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裁1.0:汉服剪裁分析(下)


编者按

汉服剪裁分阴阳

平裁是阳定款式

细节是阴增褶削

莫忘纱向成衣裳


昨天的推送大家都学到了汉平裁的知识了吗?那我们今天就带领大家看一看汉服的立体结构吧!

汉服如何能做到仙袂飘飘又适合人体,如何能以轮廓线显示人体曲线、提升衣着气质?奥秘都在方寸之间~

那么,敬请各位看官收看今日推送,一起来学习立体构造与纱向如何运用吧!


汉服局部的适体结构

在对布料铺平剪裁出最基本的裁片之后,因为人体是立体的、有厚度的、有曲面的,所以需要局部处理达到人体舒适和款式效果要求。


局部处理主要有以下三种处理方式:增、褶、削。




增即增加布料。在汉平裁解决汉服基本外形后,增加一些小布料的做法。


“增”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结构上需要,又可分肉眼可见的“阳增”,不显眼的“阴增”。


阳增,比如深衣中的小腰,在塑造衣服形态上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汉裁1.0:汉服剪裁分析(下)

图源 沈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江陵马山楚墓对龙凤纹大串花绣绢绵衣(N-14)文物图

及结构图,红圈内即是小腰


明代服饰中常见的“摆”(包括明摆暗摆),也是增的一种表现形式。


汉裁1.0:汉服剪裁分析(下)

图源网络

明代文物图片


阴增,在视觉上不明显,比如马王堆袍服的立体构造,是很隐形的“增”,琥璟明在《先秦两汉时期的服装立体构造手法》中已经把江陵马山楚墓的明立体与马王堆袍服的暗立体详细述说,因此不再赘述。


汉裁1.0:汉服剪裁分析(下)

(图源 汉晋衣裳/汉晋衣裳编委会)

琥璟明《先秦两汉时期的服装立体构造手法》


在后世衣裳成为主要款式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到很多文物的下摆均为圆弧形,就是为了适应上身的圆形轮廓。比如这件明代上衣的圆下摆。


汉裁1.0:汉服剪裁分析(下)

图源 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 摄影:茶茶


二是意义上的需要,这种是古代常用的吸收外来文化的办法。

比如襕衫,下摆处有一道横襕。襕衫来源的说法比较多,加“襕”便是为了符合汉族“深衣”要求而增加的部件。

另外一种在意义上的增,是尺寸上的放大,以明代交领衣为例。

交领,其他民族也有,但同样的领型到其他民族时,更加紧身短窄,如壁画所示:


汉裁1.0:汉服剪裁分析(下)

图源 地球知识局

反映蒙古文化的壁画


可见,在其他民族的交领衣,依然保持着紧身狭小的民族特色。而明代汉族交领衣的尺寸,孔府旧藏蓝湖绉麒麟补女短衣(图源 斯文在兹——孔府旧藏服饰)则完全是宽大的尺寸,通袖232cm,身长63cm,腰宽59cm,袖宽36cm。


汉裁1.0:汉服剪裁分析(下)

仿制衣穿上效果

汉裁1.0:汉服剪裁分析(下)

(试衣者身高160cm,体重60kg,图源作者自摄)

可见,尺寸的放大,哪怕是相似的款式也有不同民族风格之分。




褶在历代汉服制作中随处可见,特别是褶裙,几乎贯穿整个汉服发展史。

衣褶虽然打褶方式不同,外观差别也大,但都是布料重叠后散开的放射效果。衣褶的位置通常在裁片中间,有时起到类似西裁省的作用。


汉裁1.0:汉服剪裁分析(下)

(图源 中国丝绸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南北朝绞缬绢衣 腋下打褶


汉裁1.0:汉服剪裁分析(下)


明代也有不少衣服身上打褶,比如这件文物,在胸前身后均有肩褶。


汉裁1.0:汉服剪裁分析(下)

(图源 福州南宋黄昇墓 福建省博物馆编)

烟色罗洒金双凤穿牡丹褶裥裙


汉裁1.0:汉服剪裁分析(下)

(图源中国丝绸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曲水如意云罗裙 江西九江荷叶墩黄氏明墓


汉裁1.0:汉服剪裁分析(下)

(图源 福州南宋黄昇墓 福建省博物馆编)

黄褐色花罗两外侧开中缝合裆裤 在裤子两侧打褶


汉裁1.0:汉服剪裁分析(下)

(图源 见图)

抹胸上的打褶




削在汉服剪裁中的意思,即对衣料作削幅。不同时代的文物,很好地解释了“削”在汉服中的运用。


汉裁1.0:汉服剪裁分析(下)

图文均引用 贾玺增 李当岐 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上下连属式袍服研究

江陵马山楚墓素纱锦袍N1

从裁制技巧和功能方面分析,素纱锦衣上身腰缝和后背腰缝处采用斜裁的目的是为了从后中缝和横腰处分别去掉一个15度夹角的量,相当于现在表现体形特征的“省”的作用……一方面使上衣形成15度落肩,既方便人体运动,又更接近人体自然姿态;另一方面,在收缩腰部同时,等于相对扩大了胸围部分的量。这是非常智慧、合理的一种设计。


汉裁1.0:汉服剪裁分析(下)

汉裁1.0:汉服剪裁分析(下)

(图源:东周楚服结构风格研究 张玲)

秦裙削幅示意


汉裁1.0:汉服剪裁分析(下)

(图源 福州南宋黄昇墓 福建省博物馆编)

南宋 黄昇墓出土两片裙,裙上部尺寸均略小于裙下部(即削),以契合女子腰细臀丰的体形


汉裁1.0:汉服剪裁分析(下)

(图源 高格/细说中国服饰 内襟“削”一部分)

圆领大袖衫,明 江苏扬州出土实物


削在汉裁中的作用为通过对布料的剪除,作用为适应人体曲面,或便于运动,或达到表面平整。


总结:

汉服局部的适体结构,是汉裁中的阴,不影响汉服主要款式和特征,一件汉服没有这些细节处理也不影响其成为汉服,主要服务于人体,是为穿上身后能更好地适应人体,穿着者更舒服或者为达到某个局部效果而存在。



谈谈纱向


纱向指面料的经纬,在具体剪裁中会涉及到直纱和斜纱,在历代出土的汉服文物中,正裁(布匹以纬向裁断,获得矩形直纱裁片)是无可动摇的主流裁法,以形成端庄典雅的服饰风格。

但这并非说明先人对直斜纱向没有了解,相反,祖先在制衣时,对此早有认识,典型代表先秦两汉时期出土的深衣实物,上身为直纱,而下裳、缘边为斜纱,充分利用了斜纱的弹性,想必穿着时随身性相当好,不会影响人的活动。

可见,在把握正裁的同时,细节上考虑纱向亦是汉服的制衣之道。



写在最后


文章很简略,很多细节并没展开,比如说,就领子而言,有外加领缘、内出领缘、领抹花边装饰、护领、细领缘宽领缘(领子比例)、y领的“如矩”视觉效果……

汉裁是个非常大,实用又详细的学科,扩展开来能写一本厚厚的书。文章所写的概念中,“适体结构”这词借用于张玲《东周楚服结构风格研究》第96页,并根据历代汉服剪裁上的共性对其意义更加扩大。

“削”这字亦参考自此书第86页。面对浩瀚的历代汉服文献实物,谁都会觉得渺小,能力有限,诚心诚意倾听大家对汉服剪裁的看法,指出错误和不足,让汉服剪裁能总结得更好。

剪裁是服装的基础,要发展现代汉服,离不开总结历代汉服剪裁上的共性,在了解汉裁之后,配合现代汉服团队的理论成果一起使用,希望能让汉服这传承千年的服饰文化在这个时代获得新的生机!


作者:现代汉服

审阅:现代汉服

编辑:悦翎

平中交右 宽褖合缨

古衣今裳 与时偕行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现代汉服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剪裁   东周   马山   江陵   袍服   南宋   明代   布料   历代   局部   文物   博物馆   款式   人体   结构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