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导人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误导人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在戏剧界一直流传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很多人对这样的说话,顶礼膜拜,好像是中国戏剧艺术的绝对真谛。但这条看似真理的大道理,埋藏着一个巨大的误导。

人们一直挂在嘴边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仅仅说的是演员。但谁都知道,一出好戏,关键的是好剧本,好的作曲,还有好的导演。编剧、作曲、导演,这三者才是一出好戏的真正的铁三角。

中国戏剧这些年来,在慢慢地失去观众。可是看演员们的功夫,个个都了不起。京剧的李素胜、史依弘、王佩瑜,沪剧的茅善玉;豫剧的小香玉,黄梅戏的马兰。说到戏剧界的名角,数不胜数。可惜没有更多的好戏让他们演,演来演去都是过去的老戏。眼看着戏剧在衰退,靠国家养着这些名角们,戏剧才能生存。

误导人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没有好的戏,再好的功底有什么用? 现在中国缺的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本领,而是一个可以展示给台下十年功的好剧目。托起一个好演员的是剧目,好的唱腔。演员需要用好戏来衬托。不仅仅是京剧,其他地方剧种面临同样的问题,包括话剧,都缺乏好的剧本,好的作曲和好的编导。中国的好的演员数不胜数,但好的编剧,好的作曲家,好的导演有谁知道?

过多地强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把演员推到了台前,而让我们多多少少忽视了幕后的创造者。对谁是编剧和作曲,很少有人关注,媒体也不报道。京剧《梨花颂》在百姓们中大红大紫,但有谁知道,词是谁写的,而曲子是谁写的?京剧《空城计》谁是作者?谁是作曲?

在我们的舞台上,过多地报道演员们怎么练艺,吃了多少苦云云。但很少有人去看看编剧和作曲吃了多少苦。没有他们的词和曲,演员有再好的功底有什么用?平心静气地说,演员们其实在戏剧中的地位是第二位的。

误导人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英国音乐剧《歌剧魅影》走好全球几十年,上演30年来登陆35个国家,160个城市,观众1.4 亿,译成15种语言演出,营业额60亿美元!仅在美国纽约上演的场次达11000,在英国伦敦12000。此外,《歌剧魅影》还获得了托尼奖,并其搬上了大银幕。而这一切靠的是什么,人们现在能够说起的,是英国当代作曲家韦伯。人们记住的不是谁在舞台上演出,而是作曲家韦伯。回顾西洋歌剧界,人们如今能记得的是作曲家普契尼、威尔第、莫扎特,当年歌剧的演员是谁我们如今都不知道。那些著名歌剧之所以流我们芳百世,是因为作曲和编剧,而不是因为演员。

本文的目的并不是要贬低演员,但是否更应该关注幕后的编剧、作曲和导演,关心他们的创作。只有他们的成功才是中国戏剧的希望。(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韦伯   台下   台上   戏剧界   名角   剧目   英国   京剧   歌剧   好戏   编剧   作曲家   戏剧   导演   演员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