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那么小,竟然也有“五脏六腑”,你知道吗?


细菌那么小,竟然也有“五脏六腑”,你知道吗?

“细菌”这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微生物,它可以存在于你能想到的任何地方,人类本身作为细菌的寄存地,我们的身上携带着上万亿个细菌,它们与我们共同生活。详细的内容,可以看小编的前一篇文章“对于细菌,你了解多少?”

那么细菌作为一个小到我们无法用肉眼看见的微生物,它会和人类一样,存在着五脏六腑吗?

虽然细菌不像人类,存在着“器官组织”,但是他们也有着属于细菌的特殊的“五脏六腑”。它们的“五脏六腑”包括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染色体、细胞质、荚膜、鞭毛和菌毛等,对于没有近距离接触过细菌的小伙伴,对这些名词应该都非常陌生,下面小编就把细菌“五脏六腑”一一的解释一下。


细菌那么小,竟然也有“五脏六腑”,你知道吗?

1.和“胡须”一样的菌毛

菌毛是一些细菌从细胞内伸出,生长于细菌表面短直的“胡须”,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细菌和它的小伙伴聚集一起,不会轻易走散,并且,有了这些“胡须”,他们可以牢固的吸附在它的主人-人类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的黏膜表面。

2.和“鞭子”一样的鞭毛

鞭毛是某些生长于细菌表面的一根或几根弯曲的“长头发”,有了这个“鞭子”,细菌就能更好的运动。

3.和“防弹衣”一样的“荚膜”

荚膜是存在于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黏稠且厚度不一的胶状物质,它就像一件防弹衣一样保护着细菌,可以使细菌有抵抗干燥环境,免遭被人体吞噬细胞杀死,而且还有助于细胞牢牢的黏附在人体表面,这两样都能使它更容易攻击人体。

4.和“蛋黄”一样的染色体

把细菌的细胞看作鸡蛋的话,那么它的染色体可以看作是蛋黄,它是细菌生存的核心,储存着遗传信息,一切细菌生命活动的物质都是在染色体的知道下制造的。


细菌那么小,竟然也有“五脏六腑”,你知道吗?

5.和“蛋壳”一样的细胞壁

如果说荚膜是防弹衣保护着细菌,那细胞壁就像一座城墙保护着细菌。它包裹在细胞表面,具有固定细菌外形和保护细菌细胞等作用。根据细菌的细胞壁可以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G+ 和G-的区别主要是细菌染色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颜色不同,G+ 染色后呈现蓝紫色,G-染色后呈红色。因为细菌细胞很小,不能通过肉眼看见他们,染色后菌体和背景形成明显的色差,可以在显微镜清楚的进行观察。

G+ 和G-细菌细胞壁都是由肽聚糖构成,但是G+的细胞壁更简单,而G-细胞壁更加复杂。但是它们都对细菌细胞起到了城墙一样的保护作用,使细胞不受到外来的伤害。虽然我们很难通过外来的伤害去伤害细菌,但是可以从城墙内去杀灭细菌,比如:家里平时用盐或用糖来腌制水果、食物,原理就是在外部创造一个高渗透压的环境,使受到细胞壁保护的细菌细胞内的水分向外渗出,进一步产生“质壁分离”而死亡。


细菌那么小,竟然也有“五脏六腑”,你知道吗?

6.和“糖衣”一样的细胞膜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是细菌代谢活动的中心,对于细菌的呼吸、能量的产生、运动、生物合成、内外物质的交换运输等有重要的作用。

7.含有多种物质的“细胞质”

细胞质由细胞膜包围着,细胞质中有很多透明、胶状、颗粒状的物质,具有维持细胞内环境平衡、储藏营养物质等作用。

8.蛋白质合成场所“核糖体”

核糖体有核糖核酸(RNA)与蛋白质组成,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常常以游离或多聚核糖体状态分布于细胞质中。

除了细菌这些“五脏六腑”,细菌在生长发育的后期,在其细胞内会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休眠体,具有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特点,称为芽孢。芽孢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物,抗静水压等特异功能,很难被杀死,算是生命界生存能力最强的生物了。


细菌那么小,竟然也有“五脏六腑”,你知道吗?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细菌同样如此,它们有着维持它们生存的“五脏六腑”,也有着它们的生存法则。一个用肉眼都无法观察到的生命体,能拥有如此复杂且完善的“五脏六腑”,和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这也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您对细菌的“五脏六腑”有什么看法或补充,欢迎留言评论。

如果您喜欢小编的分享,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分享,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分享的动力。


细菌那么小,竟然也有“五脏六腑”,你知道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细菌   鞭毛   核糖体   细胞质   芽孢   细胞壁   细胞膜   防弹衣   染色体   肉眼   胡须   细胞   表面   物质   作用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