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创歌剧出现了大跃进

中国原创歌剧出现了大跃进

歌剧一般被人看成为阳春白雪,真正去剧场看歌剧的人,尤其是美声唱法的歌剧,听众就更少。虽然听歌剧的人不多,但原创歌剧的创作出现了井喷的局面。大量的歌剧创作出来,大多数国人听到没有听说过。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名著,但你知道,已经有了歌剧版。今也有了歌剧版,敦煌的《莫高窟》 也被演绎成了歌剧。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中国也变成了歌剧。你听说过,原创歌剧《山村女教师》吗?或者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歌剧版?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如京剧《赵氏孤儿》有了歌剧版。一句话,近年来出现的歌原创剧数不胜数。

如果把这些年来排演的歌剧,大大小小加起来,不考虑传统戏曲,仅仅是歌剧,可以用下饺子来形容。其数量超过很多人的想象。在题材上,我们可以看到主创人员的小聪明。为什么要把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改编成歌剧?或者为什么要改编《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马向阳下乡记》?是不是创作人员江郎才尽?

中国原创歌剧出现了大跃进

众多剧目都偏重人物题材,如《西施》、《鉴真东渡》、《楚霸王》、《林徽因》、《方志敏》、《马可波罗》、《田汉》、《汤显祖》、《贺绿汀》、《岳飞》、《萧红》、《孔子》、《包青天》、《貂蝉》、《苏武》等等。历史人物占了歌剧题材的一大半。香港2013年搞了《萧红》,2018年中央歌剧院也搞了一个《萧红》。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怪事。2016上海已经排演了音乐剧《梦临汤显祖》,演出了7场,但不久又要搞一个歌剧《汤显祖》。照此下去,中国的名人迟早每人都会有自己的一部或两部歌剧!

面对如此大量的歌剧出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原创歌剧出现了大跃进。其特点是,大大小小的机构都在搞歌剧。歌剧院搞歌剧是理所应当,但北京大学也居然搞了一部歌剧歌《青春之歌》,创作团队是北大的歌剧研究院。其他院校也不落后,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搞了原创歌剧《运之河》,青岛大学歌剧艺术中心搞了原创歌剧《韩信》,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搞了原创歌剧《包青天》。

如此众多的歌剧,让人眼花缭乱。但谁来评价这些作品呢?媒体上一般对这些歌剧当然都赞美一番。不过在上演湖南省郴州市民族歌剧团创作的歌剧《陈家大屋》上演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歌剧创作的真相。媒体是这样报道的:“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精致典雅的大型原创歌剧《陈家大屋》历40天紧凑严格的排练后,于2018年8月30日在湖南郴州首演,接受国家艺术基金验收专家的验收,随后将开启全国巡演的模式。”

原来歌剧需要验收,这就是当前艺术创作的尴尬。不过作为常识,我们知道,一个作品的好坏是看观众的反映,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是验收能控制得了吗?那么什么人来验收呢?验收的标准是什么?对这一切,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这些戏演出场次少得可怜!

2018年中央歌剧院推出歌剧《命运》,当年一共只演了2场,在2019年的3月演了2场,到目前为止一共才演了4场。歌剧《林徽因》从网上提供的信息来看,也只演了3场,包括其中一场在新加坡。如果用阳春白雪来形容这些歌剧,恐怕已经不够。这已经是阳春白雪中的阳春白雪啊!中国14亿人口,一出戏演3、4场,是不是太少了!

中国原创歌剧出现了大跃进

根据网络提供的信息,歌剧《赵氏孤儿》只演了3场,《骆驼祥子》7场,《静静的顿河》9场。歌剧《方志敏》自2015年首演以来,每年上演的次数不过5、6场。虽然网络的信息不全,但也足以反映中国原创歌剧演出场次太少。歌剧《方志敏》的命运还算好,至少每年都在演。而其它原创歌剧,在首演以后,就完全销声匿迹了。

很多原创歌剧都靠国家艺术基金来资助,如果只演几场,怎么收回创作成本?大众不得不问,为什么演出场次这么少?是作品的问题还是其他什么问题?如果是部优秀作品,为什么不演出?如果是质量问题,谁来承担责任?这钱是不是花得太随便了?这些都要给公众一个回答。

文艺创作是一个艰苦的工作。歌剧作为大型艺术作品,对剧本、音乐、舞美都对创作人员提出极高的挑战。现在歌剧出现了一哄而上的现象。全民搞歌剧能搞好吗?特别在作曲上。世界歌剧的成功都伴随着,没有普契尼和威尔第就没有意大利的歌剧辉煌。那么中国当代的作曲大师在哪里?(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莫高窟   青岛大学   马可波罗   音乐学院   歌剧   大跃进   中国   阳春白雪   歌剧院   场次   题材   演出   人员   艺术   国家   作品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