚   大学   国际   柏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